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 | English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文件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的实施意见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集成各类民生服务卡(码)功能,实现社保卡在政务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总体目标,到2027年,要实现各类民生服务事项“应接尽接”,构建起政策制度更加完备、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用卡环境更加友好的“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 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实施意见》内容,我们邀请到了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同志,对《实施意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广大网友交流。今天的访谈将联合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大家在收看访谈的过程当中积极参与访谈互动。李巡您好,首先请您跟我们的广大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借助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互动交流。在此,我谨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向各位网友长期以来对四川人社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

好的,谢谢。社保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承载了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就业到退休的民生服务办理。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好的,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国务院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纳入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要拓展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功能,省政府将创新“一卡通”便民服务模式列入省政府领导牵头推进的“系统集成改革事项”清单。今年1月1日起《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四川省社保卡“一卡通”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建设,创新便民服务模式、深度拓展社保卡应用功能,我厅牵头起草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社保卡“一卡通”首批178项应用事项清单发布以来,四川在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建设方面的又一具体举措,对促进我省公共服务制度衔接,织密便民利企的民生服务保障网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

好的,了解了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请您再介绍下《实施意见》的起草过程。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好的,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社保卡“一卡通”涉及部门多、应用领域广、业务流程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做好文件起草工作,我厅先后邀请22个省直相关部门(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一起研究群众对“一卡通”的需求。起草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兄弟省市先进工作经验,并充分征求了省级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意见,最终形成《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5年9月11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和有关单位实施。

主持人

《实施意见》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按照“统筹推进、便民高效、开放融合、安全可控”的原则,主要从拓展应用功能、夯实基础设施、深化数据共享3个方面,提出14项具体措施。具体来说: 一是拓展应用功能。聚焦政务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文化旅游、资金发放等领域,拓展社保卡应用功能,推动民生服务卡(码)融合使用,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和生活便捷度。 二是夯实基础设施。明确要在系统建设、场景端建设、服务能力、安全防护等4方面发力,构建“一卡通”应用支撑底座和服务生态体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安全防护,保障群众用卡安全。 三是深化数据共享。强调数据标准化建设、共享赋能和开发应用,制定“一卡通”数据治理规则,依托数字政府数据底座,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深挖数据价值,赋能应用创新和科学决策。 同时,为了让这些服务落地,《实施意见》还明确了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统筹规划、明确任务,加强工作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社保卡的认知度,及时发布“一卡通”目录清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主持人

《实施意见》有哪些特色亮点?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实施意见》是《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的重要配套政策措施,是落实数字政府重点应用场景建设的具体行动,主要特色亮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度融入数字政府建设。明确社保卡“一卡通”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应用场景,纳入数字政府建设统筹规划,统一推进,打破部门政策和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高效共享共用,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二是突出民生服务高效集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社保卡为载体,融合集成事项办理、资金发放、待遇享受等高频服务,破解“一人多卡、一事一卡”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的用卡服务,实现以“小卡片”服务“大民生”、赋能“大治理”。 三是坚持安全用卡是底线。明确“一卡通”管理使用单位的主体安全责任,强化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安全防护,实现“一卡通”数据安全闭环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一卡通”联防联治用卡安全防护体系,保障资金发放和个人数据安全,让群众用卡更安心更放心。

主持人

社保卡“一卡通”建设是一项便民惠民的系统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抓好《实施意见》的落地落实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为把《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全省社保卡“一卡通”建设,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部门协同与平台建设,推进应用场景落地和系统能力提升。聚焦已发布的第一批178项社保卡“一卡通”应用事项清单,强化省直部门协同联动,以群众需要和方便用卡为导向,深入推进高频应用场景落地见效。同时,加快推进省级社保卡“一卡通”平台建设,做好与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度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市(州)搭建本地“一卡通”应用接入平台,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平台服务的覆盖广度和响应速度。 二是深化数据赋能与安全防护,提升治理效能和风险防控水平。依托数字政府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归集各级各部门社保卡用卡数据,构建全省统一的“一卡通”数据底座,形成“一人一卡一码”全景画像。构建用卡分析模型,精准识别群众需求,推动社会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建立跨部门联防联治机制,加强从卡片发行、场景应用到数据共享的全流程监管,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和敏感信息加密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可控、应用合规有序。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知卡用卡的社会氛围。从群众视角出发,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MG动画、图文等,深入解读社保卡“一卡通”功能亮点和用卡指南,同步在政务大厅、合作银行网点、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投放宣传物料,提升群众对社保卡在政务办事、金融服务、交通乘车等场景应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真正形成“人人知卡、人人用卡”的良好社会氛围。

主持人

好的谢谢。今天的访谈也受到众多网友们的关注,下面来回答部分网友的提问。

主持人

网友小乔:社保卡和一卡通有什么区别?原有的社保卡如何更换为社保一卡通?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这位网友问得特别实在,确实很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讲清楚,社保卡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集成电路卡,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权益及其他公共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身份凭证、业务办理、就医结算等社保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支付等金融功能。通俗的讲,社保卡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医保卡”,也是一张银行卡。而社保卡“一卡通”是指以社保卡为载体,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金融服务等多领域实现一卡通用,简单理解,相当于给社保卡“增加了多个技能”,一张卡就能搞定以前好几张卡的事。“一卡通”应用不需要更换原有社保卡。

主持人

网友生活是场梦: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是否可以委托办理或提供上门更换社保卡服务?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这位网友关注的问题,我们之前也已经考虑到了。老年人、残疾人朋友出门不方便,怎么让他们少跑腿,一直是我们重点解决的事。《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社保卡“一卡通”经办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委托他人(如亲属)持双方身份证到当地网点现场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也可联系社保卡发卡银行提供上门服务。

主持人

网友桃子:一卡通卡面的卡号和银行账号有什么区别?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确实,很多网友可能都注意到社保卡上有两个号码,我分别给大家说一说。社保卡卡面的卡号是社保卡标识号码,由系统随机产生,通常为9位,主要是对卡片的识别。社保卡卡面的银行卡号是由发卡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标准编制,通常为19位,主要用于办理与金融交易相关的业务,如待遇发放、现金存取、消费转账等,也就是说,与资金相关的活动就要用到银行卡号。

主持人

网友麦芽糖:一卡通可以像身份证一样,各个领域在全国通用吗?线上办理有哪些渠道?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社保卡是除身份证外,唯一印制国徽的卡片,具有身份凭证功能,目前我省社保卡已实现在人社服务、资金发放、政务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多领域应用,全国通用正在探索推进。在线上,您可以通过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APP,电子社保卡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便捷办理社保卡。

主持人

网友圈圈:社保卡过期或丢了能申请补换相同的卡号吗?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也是我们所关注的。现在大家的社保卡绑定了很多服务,如领补贴、还房贷、交水电费等,提供换卡不换号服务,会让群众生活更便捷。《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线上线下并行,深化服务网点就近办、线上渠道掌上办,大力推动社保卡线下申领立等可取和线上申领补换、换卡不换号服务。目前,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部分发卡银行已实现线下换卡不换号服务,欢迎网友到银行网点办理或电话咨询发卡银行,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主持人

网友小耳朵:哪些待遇补贴已经通过社保卡发放?还有哪些待遇补贴将通过社保卡发放?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险待遇、国家奖助学金、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等优先通过社保卡发放,同步畅通银行卡等发放渠道。全省已有1008个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通过社保卡“一卡通”发放,累计发放补贴金额3611.14亿元,惠及4115.26万人。目前,按《实施意见》要求,正在推进国家奖助学金、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住房公积金、职工互助保障计划赔付款等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等部门,推动更多的待遇补贴资金通过社保卡发放。

主持人

网友小时候的梦:一卡通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能否办理就医结算业务?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随着《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的深入实施,我省社保卡“一卡通”已从单一的人社服务拓展至资金发放、政务服务、医疗卫生、交通乘车、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多领域应用。目前,我省已实现101项人社业务“一卡通办”,1008个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社保卡“一卡通发”,6.28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费用“一卡通结”,181家公共图书馆社保卡“一卡通览”,30家景区、27家博物馆社保卡“一卡通游”。社保卡可以办理就医结算业务,群众持社保卡,可直接进行统筹区内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还可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登记等医保业务。

主持人

网友免疫球蛋白:如何保障居民一卡通的隐私和安全?到旅游景区是否可以使用一卡通呢?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这位网友问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用卡安全,二是旅游景区的具体应用。《实施意见》高度重视用卡安全,专门用一条举措来讲安全防护。在安全职责方面,强调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网络与数据安全责任,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在数据管理环节,强化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环节安全防护,做好应用接入、公共服务和数据共享全流程管理,定期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形成“一卡通”数据安全闭环管理。在景区应用方面,全省已有30家旅游景区实现社保卡刷卡扫码入园入馆,包括乐山大佛、天台山等知名景点,欢迎广大网友去实地体验。

主持人

网友你的名字:像是川易办、四川人社等APP,直接关系到群众的便捷使用,请问四川将如何推动这些政务APP优化完善,进一步强化“一卡通”的场景端建设?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光辉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场景端建设,在川易办、四川人社等应用程序(APP)政务服务端建设“一卡通”服务专区。关于四川人社等政务APP优化,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引导宣传,完善制作APP操作使用手册,还原高频事项操作流程,引导群众便捷使用;同时建立APP使用反馈机制,及时处置群众建议和诉求,提升群众使用体验。二是优化登录认证流程。在现有登录基础上,增加指纹、人脸识别等方式,提高登录便捷度。引入支付宝等第三方认证用于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提高人脸识别灵敏度。三是增强适老化改造。设置“长辈专区”,增加辅助功能,包括颜色调整、字体修改、声音播报等便捷功能,实现无障碍使用。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实现分群体、分业务的精准服务,进一步优化群众服务体验。

主持人

好的,感谢李巡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对《实施意见》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