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数: 2025年第4期(总第14期)
- 印发日期: 2025-04-14
- 发布机构:四川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数字赋能减负增效 暖心服务促进公平
——全省大力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
义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起点。自全省推行教育入学“一件事”以来,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效、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入学服务体系,切实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入学服务。
一、绵阳市数字赋能提效,摇号创新促公平
一是让“数据跑路”替代“家长跑腿”。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5个材料,解决家长的“证明难题”。对接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实现户籍、房产等信息自动核验,用“数据跑”替代“家长跑”,填报方式从“反复填”优化为“一键核”。升级招生平台功能,新增“年龄自动计算”“重复报名智能识别”功能,大幅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有效提升入学审核效率和准确率。截至2024年底,教育入学报名材料压减20%,填写时间缩短80%,信息准确率提升40%。二是“绑定摇号+大学区共享”解民生难题。创新推出双胞胎(多胞胎)绑定摇号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可申请绑定摇号,当其中任一子女被学校录取时,被绑定子女可同步获得该校入学资格,解决家长线上重复申报、多头接送等烦恼。2024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登记76对双胞胎绑定摇号。涪城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将全区公办学校科学划分为城南、城北、城西三大学区,在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获得学位的基础上,将空余学位作为共享学位,供其他片区适龄儿童选择,有力推动教育资源更多更公平惠及学生。2024年度共享学位近1000个。三是“阳光摇号+多元监督”保公平公信。健全公开透明摇号机制。公开摇号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流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招生学校教师代表、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家长代表等多方主体现场观摩,共同参与摇号,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见证,确保结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依托教育部门官网、微信公众号、12345政务热线等平台搭建问题反馈渠道,及时响应并妥善解决家长关切。常态化开展政风行风热线值守活动,每年定期组织教育政策专场答疑,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持续提升教育服务透明度和社会满意度。
二、雅安市名山区精准帮扶兜底,三级服务暖民心
一是“茗心助理团”专业服务到基层。整合辖区教师、青年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组成“茗心助理团”服务队伍,邀请资深教师做好政策解读和实际操作培训,建强服务队伍能力。依托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引入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搭建“心灵驿站”,针对入学焦虑和家庭教育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截至2025年3月底,已为1052名家长提供帮办服务,为23个家庭提供心理辅导。二是“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与12345政务热线建立协作机制,定期梳理更新常见问题,优化知识问答库,确保及时、准确回应学生和家长各类咨询。针对异地监护人等特殊需求,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供远程协助,帮助完成线上信息采集、结果查询等工作。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解答入学相关问题411个,成功远程指导323名学生完成报名。在教育部门设置教育入学“一站式”服务点,依托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同步设立招生入学“就近办”直通点,构建起区、镇、村三级教育入学“一件事”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三是特殊群体“一人一策”强保障。为特殊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针对家庭困难、隔代抚养、单亲家庭等特殊情况留守儿童,主动上门,帮助办理入学登记,并做好教育引导和情绪疏导,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2024年共为121名留守儿童提供上门入学登记服务。根据残疾程度,为残障儿童提供随班就读、特殊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服务,定期跟踪学习和身心健康,营造健康学习成长环境。共帮助90名残障儿童通过随班就读、特殊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接受义务教育。
三、眉山市政校协同发力,前置服务优体验
一是“党员进社区+校园开放日”消疑虑。开展“入学办理进园区”活动,组织2000余名党员教师深入各小区,面对面为学生家长解答招生政策,现场解决系统卡顿、资料上传困难等问题,协助完成学区匹配、入学登记,成功指导3500余名学生完成“一站式”入学登记。开设“校园开放日”,积极对接村社网格员,收集学生相关信息,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提前入校了解教学环境、办学理念和育人举措,招生组教师集中解答网上申报流程及学区学位疑虑,现场预审户籍、房产、社保等申报资料,回应家长关切。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3000余名新生家长受邀入校参观。二是“小程序+部门联审”提效率。严格遵循数据保密原则,建立“牵头部门召集—部门联动审核—结果及时反馈”复核响应机制,通过线下比对方式与住建、人社等部门合力完成报名材料真实性与准确性复核,教育入学“一件事”实施以来,复核时间缩短3天,累计发现160例申报材料问题案例。开发辅助报名微信小程序,集成学校精准匹配、招生政策动态更新、学校联系方式一键获取等功能,助力家长轻松完成入学申报。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服务家长20万人次。三是优待群体“绿色通道”全覆盖。委托军分区、人民武装部直接收集审核现役、烈士、因公牺牲等军人子女入学资料,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入学申报,确保其顺利入学。截至2024年底,全市248名军人子女顺利入学。主动对接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创新推出的“眉州英才”划分标准,提供英才子女身份信息提前审核,结果反馈和指导报名等服务,确保英才子女入学优待政策全覆盖。2024年共为20名英才子女提供入学服务。(根据各地提供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