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体 繁体    
 
关键字:
按文号:
年 份:
期 号:

主管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刘向鸿 胥 云
责任编辑 章兴海
编  校 幸文静 朱 莎
     王璐茜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86605945
     (028)86605771(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电子邮箱 scgb@sc.gov.cn

 
 
  这些目标的制订,充分考虑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稳定市场信心和增加就业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为结构调整留出空间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从产业和需求支撑方面进行了分析,符合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符合我省实际。实现这些目标,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我们要正视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尚未根本改变的基本省情,持续用力抓发展、抢抓机遇促发展,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二是不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我们要发扬川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抓好有利于促进发展、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激发创造性积极性的改革,以改革创新的“一子落”带动发展棋局的“全盘活”。三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我省获批设立自贸区,正在加快融入国内外产业链和价值链,我们需要汇聚形成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需要打造“走出去”的大通道和“引进来”的强磁场,需要更加深度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四是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以对脚下这片土地负责、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五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目的就是为了人民。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解决好各类社会问题,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做好今年各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第一,大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稳定增长,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稳增长就是要稳投资,夯实产业支撑,引导和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回稳,形成多重拉动。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进“项目年”活动,扎实抓好700个全省重点项目和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加快中国电子8.6代线、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建设,建成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力争成都经天府国际机场至自贡铁路、宜宾新市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抓好56个重大产业项目和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促进神龙汽车等建成项目达产达效。推进1000个重点签约项目落地。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强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抓紧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轨道交通、石墨烯等重点产业,推动电子信息、饮料食品、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集中突破。加快建设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特色园区,创建国家大数据集聚发展区。实施工业强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等试点示范。力争完成工业投资9000亿元、技改投资6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同时,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总产值迈上万亿台阶。

  扎实抓好消费扩大和升级。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倡导绿色消费,发展品质消费,提升服务消费,着力消除制约养老、教育、体育等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丰富和改善消费供给。培育新消费热点,促进电商消费、信息消费和文化消费。提升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推动更大规模的“川货出川”。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网络诈骗、价格欺诈等行为,让群众放心消费。

总页数11 当前4/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