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刘向鸿 胥 云
责任编辑 章兴海
编 校 幸文静 朱 莎
王璐茜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86605945
(028)86605771(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电子邮箱 scgb@sc.gov.cn
|
|
|
|
|
五、稳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十九)加强攀西经济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问题研究,着力打造我省南向对外开放门户。加强与东盟十国交流合作,办好攀枝花—东盟国际商贸交流活动,建立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园,打造省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推动攀枝花与欧盟、俄罗斯、乌克兰开展人才和技术合作,推动凉山州与德国开展钒钛产品应用技术研究,与瑞士、奥地利、泰国等开展特色旅游开发,与以色列、荷兰、津巴布韦、新西兰分别开展现代农业(滴灌)技术应用、花卉产业发展、烤烟技术、牧业产业化发展合作。加快建设西昌铁路二类口岸,培育西昌钒钛、冕宁稀土等外向型产业园区和出口基地,积极推动在攀枝花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农业厅、省旅游发展委、省政府口岸物流办、成都海关、成都铁路局)
(二十)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创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跨区域合作新格局。务实推动川滇黔十四市(州)区域合作、雅凉区域合作,谋划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完善成都—凉山区域合作机制,筹备召开成凉区域合作联席会第五次会议,确定一批合作项目,力争年内开工。推动攀枝花市与北京西城区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方面友好交流合作。(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
六、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二十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整治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抓好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污染整治。完成西昌钢钒公司环保竣工验收,加强安宁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重点小流域污染整治和农业污染源减排。(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二十二)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积极争取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加快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等相关工作。(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
(二十三)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创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示范区,探索建立金沙江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单位:攀枝花市、凉山州人民政府,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2017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深入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
(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制定实施扶贫专项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用好教育、卫生、贫困村产业扶持、小额信贷“四项基金”。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确保6个贫困县摘帽、605个贫困村退出、7.9万贫困人口脱贫。(责任单位:阿坝州、甘孜州人民政府,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做好“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加强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牧区无业青年包括有就业意愿僧尼的技能培训,确保年内计划脱贫的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推进僧尼参加城乡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僧尼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责任单位:阿坝州、甘孜州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国资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