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对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努力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差距。推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专栏十五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改扩建县级急救中心业务用房,配置必要急救设备和救护车等。每个县办好1所县医院,每个乡镇办好1所卫生院,每个村办好1所村卫生室,乡、村卫生机构人员和设备达到国家标准。
公共卫生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加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进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基本设备、执法车辆购置。
(四)文化体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深入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主动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推进县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支持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
专栏十六 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区域内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每个行政村有1个村文化室、1个农家书屋。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和服务配送工程。重点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配套、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配套、基层流动文化服务配送、优秀舞台艺术精品下乡配送。
(五)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项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为补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加强沿江乡镇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建设与管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城乡“三无”和“五保”老人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状况,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功能,提高服务能力。规划建设艾滋病致孤儿童指导中心,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机制。
第三节 社会管理
(一)加强禁毒防艾专项治理。把禁毒防艾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改善民生相结合,完善禁毒防艾保障体系,推进综合建设、综合治理。加强禁毒严打整治,有效控制易制毒化学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加快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毒品查缉卡点、禁毒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和禁毒信息化建设,推行劳动康复戒毒模式,进一步减轻毒品社会危害。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评估,掌握流行态势,夯实防治基础,从源头上减少传播。积极建设美沙酮延伸点,将吸毒人群最大限度纳入药物维持治疗,扩大干预覆盖面,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质量。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全面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化禁毒防艾格局。
(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城乡基层自
|
|
|
订阅须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