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宜宾市经济发展 提高职工劳动报酬

  • 2011年08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0年,宜宾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使宜宾市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态势。经济的平稳增长,效益的明显好转,为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一、2010年宜宾市职工工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0年宜宾市职工队伍保持基本稳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宜宾市全部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265元,比上年增加2029元,增长8.73%。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540元,比上年增加4360元,增长17.31%;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8477元,比上年增加1172元,增长6.77%。    

      (一)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全面增长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经济类型分组看:国有单位职工14.78万人,同比增长3.06%,职工工资总额46.82亿元,同比增长14.83%,职工年平均工资31549元,同比增长10.24%;城镇集体单位职工0.69万人,同比下降17.86%,职工工资总额1.53亿元,同比下降5.56%,职工年均工资21632元,同比增长14.23%;其他经济单位职工16.34万人,同比下降3.20%,职工工资总额45.16亿元,同比增长22.48%,职工年均工资28035元,同比增长24.50%。  

      2010年,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再次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达到24.50%。  
      
      2009、2010年分经济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比较 
      
    平均工资        
    (单位:元) 2009年 比08±% 2010年 比09±%
    国有 28616 11.26 31549 10.24
    集体 18936 3.64 21632 14.23
    其他 22518 12.96 28035 24.50

      (二)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快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企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位居首位,人年平均工资达29445元,同比增长22.77%;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位居第二,人年平均工资达29637元,同比增长10.69%;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0000元,增幅为1.87%,低于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但年均工资绝对值位居第一。    

      2010年度企业单位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宜宾市企业活力增强,效益得以提升,特别是几个大型企业工资的增长,拉动了宜宾市劳动报酬的增长。  
      
      2009、2010年宜宾市企业、事业、机关职工年平均工资情况 
      
      2009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比2008年±% 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比2009年±%
    企业 23982 11.25 % 29445 22.77%
    事业 26773 18.05 % 29637 10.69%
    机关 29448 1.82 % 30000 1.87%
     
      (三)行业间工资差距仍然明显    

      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国民经济行业看,十九大行业中,职工年平均工资居全行业榜首的是金融业,达56790元,同比增长13.51%;第二位的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8620元,同比增长28.68%;第三位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482元,同比增长19.30%。年人均工资最低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281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15518元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899元。    

      行业间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年宜宾市最高与最低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差额为42509元,2009年差额为36790元,差距扩大了5719元。    

      二、与全省及川南五市比较    

      (一)与全省比较    

      2010年,四川省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112元,比上年增长15.92%。宜宾市为29540元,增长17.31%,其增幅高于全省1.39个百分点,但职工年均工资仍低于全省水平,差距有所扩大。2010年宜宾市与四川省的工资差距为3572元,比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189元。
       
      2008-2010年宜宾市和四川省职工平均工资比较 
      
      宜宾市 四川省 宜宾市与四川省差距(元)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同比增幅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同比增幅
    2008年 22573 16.24% 25038 17.48% 2465
    2009年 25180 11.55% 28563 14.08% 3383
    2010年 29540 17.31% 33112 15.92% 3572

      (二)与川南五市比较    

      2010年,宜宾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自贡市,在川南五市中位居第一。工资增幅在川南五市中位居第二。近三年数据显示,2010年宜宾市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幅在川南五市的排名均有上升。 

      2008-2010年川南五市职工平均工资比较   
          
      2008 同比增幅 2009 同比增幅 2010

      (元)
    同比增幅
    (元) (元)
    自贡市 22731 16.49% 25454 11.98%   29137 14.46%
    泸州市 21509 17.31% 23313 8.39% 25649 10.02%
    内江市 19867 18.67% 23216 16.86% 26578 14.48%
    乐山市 18472 18.73% 23109 25.10% 27196 17.68%
    宜宾市 22573 16.24% 25180 11.55% 29540 17.31%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增长。宜宾市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优化产业结构,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二)积极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职工劳动报酬。职工劳动报酬的增长应当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应当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职工劳动报酬的不断提高,是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动力。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工资分配关系,缩小目前业已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三)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我市行业间工资差距仍然明显,并且呈扩大趋势。当前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仍然较快,应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加大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行业要确保最低工资和生活费发放标准,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差距,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 朱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加快宜宾市经济发展 提高职工劳动报酬

  • 2011年08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0年,宜宾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使宜宾市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态势。经济的平稳增长,效益的明显好转,为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一、2010年宜宾市职工工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0年宜宾市职工队伍保持基本稳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宜宾市全部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265元,比上年增加2029元,增长8.73%。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540元,比上年增加4360元,增长17.31%;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8477元,比上年增加1172元,增长6.77%。    

      (一)各种经济类型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全面增长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经济类型分组看:国有单位职工14.78万人,同比增长3.06%,职工工资总额46.82亿元,同比增长14.83%,职工年平均工资31549元,同比增长10.24%;城镇集体单位职工0.69万人,同比下降17.86%,职工工资总额1.53亿元,同比下降5.56%,职工年均工资21632元,同比增长14.23%;其他经济单位职工16.34万人,同比下降3.20%,职工工资总额45.16亿元,同比增长22.48%,职工年均工资28035元,同比增长24.50%。  

      2010年,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再次超过国有和集体单位,达到24.50%。  
      
      2009、2010年分经济类型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比较 
      
    平均工资        
    (单位:元) 2009年 比08±% 2010年 比09±%
    国有 28616 11.26 31549 10.24
    集体 18936 3.64 21632 14.23
    其他 22518 12.96 28035 24.50

      (二)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快    

      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企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位居首位,人年平均工资达29445元,同比增长22.77%;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幅位居第二,人年平均工资达29637元,同比增长10.69%;机关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达30000元,增幅为1.87%,低于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但年均工资绝对值位居第一。    

      2010年度企业单位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宜宾市企业活力增强,效益得以提升,特别是几个大型企业工资的增长,拉动了宜宾市劳动报酬的增长。  
      
      2009、2010年宜宾市企业、事业、机关职工年平均工资情况 
      
      2009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比2008年±% 201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比2009年±%
    企业 23982 11.25 % 29445 22.77%
    事业 26773 18.05 % 29637 10.69%
    机关 29448 1.82 % 30000 1.87%
     
      (三)行业间工资差距仍然明显    

      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国民经济行业看,十九大行业中,职工年平均工资居全行业榜首的是金融业,达56790元,同比增长13.51%;第二位的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8620元,同比增长28.68%;第三位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482元,同比增长19.30%。年人均工资最低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281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15518元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899元。    

      行业间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年宜宾市最高与最低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差额为42509元,2009年差额为36790元,差距扩大了5719元。    

      二、与全省及川南五市比较    

      (一)与全省比较    

      2010年,四川省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112元,比上年增长15.92%。宜宾市为29540元,增长17.31%,其增幅高于全省1.39个百分点,但职工年均工资仍低于全省水平,差距有所扩大。2010年宜宾市与四川省的工资差距为3572元,比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189元。
       
      2008-2010年宜宾市和四川省职工平均工资比较 
      
      宜宾市 四川省 宜宾市与四川省差距(元)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同比增幅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同比增幅
    2008年 22573 16.24% 25038 17.48% 2465
    2009年 25180 11.55% 28563 14.08% 3383
    2010年 29540 17.31% 33112 15.92% 3572

      (二)与川南五市比较    

      2010年,宜宾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自贡市,在川南五市中位居第一。工资增幅在川南五市中位居第二。近三年数据显示,2010年宜宾市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幅在川南五市的排名均有上升。 

      2008-2010年川南五市职工平均工资比较   
          
      2008 同比增幅 2009 同比增幅 2010

      (元)
    同比增幅
    (元) (元)
    自贡市 22731 16.49% 25454 11.98%   29137 14.46%
    泸州市 21509 17.31% 23313 8.39% 25649 10.02%
    内江市 19867 18.67% 23216 16.86% 26578 14.48%
    乐山市 18472 18.73% 23109 25.10% 27196 17.68%
    宜宾市 22573 16.24% 25180 11.55% 29540 17.31%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就业增长。宜宾市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优化产业结构,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坚持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二)积极发展经济,不断提高职工劳动报酬。职工劳动报酬的增长应当和经济增长同步,职工应当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职工劳动报酬的不断提高,是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动力。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工资分配关系,缩小目前业已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三)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我市行业间工资差距仍然明显,并且呈扩大趋势。当前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仍然较快,应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加大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行业要确保最低工资和生活费发放标准,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贫富差距,缓解行业收入差距造成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 朱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