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影响
一、火力发电企业在宜宾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一)火力发电是宜宾作为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作为国家成渝经济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宜宾市将加强能源建设,全力打造为中国综合能源基地。宜宾市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配套,具有建设和发展能源业、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产业的显著优势,是国家确立的水电、火电、核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2*60万千瓦装机的华电珙县电厂、4*60万千瓦装机的中电投高县福溪电厂、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把宜宾推入了中国能源建设的前台,凸现了宜宾作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华电珙县电厂和中电福溪电厂,与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国家“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形成了水火配套网体系,优化了宜宾的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丰枯期水火调峰能力。
(二)大型火电企业的入驻加快了宜宾煤电资源的开发,延伸了宜宾的煤炭产业链。
作为我省最大的产煤区,宜宾的煤炭储量达53亿吨,但产出的煤炭大都运到了外地的火电厂。两个新建火电厂的开工投产,将把煤炭就地转化为电,丰富的煤矿资源将真正转变为宜宾市的经济优势。火电厂的开工也将加速宜宾筠连煤田(目前已探明储量28.12亿吨,是四川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和唯一具备可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富集区,不仅储量高,且品质优良,适用于火力发电、重化工、建材等工业生产,在全省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的综合开发。
(三)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的入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有利于推动地方工业的发展。
国家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技术先进、管理完善、高效环保,有利于宜宾的火力发电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也将促进当地煤矿企业、电煤运输、粉煤灰综合利用、商业消费、金融业的综合有序发展,拓展延伸能源产业链,形成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体系。
二、宜宾火力发电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宜宾火力发电的历史演进
1970年,西南最大电厂——宜宾豆坝电厂30万千瓦火电发电机组投入运营。随后,华电宜宾电厂、华电黄桷桩电厂等一批火电厂陆续上马。由于煤耗大、污染重等原因,2008年3月,豆坝电厂全面关停。3个月后,位于宜宾市珙县孝儿镇的华电珙县电厂一期2*60万千瓦煤发电机组开工建设。华电珙县电厂是华电集团在四川投资建设的高效、节能、环保火电项目,该工程将新建两台60 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W火焰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总投资48 亿元。2010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的1号机组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1号机组基本具备投产发电条件,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投产发电。今年8月,2号机组也结束了168小时的满负荷运行,实现了电厂一期工程的全面竣工投产。该项目对四川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进一步改善四川能源结构,减少丰枯期发电出力悬殊矛盾、提高电网稳定水平及供电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宜宾即将投产的另一个火力发电重点项目,位于宜宾高县月江镇福溪工业集中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四川宜宾福溪电厂,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配套项目,自2009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进展迅速,即将进入整套启动阶段。预计一期工程新建2×60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分别于今年8月、年底竣工投产,预计年发电量50.3亿度。
(二)宜宾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现状
1、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1-6月的生产和能源消费现状
今年1-6月宜宾市火力发电行业企业的发电量为34.3千瓦时,同比增长124.14%;实现工业总产值12.99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90.7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1.41%。其发电量和能源消费量分别占到宜宾市规上工业企业的61.60%和22.50%。
2011年1-6月宜宾三户火电厂发电量和综合能耗表
发电量(亿千瓦时) | 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 | |
合计 | 34.30 | 90.76 |
华电珙县发电厂 | 18.04 | 52.52 |
华电黄桷庄电厂 | 10.03 | 22.82 |
华电宜宾发电厂 | 6.23 | 15.42 |
2、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1-6月的生产和能源消费现状
今年1-6月,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完成发电量18.04亿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7.33亿元,实现利润122万元。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2.52万吨标准煤,火力发电标准煤耗291.97克标准煤/千瓦时。从目前宜宾市火力发电行业的能源发展情况分析,华电珙县发电厂的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于第一,其能源消费量占到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的57.86%,发电量占到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的52.60%。
3、火力发电行业的能耗占宜宾市能源行业的较大比重
今年1-6月宜宾市火力发电行业的产值为12.99亿元,占宜宾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61%,占宜宾市能源基地(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的8.87%。火力发电行业的综合能耗消费量占宜宾市规上工业能耗的22.50%,占宜宾市能源基地总能耗的75.33%。
4、宜宾火力发电在全省电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1-6月华电珙县发电厂的发电量约占全省火力发电量354.59亿千瓦时的百分之五。宜宾市3户火力发电企业1-6月发电量约占全省火力发电量的十分之一。再从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上看,1-6月份全省电厂平均值为336克标准煤/千瓦时,而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已达291.97克标准煤/千瓦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由此可见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特别是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在省电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火力发电行业对宜宾市节能降耗带来的影响
1、火力发电行业属于高耗能低产值行业,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电力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运行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电力作为一种主要能源,是国家整体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在目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型能源还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火力发电就成了必然之选。
但由于火力发电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创造同样多的产值(或增加值),其能源消费量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产业现状也决定了火力发电企业高耗能低产值(或增加值),虽然加工转换效率较高,但仍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1-6月宜宾市规上工业总能耗量达403.2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4.06%,宜宾市单位GDP单耗上升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17.18%。其中,火力发电行业的综合能耗占比高达22.51%,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的占比为13.02%(且华电珙县电厂这部分能耗52.52万吨标准煤,为今年的能耗净增量)。而宜宾市火力发电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仅仅占到宜宾市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3%,其中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的占比仅为1.1%。火力发电企业的万元产值单耗(6.9894吨标准煤/万元)远大于宜宾市平均值(0.5017吨标准煤/万元),对宜宾市工业增加值做出的贡献却较小,从而影响了宜宾市节能工作的推进。
2、两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产能继续扩大,节能工作增加新的难度。
“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制定了新的节能降耗目标,各地区淘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小电厂的力度加大,对部分小电厂采取了淘汰、停产、限产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造成上网电量的减少和电力供应紧张,宜宾市也不例外。目前宜宾市火力发电企业特别是珙县华电电力有限公司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今年8月,华电珙县发电厂一期工程的2号机组也进入了满负荷试运行阶段。两台机组全面竣工投产发电后,预计年发电量达50亿千瓦时,再加上福溪电厂今年下半年1号机组和2号机组陆续竣工投产,宜宾市的能耗势必大幅增长。此外,今年宜宾的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企业和产能不断提升,将会带来能耗的大幅净增量,也必将进一步增加节能降耗的工作难度。
四、针对目前宜宾市严峻的节能形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议宜宾市进一步向省上呼吁,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宜宾市的目标考核方式。珙县华电发电厂和高县福溪电厂的投产对宜宾市能耗影响特别大,发出来的电输出到省内其他地区和省外供其他地方发展,宜宾市却承受了高耗能和环境污染的代价。所以,建议市政府继续向省上呼吁,一方面建议改变考核方式,单独对电厂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建议省政府在“十二五”全省节能目标能够完成,宜宾市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视同宜宾市节能目标也完成。
2、宜宾市启动节能降耗工作预警调控方案。从目前节能形势来看,宜宾市很难完成今年的节能目标任务,必须尽可能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能耗。建议市政府制定并启动宜宾市的预警调控方案,对能耗情况特别严重的区县要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能耗水平。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由于自然和历史发展原因,宜宾市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和优化。但调整产业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建议宜宾市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低碳经济,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对外招商引资中,重点以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同时加快发展以物流、金融和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4、狠抓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落后产能的淘汰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也是有效促进节能降耗的工作手段。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落后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生产企业、工艺、生产线、生产设备应及时实施淘汰或关闭。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