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多地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试点工作斩获颇丰
2024年10月我省启动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县(市、区)级试点地区聚焦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扎实梳理产业链全景图谱,摸清产业链优势短板、创新平台、人才储备、扶持政策和承载园区等基本情况,积极挖掘企业和产业需求,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探索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全方位为经营主体提供增值服务,已初显成效。
一、成都市武侯区聚焦微波射频产业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一是全面入园访企,靶向发力编制服务清单。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梳理微波射频产业链,编制发布武侯经开区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66项、十大领域涉企增值化服务事项清单65项及微波射频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运用“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式,聚焦“企业便利入园”“重点项目开工投运”等热点难点事项,整合关联事项,创新推出便利企业开办入园、低效工业用地转型升级等首批5个产业园区服务“一件事”套餐。
二是夯实服务载体,同向发力建强服务体系。线上依托“蓉易享”“武侯服务”等平台,打造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园区综合服务专区,积极推行“企业码”,探索办事材料“一码免交”、服务进度“一码查询”、从业经营“一码亮照”。线下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打造1个区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2个园区企业服务中心,由产业园区联动国有平台公司,打造微波射频产业创新中心等N个产业链创新服务中心,积极构建“1+2+N”服务体系。推动清单内涉企服务事项进驻专区(中心),产业链服务降本增效,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精准施策赋能企业发展。产业园区管委会、国有平台公司选派骨干组建专业服务队伍,设置企业服务、信息数据支撑等涉企服务单元,依托“企业管家”开展常态化上门服务。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发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12345热线等渠道作用,加强与企业政企部、园区运营方等沟通衔接,根据企业诉求紧急程度,建立“1天、3天、5天”的分级分类限时办结机制。建立“管委会+企服专员+园区专业运营商”服务单元,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管家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提供“一对一”全流程“保姆式”服务。
二、德阳高新区聚焦“三化”推动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一是聚焦服务精细化,梳理事项清单。聚焦油气钻采产业链上中下游,编制形成“一图谱两清单”,梳理关联企业41家、关联服务102项,绘制形成《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定位69家规上企业、近300家关联配套厂商,围绕技术研发、模块设计、采购运输、生产经营、出运交付等生产环节,梳理政策需求19个、服务需求58个。结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供需关系和涉企需求,累计梳理涵盖项目服务、法治服务、政策服务等10个领域94项服务事项,编制形成《德阳高新区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和《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
二是聚焦服务集成化,搭建综合载体。升级打造企业服务中心,推动油气设备节能审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52项涉及油气装备制造产业行政审批事项入驻中心,组建油气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专班,将涉企服务由“多头分散”变“一站集成”。在油气配套企业最集中的园中园设置服务驿站,靠前服务、专项办理25项高频事项,实现高频事项园中园代办。提档升级园区企业智慧服务平台,建立油气装备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线上服务体系,发布政策解读51条,企业诉求均可实现“掌上办”。
三是聚焦服务精准化,嵌入服务事项。优化油气产业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流程,整合形成油气装备企业“一件事”申请表,首创“前置许可+营业执照”联合审批机制,办理时限从承诺办结时限的15个工作日压减为3个工作日。紧扣产业链核心需求,将人力、资金、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与“钻、采、输、控”近50个生产环节对应匹配,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绿色通道”“智改数转”“红色信贷”等全产业链增值服务。贴合油气产业特殊需求,成立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依托专利联盟联合攻关关键共性技术。在2024年科技大会上,东方宏华参与研制的“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被总书记作为“战略高技术”项目代表点名。
三、雅安市天全县“三个一”扎实推动鱼子酱产业生态圈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一是建立一套试点改革机制。打造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制定建设方案,以鱼子酱及相关产品加工为重点,明确试点工作任务和方向。建立鱼子酱产业链协同机制、跨域联动机制、协作沟通机制,有效打通审批服务运行过程中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划、跨业态整体联动,形成鱼子酱产业发展合力。建立12345热线与鱼子酱产业园区联动机制,及时收集解决鱼子酱产业发展各环节疑难问题。整合“涉鱼”服务资源,下沉服务力量,为产业提供全链条事项办理服务,实现“企需我应”24小时“一站式”响应。
二是绘制一张全景图谱。按“鲟鱼—鲟鱼子,鲟鱼子—鱼子酱,鱼子酱—经济效益”三个阶段,将产业全链划分为前端养殖繁育、中端鱼子酱及鱼肉加工、产品开发和末端市场销售三个节点,构建形成产业链图谱结构;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汇集农业、水利、第三方服务等多方资源,形成包含产业短板、链主企业和涉企服务事项等内容的《鱼子酱产业链全景图谱》;集中专家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图谱环节完整性、逻辑严谨性、关键信息准确性进行审核。
三是形成一个产业生态圈服务事项清单体系。利用赶集日、坝坝会摸清园区企业和群众需求,编制市、县两级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事项清单。依托产业链全景图谱,在鱼子酱上、中、下游产业链上,分环节嵌入92项重点政务服务事项、一般增值服务29项和特色增值服务35项,形成试点产业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拓展产业服务圈层,形成涵盖农业、旅游等产业事项的鱼子酱产业生态圈层服务事项清单。(根据有关地方材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