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启动金”“梦想试验田”“陪伴式支持”……
成都出台十条措施全周期支持人才发展

  • 2025年10月15日 14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10月13日清晨,天气晴朗,在成都温江国色天乡乐园遥望雪山。张礼彬 摄(C视觉)

    十条措施

    ●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

    ●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

    ●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

    ●鲜明人才实绩和成果评价导向

    ●推动校院企地人才流动共享

    ●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

    ●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

    10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委人才办获悉,成都市围绕吸引集聚人才出台十条措施,紧扣城市战略、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条措施聚焦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鲜明人才实绩和成果评价导向、推动校院企地人才流动共享、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具体提出59项举措。

    从引育人才、评价人才、成就人才再到服务人才,措施特点鲜明。

    紧扣发展需要,着眼急需紧缺大力引育人才。以“清单+订单”方式引育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成都计划每年遴选3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600名成都工匠人才培育对象,鼓励在蓉高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支持在蓉高校联合产业园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顶尖人才引育专项,支持校企共建中试人才培养平台,选聘“科技副总”“科技助理”“产业教授”等促进校院企地人才交流。

    突出实绩贡献,不唯学历头衔评价用好人才。鲜明以贡献论英雄、按实绩评人才导向,成都明确每年给予不少于300个名额支持重点用人单位开展人才计划自主评审,给予不少于600个名额支持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自主评价实绩贡献突出的“非共识性”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自主评审中级职称、申请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符合条件的技术经理人可破格参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强化统筹联动,集中优质资源全力成就人才。成都着力构建“种子、初创、成长”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体系,打造“天使+创投”千亿级基金群,对A到F类人才创办运营科技型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对国际公认全球领先、城市发展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及团队给予最高10亿元“综合支持”,给予揭榜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在蓉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第一笔启动金”,“真金白银”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支持力度。

    注重可感可及,坚持有需必应竭诚服务人才。为人才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品质创新创业空间,成都每年发布不少于1000个应用场景,筹集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地,在产业园区建设“梦想试验田”。为创业人才定制成长档案,提供辅导会诊、资源链接、政策代申直享等“陪伴式支持”,针对来蓉留蓉创新创业人才实行“青年人才驿站”房费“3免3减半”,以“一张机会清单、一个办公空间、一间人才驿站”助力广大来蓉留蓉人才轻松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记者 吴亚飞)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第一笔启动金”“梦想试验田”“陪伴式支持”……
    成都出台十条措施全周期支持人才发展

  • 2025年10月15日 14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10月13日清晨,天气晴朗,在成都温江国色天乡乐园遥望雪山。张礼彬 摄(C视觉)

    十条措施

    ●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

    ●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

    ●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

    ●鲜明人才实绩和成果评价导向

    ●推动校院企地人才流动共享

    ●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

    ●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

    10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委人才办获悉,成都市围绕吸引集聚人才出台十条措施,紧扣城市战略、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十条措施聚焦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鲜明人才实绩和成果评价导向、推动校院企地人才流动共享、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具体提出59项举措。

    从引育人才、评价人才、成就人才再到服务人才,措施特点鲜明。

    紧扣发展需要,着眼急需紧缺大力引育人才。以“清单+订单”方式引育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成都计划每年遴选300名左右产业领军人才、600名成都工匠人才培育对象,鼓励在蓉高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支持在蓉高校联合产业园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顶尖人才引育专项,支持校企共建中试人才培养平台,选聘“科技副总”“科技助理”“产业教授”等促进校院企地人才交流。

    突出实绩贡献,不唯学历头衔评价用好人才。鲜明以贡献论英雄、按实绩评人才导向,成都明确每年给予不少于300个名额支持重点用人单位开展人才计划自主评审,给予不少于600个名额支持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自主评价实绩贡献突出的“非共识性”高层次人才,支持企业自主评审中级职称、申请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符合条件的技术经理人可破格参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强化统筹联动,集中优质资源全力成就人才。成都着力构建“种子、初创、成长”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体系,打造“天使+创投”千亿级基金群,对A到F类人才创办运营科技型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对国际公认全球领先、城市发展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及团队给予最高10亿元“综合支持”,给予揭榜项目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在蓉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第一笔启动金”,“真金白银”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支持力度。

    注重可感可及,坚持有需必应竭诚服务人才。为人才提供低门槛、低成本、高品质创新创业空间,成都每年发布不少于1000个应用场景,筹集不少于20万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场地,在产业园区建设“梦想试验田”。为创业人才定制成长档案,提供辅导会诊、资源链接、政策代申直享等“陪伴式支持”,针对来蓉留蓉创新创业人才实行“青年人才驿站”房费“3免3减半”,以“一张机会清单、一个办公空间、一间人才驿站”助力广大来蓉留蓉人才轻松迈出创新创业“第一步”。(记者 吴亚飞)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