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毕力同心奋进新征程

  • 2022年03月06日 08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四川代表团代表步入会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欧阳杰 摄

    3月5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过去一年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显得格外来之不易、让人倍感自豪。”“针对社会关心的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大礼包’,让我们对今年的发展充满希望”……代表们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充分贯彻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了社会关切,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发言中,代表们还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就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双减”落实落细、加强藏医药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水利厅厅长郭亨孝:

    加快推进引大济岷水利工程建设

    报告这样说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郭亨孝倍受鼓舞。“四川作为‘千河之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介绍,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四川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都平原供水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推进引大济岷这一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于在成都平原形成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解决供水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郭亨孝说。

    “引大济岷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目前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工程计划从大渡河泸定电站库区引水,年均引水量27亿立方米,可保障成都等7市40县(市、区)供水,受益灌面1400万亩,覆盖人口约3500万人。”郭亨孝介绍,当前,引大济岷工程已作为今年全省“一号工程”加快推进,经过前期的论证,工程符合“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原则和中央政策要求,切合四川发展实际。

    郭亨孝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引大济岷工程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国家近期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并按西部地区重大引调水工程中央投资比例安排投资,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

    持续推动“双减”政策开花结果

    报告这样说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8月,我所在的青神中学乔迁新校,学校从原来的62亩变成新校的211亩,校园宽敞靓丽,设备设施先进。”王晓梅在发言中说,首先向代表们介绍了学校去年发生的大喜事。

    硬件有提升,软件也有大变化。“我省推进‘双减’工作,力度空前。”学校聚焦课堂,提效率、强研究、行监督让“双减”生根;聚焦作业,严控总量,让学生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聚焦延时,配师资,开社团,搞活动,服务特长;聚焦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同心筑梦。“整个校园充满了活力与朝气!”王晓梅说,调研中不少老师反映,虽然比以前辛苦,但多了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师生关系更密切了。而对社会来说,不管是课后还是周末,路上少了行色匆匆赶培的家长和孩子,多了登山远足、游玩乡村其乐融融的家庭活动。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王晓梅印象深刻。“希望‘双减’能坚持下去,更好更有效地落实落细。”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完善校内延时服务体系,把“双减”进行到底;二是继续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配置,督促各级学校配齐各类学科师资;三是拓展延时服务,满足更大范围的需求;四是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常态化检查机制,坚决打击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方式,让“双减”行稳致远,促进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兰:

    将安宁河谷打造为第二个“天府粮仓”

    报告这样说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让王永兰倍感振奋。

    她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发生在身边的新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米易县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前半篇”任务,乡镇从28个减为11个;建制村从132个减为73个。“目前,正在接续做好‘后半篇’提质增量文章,群众办事更便利、基层干部信心更强、农民的钱袋子更鼓、集体经济收入更高了。”王永兰说,她所在的普威镇独树村,成立了“支部+产业+农户”“公司+农户”“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我建议支持将安宁河谷打造为第二个‘天府粮仓’。”王永兰说,安宁河谷是省内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具有建成全省“第二粮仓”的潜力优势。当建议从国家层面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并把粮食蔬菜作为主导产业,打造第二个“天府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报告这样说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些表述让我深受触动。”蒋小松说,省委省政府将现代种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产业予以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有力支撑了现代种业发展,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让大家看到,“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去年育成的“川乡黑猪”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父本新品种,扭转了生猪生产中进口种猪作为唯一父本来源的国外垄断局面。

    “种业发展成绩建立在种业科技进步之上,近年来研发出了高通量的智能化性能测定技术,构建了数量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蒋小松透露,一些“卡脖子”技术瓶颈已经得到突破,在育种基因芯片方面,我国已经从完全依赖技术引进发展到完全自主研发,育种实践印证表明,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芯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性能更可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对此,蒋小松建议,要创新知识产权制度设计,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取得的品种、专利等退出国有资产管理清单,并赋予其自主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建议中央启动育种科技创新攻关体系建设,并把四川作为主要建设省份,加大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市马边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工乔进双梅:

    多建设几条通往大小凉山的“致富路”

    报告这样说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起。”乔进双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深受触动的缘由——“过去,我们祖祖辈辈都过着‘三块石头一个锅、天作被来地作铺’的生活,如今过上了‘住房像别墅、农村像景区’的好日子。”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引进很多产业扶贫的好项目,村里建起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学校、扶贫车间等一大批民生项目。

    最重要的是,挣钱的路子也宽了。“以前大家主要靠出门打工挣钱,现在留守妇女在家门口也能挣钱了。”乔进双梅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的彝绣合作社带动800多名绣娘“零投入”搞彝绣产业,“现在每个人一年有一万多元收入,我们都自夸‘背着娃儿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彝区老百姓由衷感恩共产党、感谢党的好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乔进双梅认为这非常重要:马边是乐山最偏远的县之一,虽然已经通了高速公路,但交通问题仍然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全县老百姓都希望国家把马边作为宜(宾)西(昌)攀(枝花)高铁的过境站点,同时在规划和建设峨(边)马(边)屏(山)高速公路时给予支持,多建设几条通往大小凉山的“致富路”。

    全国人大代表、甘孜州藏医院副院长江吉村:

    推动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这样说

    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来自基层的江吉村信心倍增。“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历经千年,在甘孜大地不断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藏医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近年来,甘孜州累计投入5.5亿元完成全州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建设,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的品牌优势,全州共完成藏医药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专利44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甘孜州全面推进生态药业发展。2021年,全州中藏药总产值达到16.7亿元。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抓住新的机会,在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同时,让藏医药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生。”江吉村建议,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对省藏医院的建设继续给予特殊关心。同时,建议国家在四川藏医药的人才培养、新药研发、文化传承、康养产业、信息化建设等重点环节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推动四川藏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项目管理部部长易家祥:

    用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报告这样说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只要出现“双碳”字眼,易家祥都看得无比仔细。作为一名来自地方国企和纺织行业的基层代表,如何自觉对标国家战略要求,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双碳”战略落地落实,一直以来都是他思考的重中之重。

    易家祥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出台针对符合产业实际的低碳转型指导意见和相关支持政策,“相关部门应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实现减污降碳,对高质量完成减排的企业给予差异化的补贴、税收和融资等政策,持续提升减碳水平。”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科技支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易家祥建议实施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支持相关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方向,突破一批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关键技术。当前,四川按照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结合自身优势领域,正全力打造天府实验室等重点平台,贯通产学研用,积极构建碳中和关键技术产业链。易家祥说:“希望国家对天府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给予更多帮助,指导支持四川在服务‘双碳’目标中贡献更多力量。”

    易家祥认为,四川风、光资源富集,有利于建设可持续深度脱碳能源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亟待大力发展电化学储能。他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四川大力发展电池产业,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曹凘源 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毕力同心奋进新征程

  • 2022年03月06日 08时3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四川代表团代表步入会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欧阳杰 摄

    3月5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过去一年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显得格外来之不易、让人倍感自豪。”“针对社会关心的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大礼包’,让我们对今年的发展充满希望”……代表们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充分贯彻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回应了社会关切,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发言中,代表们还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就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双减”落实落细、加强藏医药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水利厅厅长郭亨孝:

    加快推进引大济岷水利工程建设

    报告这样说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郭亨孝倍受鼓舞。“四川作为‘千河之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介绍,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四川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都平原供水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推进引大济岷这一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于在成都平原形成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解决供水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郭亨孝说。

    “引大济岷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目前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工程计划从大渡河泸定电站库区引水,年均引水量27亿立方米,可保障成都等7市40县(市、区)供水,受益灌面1400万亩,覆盖人口约3500万人。”郭亨孝介绍,当前,引大济岷工程已作为今年全省“一号工程”加快推进,经过前期的论证,工程符合“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原则和中央政策要求,切合四川发展实际。

    郭亨孝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引大济岷工程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国家近期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并按西部地区重大引调水工程中央投资比例安排投资,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

    持续推动“双减”政策开花结果

    报告这样说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8月,我所在的青神中学乔迁新校,学校从原来的62亩变成新校的211亩,校园宽敞靓丽,设备设施先进。”王晓梅在发言中说,首先向代表们介绍了学校去年发生的大喜事。

    硬件有提升,软件也有大变化。“我省推进‘双减’工作,力度空前。”学校聚焦课堂,提效率、强研究、行监督让“双减”生根;聚焦作业,严控总量,让学生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聚焦延时,配师资,开社团,搞活动,服务特长;聚焦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同心筑梦。“整个校园充满了活力与朝气!”王晓梅说,调研中不少老师反映,虽然比以前辛苦,但多了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师生关系更密切了。而对社会来说,不管是课后还是周末,路上少了行色匆匆赶培的家长和孩子,多了登山远足、游玩乡村其乐融融的家庭活动。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王晓梅印象深刻。“希望‘双减’能坚持下去,更好更有效地落实落细。”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完善校内延时服务体系,把“双减”进行到底;二是继续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配置,督促各级学校配齐各类学科师资;三是拓展延时服务,满足更大范围的需求;四是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常态化检查机制,坚决打击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方式,让“双减”行稳致远,促进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兰:

    将安宁河谷打造为第二个“天府粮仓”

    报告这样说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让王永兰倍感振奋。

    她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发生在身边的新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米易县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前半篇”任务,乡镇从28个减为11个;建制村从132个减为73个。“目前,正在接续做好‘后半篇’提质增量文章,群众办事更便利、基层干部信心更强、农民的钱袋子更鼓、集体经济收入更高了。”王永兰说,她所在的普威镇独树村,成立了“支部+产业+农户”“公司+农户”“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我建议支持将安宁河谷打造为第二个‘天府粮仓’。”王永兰说,安宁河谷是省内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具有建成全省“第二粮仓”的潜力优势。当建议从国家层面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并把粮食蔬菜作为主导产业,打造第二个“天府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报告这样说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些表述让我深受触动。”蒋小松说,省委省政府将现代种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产业予以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有力支撑了现代种业发展,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让大家看到,“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去年育成的“川乡黑猪”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父本新品种,扭转了生猪生产中进口种猪作为唯一父本来源的国外垄断局面。

    “种业发展成绩建立在种业科技进步之上,近年来研发出了高通量的智能化性能测定技术,构建了数量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蒋小松透露,一些“卡脖子”技术瓶颈已经得到突破,在育种基因芯片方面,我国已经从完全依赖技术引进发展到完全自主研发,育种实践印证表明,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芯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性能更可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对此,蒋小松建议,要创新知识产权制度设计,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取得的品种、专利等退出国有资产管理清单,并赋予其自主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同时,强化顶层设计,建议中央启动育种科技创新攻关体系建设,并把四川作为主要建设省份,加大对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市马边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工乔进双梅:

    多建设几条通往大小凉山的“致富路”

    报告这样说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起。”乔进双梅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深受触动的缘由——“过去,我们祖祖辈辈都过着‘三块石头一个锅、天作被来地作铺’的生活,如今过上了‘住房像别墅、农村像景区’的好日子。”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引进很多产业扶贫的好项目,村里建起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学校、扶贫车间等一大批民生项目。

    最重要的是,挣钱的路子也宽了。“以前大家主要靠出门打工挣钱,现在留守妇女在家门口也能挣钱了。”乔进双梅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的彝绣合作社带动800多名绣娘“零投入”搞彝绣产业,“现在每个人一年有一万多元收入,我们都自夸‘背着娃儿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彝区老百姓由衷感恩共产党、感谢党的好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乔进双梅认为这非常重要:马边是乐山最偏远的县之一,虽然已经通了高速公路,但交通问题仍然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全县老百姓都希望国家把马边作为宜(宾)西(昌)攀(枝花)高铁的过境站点,同时在规划和建设峨(边)马(边)屏(山)高速公路时给予支持,多建设几条通往大小凉山的“致富路”。

    全国人大代表、甘孜州藏医院副院长江吉村:

    推动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这样说

    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来自基层的江吉村信心倍增。“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历经千年,在甘孜大地不断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孜州藏医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近年来,甘孜州累计投入5.5亿元完成全州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建设,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甘孜州南派藏医药”的品牌优势,全州共完成藏医药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专利44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甘孜州全面推进生态药业发展。2021年,全州中藏药总产值达到16.7亿元。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抓住新的机会,在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同时,让藏医药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民生。”江吉村建议,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对省藏医院的建设继续给予特殊关心。同时,建议国家在四川藏医药的人才培养、新药研发、文化传承、康养产业、信息化建设等重点环节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推动四川藏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项目管理部部长易家祥:

    用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报告这样说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中只要出现“双碳”字眼,易家祥都看得无比仔细。作为一名来自地方国企和纺织行业的基层代表,如何自觉对标国家战略要求,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积极推动“双碳”战略落地落实,一直以来都是他思考的重中之重。

    易家祥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出台针对符合产业实际的低碳转型指导意见和相关支持政策,“相关部门应当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实现减污降碳,对高质量完成减排的企业给予差异化的补贴、税收和融资等政策,持续提升减碳水平。”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科技支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易家祥建议实施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攻关行动,支持相关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方向,突破一批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关键技术。当前,四川按照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结合自身优势领域,正全力打造天府实验室等重点平台,贯通产学研用,积极构建碳中和关键技术产业链。易家祥说:“希望国家对天府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给予更多帮助,指导支持四川在服务‘双碳’目标中贡献更多力量。”

    易家祥认为,四川风、光资源富集,有利于建设可持续深度脱碳能源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亟待大力发展电化学储能。他建议国家进一步支持四川大力发展电池产业,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能源低碳智慧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曹凘源 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