|
强。五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规划区地质构造复杂,江河切割,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十分困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质灾害以及次生灾害点多面广,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地区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面向西南开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国家加快建设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大型梯级水电站,为规划区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国家加快开发攀西—六盘水能源资源富集区,批准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为规划区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国家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创造良好机遇。国家支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规划区扩大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构建我省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门户和实施南向开放战略的前沿创造了条件。国家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规划,大力实施综合扶贫开发,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省委、省政府支持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制定实施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印发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和10个专题方案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为带动金沙江下游沿江地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依托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依托沿江重大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优势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培育沿江特色产业带,推动攀西、川南经济区协调联动发展,以开发建设促进扶贫攻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开放合作,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我省金沙江下游沿江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开发建设与扶贫攻坚统筹兼顾。在加快推进水电梯级开发的同时,加大综合扶贫开发力度,注重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保证国家的巨大投入和资源开发的巨大效益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以大开发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步推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要求,在点上推进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在面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有效减轻资源开发对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互结合。抓住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内生动力,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7年,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
|
|
|
订阅须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