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灾害发于未知隐患 地质灾害该怎么防 

  • 2021年08月12日 19时46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体:
  • 今年入汛以来,四川先后经历了8轮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省有17个市(州)、93个县(市、区)、438个乡镇累计发生地质灾害855处,同比增长40%。

    新的强降雨已经在路上!根据气象预测,8月我省降雨比常年偏多,接下来还有两轮强降雨天气。16日至18日,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大雨,局部暴雨;20日至22日,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南部,川西高原北部、攀西地区东北部大雨。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地质灾害如何防范?8月12日,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兼)省应急厅副厅长谢安军、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教授对谈防汛减灾。

    防灾难在哪?

    无论什么手段,都没办法提前发现所有隐患

    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有约80%都不在已查明的隐患点范围内,受复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件、地层岩性组合、植被覆盖等因素影响,部分隐患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一时还难以被发现。“灾害就像山体的疾病,人类就像治病的医生,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对灾害也是一样的。”许强认为,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动态性强,无论采取何种手段,也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提前识别和发现所有隐患。

    从地质灾害防治的全流程来看,除了识别难,在预警预报、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难题。

    预警预报方面,由于现阶段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主要以气象预报为基础,但当前的气象预报时间和空间尺度都较大,精度和准确度还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具体到点位来看,目前,我省已排查发现的3.3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主要还是靠每点落实1名基层专职监测员,通过日常的人工巡视观测来监测,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精度也比较低。

    灾害风险管理方面,近年来工程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由于我省重大工程项目在高山峡谷区开工建设,极易遭受或诱发地质灾害,在建工程防灾形势严峻。此外,基层防灾能力薄弱,大部分市县普遍存在缺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装备和专家,防治能力提升难。

    如何保安全?

    “早撤快跑”是第一指挥棒,通过排查尽可能发现隐患

    隐患一时半会无法全部认清,但这并非意味着灾害完全没有办法防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超过70%的地质灾害与降雨有关,在我省甚至接近90%。

    “对四川来讲,我们有一条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谢安军说,总结为四个字就是“早撤快跑”。省地灾指挥部已明确,各地要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到村、到户、到人避险转移责任体系,细化落实避险结对帮扶措施,紧盯雨情、水情,强降雨来临前或发现成灾征兆时,坚决果断撤离受威胁人员并妥善安置。

    除了临灾前的“临门一脚”,防灾工作更多做在平时。谢安军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已开展了3轮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尽最大努力摸清地灾风险隐患底数,为防灾减灾奠定基础。监测预警方面,不断强化群测群防,依靠科技进步,探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趋势短临预报能力,加强“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点到人。

    为了彻底根除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今年,我省把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作为自主改革创新事项,采用“以搬为主、搬治结合”的方式,计划用3年时间,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使受威胁人数减少45万人左右。

    【防灾名词解释】

    三避让:

    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三个紧急撤离:

    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

    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要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

    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 (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8成灾害发于未知隐患 地质灾害该怎么防 

  • 2021年08月12日 19时46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今年入汛以来,四川先后经历了8轮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省有17个市(州)、93个县(市、区)、438个乡镇累计发生地质灾害855处,同比增长40%。

    新的强降雨已经在路上!根据气象预测,8月我省降雨比常年偏多,接下来还有两轮强降雨天气。16日至18日,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大雨,局部暴雨;20日至22日,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南部,川西高原北部、攀西地区东北部大雨。防灾形势十分严峻。


    地质灾害如何防范?8月12日,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兼)省应急厅副厅长谢安军、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教授对谈防汛减灾。

    防灾难在哪?

    无论什么手段,都没办法提前发现所有隐患

    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有约80%都不在已查明的隐患点范围内,受复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件、地层岩性组合、植被覆盖等因素影响,部分隐患依靠现有的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一时还难以被发现。“灾害就像山体的疾病,人类就像治病的医生,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对灾害也是一样的。”许强认为,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动态性强,无论采取何种手段,也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提前识别和发现所有隐患。

    从地质灾害防治的全流程来看,除了识别难,在预警预报、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难题。

    预警预报方面,由于现阶段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主要以气象预报为基础,但当前的气象预报时间和空间尺度都较大,精度和准确度还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预警的实际需求。具体到点位来看,目前,我省已排查发现的3.3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主要还是靠每点落实1名基层专职监测员,通过日常的人工巡视观测来监测,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精度也比较低。

    灾害风险管理方面,近年来工程活动导致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由于我省重大工程项目在高山峡谷区开工建设,极易遭受或诱发地质灾害,在建工程防灾形势严峻。此外,基层防灾能力薄弱,大部分市县普遍存在缺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装备和专家,防治能力提升难。

    如何保安全?

    “早撤快跑”是第一指挥棒,通过排查尽可能发现隐患

    隐患一时半会无法全部认清,但这并非意味着灾害完全没有办法防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超过70%的地质灾害与降雨有关,在我省甚至接近90%。

    “对四川来讲,我们有一条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谢安军说,总结为四个字就是“早撤快跑”。省地灾指挥部已明确,各地要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到村、到户、到人避险转移责任体系,细化落实避险结对帮扶措施,紧盯雨情、水情,强降雨来临前或发现成灾征兆时,坚决果断撤离受威胁人员并妥善安置。

    除了临灾前的“临门一脚”,防灾工作更多做在平时。谢安军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已开展了3轮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尽最大努力摸清地灾风险隐患底数,为防灾减灾奠定基础。监测预警方面,不断强化群测群防,依靠科技进步,探索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趋势短临预报能力,加强“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并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点到人。

    为了彻底根除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今年,我省把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作为自主改革创新事项,采用“以搬为主、搬治结合”的方式,计划用3年时间,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使受威胁人数减少45万人左右。

    【防灾名词解释】

    三避让:

    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三个紧急撤离:

    危险隐患点发生强降雨时要紧急撤离

    接到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或预警信号要立即组织高风险区域群众紧急撤离

    出现险情征兆或对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要紧急撤离 (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