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帮扶甘孜州九龙县
真帮实扶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5年11月19日 1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九龙县华丘村村民正在采摘芍药花。

    初冬的甘孜州九龙县,皑皑雪峰、湖光山色构成一幅秀美画卷,吸引许多外地游客打卡游玩。这幅画卷的背后,是九龙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足迹,也是成都市青白江区推动结对帮扶走深走实的缩影。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5年来,青白江区累计选派对口支援人才干部10批211人,投入援建帮扶资金6840万元,引入社会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10个,以真帮实扶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九龙县乡村振兴。

    产业添活力 内培外引提升能级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围绕九龙县“农业增效、文旅突破、能源扩能、矿业提质”工作目标,结合当地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产业帮扶项目实施。

    近日,在呷尔镇华丘村的中藏药科研示范基地里,村民们在田间忙碌,欢声笑语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

    7年前,青白江区企业四川中康源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申明来到华丘村,陆续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中藏药种植、加工、研发中心,中藏药种植规模和药材销售收入年增幅分别达12%、15%以上。截至2024年底,华丘村的中藏药材产值突破400万元。

    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领队胡林杰介绍,2024年,华丘村实现集体收入308万余元,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018年的约8000元增至22000元以上。

    在青白江区的帮扶下,华丘村的成功经验在九龙县得到推广,全县发展中藏药种植近5000亩。“目前,已带动千余名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胡林杰说,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在九龙县因地制宜培优育强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中藏药材产业带活乡村经济,九龙县呷尔中藏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甘孜州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推动建成藏牦牛、天乡茶等特色农牧业繁育、种植和加工基地15个,并实现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县域农旅园区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区域联动,助力特色农产品“出海”。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借助该区陆海联运枢纽通道优势,持续开展两地资源整合、品牌推广和要素保障等合作,助力九龙农产品融入国内市场和国际供应链,出口货值累计达220万美元。

    民生添福祉 书写幸福生活答卷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青白江区持续推进民生帮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书写幸福生活答卷。

    “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做透析。”今年9月1日,九龙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正式运行,接诊的第一位本地患者感慨地说。此前,他已往返康定做透析3年。

    “这是九龙县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透析专业机构。”青白江区组团式帮扶领队、九龙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涛说,该院血液透析室开始接诊,结束了当地肾病患者必须赴外地透析的历史。“下一步,两地还将围绕‘血透专科能力提升’深化合作,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让高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青白江区同质的医疗服务。”

    青白江区通过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聚焦“医院管理、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提升,助力九龙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目前,青白江区已在九龙县开通VPN远程会诊系统,建成甘孜州县级医院首个州级骨科临床重点专科和首个健康体检中心。

    在教育帮扶上,青白江区同样用心用情用力。去年以来,青白江区选派22名教师到九龙县开展支教工作。他们与当地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问题,促进九龙县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助力九龙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近年来,青白江区助力九龙县实施民生帮扶项目81个,有效破解民族地区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通信难,精准培养优秀干部人才1500余人次。同时,助力九龙县实施最美工匠、名师、名医工程,交流培训32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就业帮扶行动152场,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000余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青白江区将持续推进产业帮扶、公共服务、人才智力、基层治理、区域合作联动等帮扶项目实施,助力九龙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强 图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青白江区帮扶甘孜州九龙县
    真帮实扶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5年11月19日 1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九龙县华丘村村民正在采摘芍药花。

    初冬的甘孜州九龙县,皑皑雪峰、湖光山色构成一幅秀美画卷,吸引许多外地游客打卡游玩。这幅画卷的背后,是九龙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足迹,也是成都市青白江区推动结对帮扶走深走实的缩影。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5年来,青白江区累计选派对口支援人才干部10批211人,投入援建帮扶资金6840万元,引入社会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10个,以真帮实扶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九龙县乡村振兴。

    产业添活力 内培外引提升能级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围绕九龙县“农业增效、文旅突破、能源扩能、矿业提质”工作目标,结合当地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产业帮扶项目实施。

    近日,在呷尔镇华丘村的中藏药科研示范基地里,村民们在田间忙碌,欢声笑语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

    7年前,青白江区企业四川中康源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申明来到华丘村,陆续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中藏药种植、加工、研发中心,中藏药种植规模和药材销售收入年增幅分别达12%、15%以上。截至2024年底,华丘村的中藏药材产值突破400万元。

    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领队胡林杰介绍,2024年,华丘村实现集体收入308万余元,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018年的约8000元增至22000元以上。

    在青白江区的帮扶下,华丘村的成功经验在九龙县得到推广,全县发展中藏药种植近5000亩。“目前,已带动千余名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胡林杰说,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在九龙县因地制宜培优育强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中藏药材产业带活乡村经济,九龙县呷尔中藏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获评甘孜州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推动建成藏牦牛、天乡茶等特色农牧业繁育、种植和加工基地15个,并实现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县域农旅园区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区域联动,助力特色农产品“出海”。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借助该区陆海联运枢纽通道优势,持续开展两地资源整合、品牌推广和要素保障等合作,助力九龙农产品融入国内市场和国际供应链,出口货值累计达220万美元。

    民生添福祉 书写幸福生活答卷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青白江区持续推进民生帮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书写幸福生活答卷。

    “真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做透析。”今年9月1日,九龙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正式运行,接诊的第一位本地患者感慨地说。此前,他已往返康定做透析3年。

    “这是九龙县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血液透析专业机构。”青白江区组团式帮扶领队、九龙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涛说,该院血液透析室开始接诊,结束了当地肾病患者必须赴外地透析的历史。“下一步,两地还将围绕‘血透专科能力提升’深化合作,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让高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青白江区同质的医疗服务。”

    青白江区通过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聚焦“医院管理、诊疗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四个方面提升,助力九龙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目前,青白江区已在九龙县开通VPN远程会诊系统,建成甘孜州县级医院首个州级骨科临床重点专科和首个健康体检中心。

    在教育帮扶上,青白江区同样用心用情用力。去年以来,青白江区选派22名教师到九龙县开展支教工作。他们与当地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问题,促进九龙县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助力九龙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近年来,青白江区助力九龙县实施民生帮扶项目81个,有效破解民族地区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通信难,精准培养优秀干部人才1500余人次。同时,助力九龙县实施最美工匠、名师、名医工程,交流培训32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就业帮扶行动152场,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000余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交汇点,青白江区将持续推进产业帮扶、公共服务、人才智力、基层治理、区域合作联动等帮扶项目实施,助力九龙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强 图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结对帮扶工作队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