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长、总河长施小琳:增强上游意识 扛牢上游责任 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美丽河湖

  • 2025年05月01日 13时21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字体:
  • 增强上游意识 扛牢上游责任

    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美丽河湖

    四川省省长、总河长 施小琳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使命,提出“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的重要要求。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担当,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强化河湖长制落实,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力保障河湖长久安澜、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安定。

    一是扛牢责任治水,持续构筑生态屏障。以省总河长令部署年度工作要点、幸福河湖建设,全面落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河湖长制条例执法检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做到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坚持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调、全流域治理,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保持Ⅱ类。

    二是精准施策净水,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扎实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长江、黄河干流水质高水平达标管控,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完善水域岸线保护治理,推进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长江总磷、城市黑臭水体清理整治。加强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执法监管,推进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省级幸福河湖建设,着力建成100个幸福河湖。

    三是科学实干兴水,持续推动发展惠民。大力推进引大济岷、向家坝灌区等骨干水网工程,加快形成“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增强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推进河湖治理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传承优秀水文化,探索水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各具特色的水美新村、水文化小镇,让河湖生态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围绕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重点领域,大力研发核心装备,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是协同联动护水,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深化川渝两地水权合作,实施黄河(四川—甘肃段)、嘉陵江等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联合贵州开展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推动19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发挥“河湖长+”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净岸巡河护河志愿活动,拓宽群众参与河湖管护渠道,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内生动力。

    四川素称“千河之省”,水系发达、河湖众多,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将聚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管控、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河湖库保护治理,加快建设幸福河湖,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四川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省长、总河长施小琳:增强上游意识 扛牢上游责任 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美丽河湖

  • 2025年05月01日 13时21分
  • 来源: 四川河湖微信公众号
  • 增强上游意识 扛牢上游责任

    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美丽河湖

    四川省省长、总河长 施小琳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四川“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使命,提出“要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想方设法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的重要要求。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担当,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强化河湖长制落实,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力保障河湖长久安澜、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安定。

    一是扛牢责任治水,持续构筑生态屏障。以省总河长令部署年度工作要点、幸福河湖建设,全面落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河湖长制条例执法检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做到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坚持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调、全流域治理,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保持Ⅱ类。

    二是精准施策净水,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扎实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长江、黄河干流水质高水平达标管控,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完善水域岸线保护治理,推进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长江总磷、城市黑臭水体清理整治。加强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执法监管,推进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省级幸福河湖建设,着力建成100个幸福河湖。

    三是科学实干兴水,持续推动发展惠民。大力推进引大济岷、向家坝灌区等骨干水网工程,加快形成“六横六纵”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增强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推进河湖治理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传承优秀水文化,探索水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各具特色的水美新村、水文化小镇,让河湖生态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围绕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重点领域,大力研发核心装备,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是协同联动护水,持续完善治理体系。深化川渝两地水权合作,实施黄河(四川—甘肃段)、嘉陵江等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联合贵州开展赤水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推动19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发挥“河湖长+”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净岸巡河护河志愿活动,拓宽群众参与河湖管护渠道,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内生动力。

    四川素称“千河之省”,水系发达、河湖众多,保护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将聚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管控、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江河湖库保护治理,加快建设幸福河湖,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四川力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