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使命担当 筑牢生态屏障
——德阳市多措并举助力全市水环境质量提升

  • 2025年09月16日 15时41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今年以来,德阳市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为主线,切实以高品质水生态环境支撑德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美丽德阳。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履职担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政治责任,多次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河湖重大问题,以上率下履行河长职责,督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河长真抓实干,主动担当作为,全市1600余名河长累计巡河2.8万余次,整改各类涉水问题1900余个,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同时,德阳市还建立了河长挂帅、部门尽职、属地落实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河湖长制部门联席会议、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工作通报、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等制度。今年以来,市河长办组织市级联络员单位集中力量开展暗访督查行动,发现并处置各类河湖水环境问题22个,进一步提升河湖监管效能。二是聚焦河湖痛点,精准施策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水环境污染的源头和核心,实施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全面完成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专项排查问题整改,加快9家重点涉磷企业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在重点园区、涉磷企业雨水收集池和排口安装视频监控109处、水质监测点7处,为涉水企业监管筑牢“科技防线”。持续加强生态修复与长效监管,不断提升河湖健康生态。加快推进坪桥河、濛阳河等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谋划包装富顺河流域小支流水生态保护修复等4个项目。同时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自主验收报备工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提升营商环境,全市已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64个,自主验收报备103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99万元。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强化督查督办。契合幸福河湖建设主题,高效组织河湖长制“七进”宣传活动,年内开展活动达1158次,参与人数10万余人次。全年市级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次,将“河湖长制”列入市委党校县、乡级干部培训班重点课程,邀请省河长办专家对参训干部进行授课,传授河长履职技能,进一步提高各级河长、河长办履职能力。深入推进成德眉资E平台系统、巡河APP使用和巡河“无人机”调度,构建“空天地一体”的河湖监控网络,实现涉水问题快速流转、快速交办、快速处理。截至目前,无人机累计巡查253公里,排查重点河段30余处,发现并处置河湖库“四乱”问题22处。针对河湖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点对点向责任河长下发整改督办提示单35份,完成整改销号2025年省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3起、网络舆情问题4起。

    三项举措的协同发力,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稳中向好,水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亲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下一步,德阳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治理成果,深化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为绘就美丽德阳新画卷提供坚实的水生态保障。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扛牢使命担当 筑牢生态屏障
    ——德阳市多措并举助力全市水环境质量提升

  • 2025年09月16日 15时41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今年以来,德阳市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为主线,切实以高品质水生态环境支撑德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美丽德阳。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履职担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政治责任,多次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河湖重大问题,以上率下履行河长职责,督促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河长真抓实干,主动担当作为,全市1600余名河长累计巡河2.8万余次,整改各类涉水问题1900余个,水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同时,德阳市还建立了河长挂帅、部门尽职、属地落实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河湖长制部门联席会议、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工作通报、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等制度。今年以来,市河长办组织市级联络员单位集中力量开展暗访督查行动,发现并处置各类河湖水环境问题22个,进一步提升河湖监管效能。二是聚焦河湖痛点,精准施策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水环境污染的源头和核心,实施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全面完成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专项排查问题整改,加快9家重点涉磷企业雨污分流提升改造。在重点园区、涉磷企业雨水收集池和排口安装视频监控109处、水质监测点7处,为涉水企业监管筑牢“科技防线”。持续加强生态修复与长效监管,不断提升河湖健康生态。加快推进坪桥河、濛阳河等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谋划包装富顺河流域小支流水生态保护修复等4个项目。同时做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自主验收报备工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提升营商环境,全市已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64个,自主验收报备103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99万元。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强化督查督办。契合幸福河湖建设主题,高效组织河湖长制“七进”宣传活动,年内开展活动达1158次,参与人数10万余人次。全年市级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3次,将“河湖长制”列入市委党校县、乡级干部培训班重点课程,邀请省河长办专家对参训干部进行授课,传授河长履职技能,进一步提高各级河长、河长办履职能力。深入推进成德眉资E平台系统、巡河APP使用和巡河“无人机”调度,构建“空天地一体”的河湖监控网络,实现涉水问题快速流转、快速交办、快速处理。截至目前,无人机累计巡查253公里,排查重点河段30余处,发现并处置河湖库“四乱”问题22处。针对河湖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点对点向责任河长下发整改督办提示单35份,完成整改销号2025年省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3起、网络舆情问题4起。

    三项举措的协同发力,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稳中向好,水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亲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下一步,德阳市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治理成果,深化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更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为绘就美丽德阳新画卷提供坚实的水生态保障。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