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守护江河安澜 算好河湖“幸福账”
守护江河安澜 算好河湖“幸福账”
清溪河亲水步道。达州市水务局供图
土溪口水库工程正在冲刺年底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至坝顶高程目标。达州观察 张海波 摄
9月18日一大早,大雨刚歇,宣汉县清溪镇场镇的亲水步道就热闹起来。工人忙着进行最后的栅栏安装作业。去年,绕经该场镇的清溪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40多公里河道及沿岸陆续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增设污水处理设施、生态护岸打造等工程作业,现已进入施工尾声。
在万源市固军镇,履带式吊车繁忙运转,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固军水库的大坝已见雏形,预计在10月初启动浇筑施工。
相距60多公里的这两项工程,指向江河安澜的共同目标。作为嘉陵江和汉江两大长江支流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达州正加紧幸福河湖建设,通过提速各项水利工程进度、扎牢防洪体系,确保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更好保障,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贡献。
护水
试点项目引领全域铺开幸福河湖建设
亲水步道成形后,清溪镇居民张淑芳常叫上亲友沿河岸遛弯,期盼地谈论着项目建成的样子。达州境内河流众多,清溪河能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途经场镇多、项目实施能覆盖更多居民是一个重要因素。
“幸福河湖建设的要求就是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达州市水务局河湖管理和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尚红波告诉记者,除了清溪河,达州境内还有多条河流入选省级幸福河湖名录,当地正以一批试点项目为引领,带动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尚红波透露,达州正在编制《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到2030年,要把38条流域面积超50平方公里的河流打造为省级及以上幸福河湖。”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是达州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18日上午,在州河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段,河长柏忠玲趁着雨停,赶紧出门查看沿线河道情况。自2017年担任河长以来,她累计走了8000余公里巡河路,推动整治河道乱象600余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除了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的河湖长队伍外,达州还实施河湖长制汛前必巡、洪后必巡、信访必巡、交办必巡、常态必巡“五必巡”工作法。同时,市水务部门也会每周不定期不定点对市域内河道巡查2次以上。河湖巡护工作有效开展,助推该市2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自2022年以来一直保持100%。
不仅聚焦市域内河流,达州还把跨界河流摆在幸福河湖建设突出位置,与巴中、广安和重庆市城口县、开州区、梁平区等毗邻地区协调合作。目前达州正争取发源于城口县的中河入选新一批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名单。
用水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
为早日启动固军水库大坝浇筑,中国水电十二局固军水库工程项目部倒排工期推进施工。“上游堆石混凝土围堰、大坝基础和发电厂房边坡均已完成,承担运输任务的交通洞今年初就已贯通。”项目部副经理符文说,为给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扫清障碍,8月下旬,达州市水务局就派出8个指导帮扶组,针对性地收集和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
达州市水务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科负责人蒋蒙说,包括固军水库在内,达州近年来启动建设了2座大型水库和8座中型水库,目前6座水库的枢纽工程已经完成,“这10座水库的蓄水能力是全市既有大中型水库总蓄水能力的1.5倍,将新增农田灌溉面积64.66万亩,为超过154万城乡人口提供饮水安全保障。”
从水库建设到河流治理,近年来,达州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一直保持高位。“十四五”以来,达州已完成水利投资170.5亿元,相比“十三五”增长106.6%。其中,达州专门投入资金24.04亿元,治理境内7条主要河流支流和中小河流,州河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段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正加速推进。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也在稳步推进。相关项目已在万源、大竹、渠县、宣汉、达川等多地实施,以建“大水厂、大管网”等为特征,实现供水稳定、提质目标。“届时,全市规模化供水率将提升至80%以上。”达州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科科长覃昆说。
面向“十五五”,达州正谋划“1+2+7”重大水利项目,即1个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2座大型水库和7座中型水库。其中,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拟采取川渝多库联合供水模式,通过修建引水渠道、改扩建调蓄水库等措施,实现向川渝12个县(市、区)供水的目标,有效解决川渝东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
活水
做活水权交易探索更多价值实现机制
“这单取水权交易,帮公司省了不少事。”近日,在开江县长岭镇天马头村进行页岩气开采压裂作业的某建筑工程公司,向开江县任市互民供水有限公司购买了6万立方米的取水权,解决了一度困扰他们的工程取水问题。
取水权交易是指获得取水权的单位或个人向符合条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有偿转让相应取水权的行为。“能够有效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达州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科科长赵宁宁介绍,一方面,可倒逼受让方做节水调整,另一方面,出让方也可凭相关获利继续完善节水设施、扩大再生产。
印发《达州市水权水价改革实施方案》、在大竹县乌木滩水库灌区开展水权水价改革试点……为做活水权交易市场,达州市采取系列措施。记者从达州市水务局了解到,2023年至今,达州已累计完成包括取水权交易在内的水权交易56单,总交易水量244.44万立方米。2024年底,达州市达川区与重庆市梁平区还完成了全国首单跨省取水权交易。
此外,达州还在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4年底,宣汉县完成了四川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交易标的为宣汉县大田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430亩土地5年种植经营权,交易金额148.5万元。
达州市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唐印介绍,近年来全市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正有序开展水土保持空间规划,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利于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让项目发挥更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记者 袁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