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致癌物质 “洞洞鞋”有“漏洞”
洞洞鞋又称花园鞋,因为宽大的鞋身和鞋面上有很多透气的洞洞而得名。不久前,德国西德意志电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塑料“洞洞鞋”含有致癌物,这些物质可通过皮肤进入身体危害健康。近日,中国质检总局发布“洞洞鞋”质量安全风险警示称,从市场上采集“洞洞鞋”样品70批次进行检测,其中29批次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可致癌)含量较高,数据同时显示低价鞋子有害物质含量超过中、高档同类鞋子。
质检通报:洞洞鞋暗含致癌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商家为改善洞洞鞋的性能和外观需要添加塑料助剂、染色剂等,可能导致洞洞鞋中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铅、镉等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影响人体健康。
针对洞洞鞋产品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近期组织开展了洞洞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70批次,覆盖了市场上常见的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c(聚氯乙烯)、tpu(热塑性聚氨酯)和pu(聚氨酯)等塑料材质,对洞洞鞋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含量、铅和镉溶出量进行了检测。检测发现,有29批次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较高。其中从材质来看,40批次含有pvc(聚氯乙烯)材质的样品中,有26批次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较高;从价位来看,低档(50元以下)洞洞鞋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明显高于中、高档的洞洞鞋。
记者调查:方便时尚备受欢迎
所有选择洞洞鞋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或因为鞋型独特或因为穿着方便,2010年来开始流行。但随着质检总局的通报,也有专家指出长期使用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过高的洞洞鞋,可能导致邻苯二甲酸酯迁移至人体内,影响男性生殖能力和男童生殖系统发育,并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7月2日,记者走访了南充大街小巷,在红光路某大型超市内,未发现有洞洞鞋在售,但在西门市场,几乎每一家鞋子批发商都在售卖洞洞鞋,有商家称近期已过凉鞋销售的高峰期,“入夏时,洞洞鞋销售火爆。”据其介绍,这些鞋子主要批发到一些小型零售商、学校周边小超市和精品店。记者走进西华师范大学和川北医学院,确能看见不少学生穿着洞洞鞋在校内走动。
权威提示:慎买低价位、刺鼻气味洞洞鞋
在发布检测结果的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也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洞洞鞋时要注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除了要选购正规渠道、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更要注意不贪图便宜,对于不合理的低价位产品应谨慎购买,同时,具有明显刺鼻性气味的洞洞鞋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更多。因此,川北医学院皮肤科专家提醒皮肤过敏者和小孩儿应避免穿此类鞋子。
据了解,穿洞洞鞋在乘坐手扶电梯时也容易发生“夹脚”等事故,国家工商总局将对其安全性进行论证。(记者 杜强)
知道一下
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s,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酯的统称。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低毒,溶于大多有机溶液。主要做为增塑剂(塑化剂)使用,添加到塑料中以增强弹性、透明度、耐用性和使用寿命。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素,会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动能力低下,干扰男性生殖道的正常发育,以及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等等。目前美国、欧盟已针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建立规范,以减少邻苯二甲酸酯类对人体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责任编辑: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