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实施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六化”同步管理

  • 2017年09月07日 09时52分
  • 来源: 财政部网站
  • 【字体:
  •   为更好发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绩效,攀枝花市大力实施“六化”同步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8月31日,全市产业扶持基金借出规模为2171万元,占全市产业扶持基金总规模的61.3%,成功回收基金38.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1775人次,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多样化开展宣传培训。一方面,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乡镇及村社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组织开展产业扶持基金宣传。市财政局在《攀枝花日报》开辟产业扶持基金政策解读专栏,连续分期刊登政策解读资料,并指导县区制作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宣传专栏。仁和区专门制作了宣传画册和《仁和区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贫困户每户一本,扶贫干部人手一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浅显生动的介绍基金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递媒介开展政策宣传。盐边县箐河乡岩门村通过贫困农户微信群、QQ群及短信等方式,对产业扶持基金政策进行解答,通过政策解答的互动,提高政策宣传的有效性和知晓度。      

      二、科学化指导基金使用。为确保产业扶持基金用在产业发展的刀刃上,农牧、财政、扶贫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驻村干部培训,增强其发现和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和驻村农技员坚持深入一线,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和指导县(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平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从而降低贫困户经营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三、多元化拓展基金配置。积极探索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基金在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配置模式,形成“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使用格局。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特点是“额大期长”,重点用于支持发展新产业和投入高,见效慢、收益高的项目和环节,如经济林木种植,大型家畜养殖;产业扶持基金则充分发挥其“快捷灵活”的特点,重点围绕既有产业“提质增收”,主要用于种禽、肥料、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对未能通过银行授信评级的贫困户,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制度优势,补齐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短板,对这部分贫困户在借款规模和借款时限予以适当倾斜,同时加强技术帮扶和产销指导,只要贫困户有意愿、有项目,就有资金支撑。      

      四、常态化进行督查督导。为提高该市基金使用效益,规范基金管理,强化基金对该市扶贫攻坚的推动作用。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农牧局三家单位建立联合督导机制,每季度对县(区)开展至少一次基金使用情况督导,截至今年7月,已开展了3次专项督导,并要求县(区)按照市级督查意见进行整改和完善。各县(区)将基金政策落实列为重点督办工作,其中米易县还将基金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五、阳光化推进基金管理。按照“注重绩效、滚动使用”的要求,攀枝花实行基金使用痕迹化管理,产业扶持基金管理使用实行“三次公示”。会前申请公示,由管理小组对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借款申请进行会前公示,包括申请借款人姓名、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时间等;会后决定公示,将基金管理小组对借款的审定情况进行公示,包括投票情况、核定的借款金额和时间等;基金回收后的还款情况公示,把还款人还款时间、金额等情况进行详细公示,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确保产业扶持基金从发放到归还,全程公开透明,贫困户乃至全村村民知晓谁借了钱,借来做什么,什么时候还。      

      六、规范化收集档案资料。全市县、乡、村各级能很好地按照自主申报、民主决策、公示公开、借款审批、签订合同、基金发放、归还基金的时间顺序和流程顺序,收集整理资料,归类组卷,其申请、公示、会议记录、图片等资料内容详实完整,互为印证,为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提供原始记录和痕迹资料,客观、清晰的反映出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攀枝花市实施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六化”同步管理

  • 2017年09月07日 09时52分
  • 来源: 财政部网站
  •   为更好发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绩效,攀枝花市大力实施“六化”同步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8月31日,全市产业扶持基金借出规模为2171万元,占全市产业扶持基金总规模的61.3%,成功回收基金38.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1775人次,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多样化开展宣传培训。一方面,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乡镇及村社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组织开展产业扶持基金宣传。市财政局在《攀枝花日报》开辟产业扶持基金政策解读专栏,连续分期刊登政策解读资料,并指导县区制作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宣传专栏。仁和区专门制作了宣传画册和《仁和区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贫困户每户一本,扶贫干部人手一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浅显生动的介绍基金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递媒介开展政策宣传。盐边县箐河乡岩门村通过贫困农户微信群、QQ群及短信等方式,对产业扶持基金政策进行解答,通过政策解答的互动,提高政策宣传的有效性和知晓度。      

      二、科学化指导基金使用。为确保产业扶持基金用在产业发展的刀刃上,农牧、财政、扶贫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驻村干部培训,增强其发现和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和驻村农技员坚持深入一线,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和指导县(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搭建销售平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从而降低贫困户经营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三、多元化拓展基金配置。积极探索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基金在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配置模式,形成“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使用格局。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特点是“额大期长”,重点用于支持发展新产业和投入高,见效慢、收益高的项目和环节,如经济林木种植,大型家畜养殖;产业扶持基金则充分发挥其“快捷灵活”的特点,重点围绕既有产业“提质增收”,主要用于种禽、肥料、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对未能通过银行授信评级的贫困户,充分发挥产业扶持基金的制度优势,补齐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短板,对这部分贫困户在借款规模和借款时限予以适当倾斜,同时加强技术帮扶和产销指导,只要贫困户有意愿、有项目,就有资金支撑。      

      四、常态化进行督查督导。为提高该市基金使用效益,规范基金管理,强化基金对该市扶贫攻坚的推动作用。市财政局、市扶贫移民局、市农牧局三家单位建立联合督导机制,每季度对县(区)开展至少一次基金使用情况督导,截至今年7月,已开展了3次专项督导,并要求县(区)按照市级督查意见进行整改和完善。各县(区)将基金政策落实列为重点督办工作,其中米易县还将基金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五、阳光化推进基金管理。按照“注重绩效、滚动使用”的要求,攀枝花实行基金使用痕迹化管理,产业扶持基金管理使用实行“三次公示”。会前申请公示,由管理小组对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借款申请进行会前公示,包括申请借款人姓名、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时间等;会后决定公示,将基金管理小组对借款的审定情况进行公示,包括投票情况、核定的借款金额和时间等;基金回收后的还款情况公示,把还款人还款时间、金额等情况进行详细公示,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确保产业扶持基金从发放到归还,全程公开透明,贫困户乃至全村村民知晓谁借了钱,借来做什么,什么时候还。      

      六、规范化收集档案资料。全市县、乡、村各级能很好地按照自主申报、民主决策、公示公开、借款审批、签订合同、基金发放、归还基金的时间顺序和流程顺序,收集整理资料,归类组卷,其申请、公示、会议记录、图片等资料内容详实完整,互为印证,为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提供原始记录和痕迹资料,客观、清晰的反映出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