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个人中心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围绕重点产品开展监督

  • 2013年03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分享到:
  ——摘自2012年德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分析报告

  2012年,德阳质监部门紧紧围绕食品、日用消费品、农资、建材等国计民生、社会关注的热点产品和重点产品,科学合理制定监督抽查计划,该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上升。全年共抽查各类生产企业2378家,抽查产品3682个批次(127组不判定),合格产品3360个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4.5%。

  【质量分析】

  2012年,德阳全市共抽查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254家,产品1838个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6.4%,农用化肥、水泥包装袋等问题比较突出。专家分析,农用化肥不合格,一是企业在生产配料环节中对原材料中有效成分含量掌握不当或原材料投放比例控制不好导致产品单一养分值低于标识值;二是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肥料干燥时间以及水分烘干处理技术不过关,致使水分含量超标。拉伸负荷不合格是水泥包装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不使用复膜或再生原材料使用比例过大;企业为占领市场,迎合用户需求,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企业工艺、设备落后,编织技术不能满足产品要求。

  2012年,德阳共抽查了112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1844个批次的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2.5%(127组不判定),在22个食品类产品类别中,省级和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的有茶叶及制品、膨化食品;合格率在80%—90%之间的有饮料;合格率在80%以下的主要是方便食品。专家指出,食品类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较为普遍,大米中镉超标仍未得到控制,食品添加剂的控制不容忽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颜色、口感、防腐效果,超计量添加色素、增白剂、防腐剂、超范围添加甜味剂等,都会造成食品添加剂超标。

  【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将建立联合机制,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三方联合,促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强化生产许可准入、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切实加强重点环节的质量管控、加大“扶优治劣”力度、严格执法,做好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工作、完善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展开工作。

  针对不合格项,要求技术机构要帮助企业查找原因,从生产加工过程、原材料,以及检验技术方面多提出建议,要在第一时间将一些新规定、新要求告之企业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提醒企业不能放松产品质量的管理。

  督促生产企业要认清形势,履行好企业家的主体责任,加强学习,认真整改,强化企业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改进工艺流程,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