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刘向鸿 胥 云
责任编辑 章兴海
编 校 幸文静 朱 莎
王璐茜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86605945
(028)86605771(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电子邮箱 scgb@sc.gov.cn
|
|
|
|
|
(十五)推进广安、南部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完成巴中市巴州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南充市、广安市、巴中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农工委)
(十六)加强科技创新保障,积极搭建企业公共研发平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继续深化院地科技合作和产学研用合作。加快建设南充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推进西南石油大学(南充)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华师范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广安分院、西南大学广安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人民政府,科技厅、教育厅)
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十七)深入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编制出台四川部分实施规划。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专项方案,确保7个贫困县摘帽、1454个贫困村退出、44.6万贫困人口脱贫,完成16.9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责任单位: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人民政府,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攀西经济区2017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和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推进攀西经济区加快打造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结合《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深化“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和扶贫专项年度计划,扎实推进“六大扶贫工程”,加快实施重点脱贫项目,确保535个贫困村退出、14.3万贫困人口脱贫。(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突出抓好产业富民,因地制宜推动特色种养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扶贫移民局、农业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族宗教委、省旅游发展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三)全面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科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现209个建制村建成通村硬化路,完成5.1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委农工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移民局、交通运输厅)
(四)深入实施彝区教育振兴和15年免费教育计划,加强中小学和中心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责任单位:凉山州人民政府,教育厅)
(五)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加强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卫生计生委)
(六)扎实推进佛山—凉山东西扶贫协作、省内外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部门定点帮扶、“万企帮万村”,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脱贫攻坚。(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移民局、省国资委,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
二、加快推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七)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大机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动钒钛、稀土、石墨烯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国土资源厅,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
(八)完善协调机制,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力争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高新产业、高新技术集聚,激发试验区科技创新活力。(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