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巴中市“四加速”推进留守空巢老人关爱工作

  • 2016年06月28日 11时38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加速推进老年人网格化管理。以社(小组)为基础单位划分相应的区域确定信息联络员,定期探望和帮助留守空巢老人,动态掌握农村留守空巢老人情况,避免出现意外;以留守空巢失能老人对象普查为基础细胞定位,对60—80岁因患病或残疾导致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留守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留守老人进行普查,并登记造册,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和台账,定位跟踪关爱服务留守空巢老人;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为覆盖网络,积极参与老年人关爱服务活动。

      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已建成公办养老机构82个、民办养老机构23个、2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个、农村幸福院334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14个、养老床位1.65万张,基本满足“三无”和“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落实了80030名困难、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

      加速健全老年优待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发展适度普惠型老年福利事业,认真落实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提高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标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城市公共交通、公路、水路客运等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服务,实施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的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落实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加速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构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老年协会组织网络,城镇社区老年协会建会率达100%,农村老年协会覆盖面达90%。近三年,10个老年协会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协会。整合现有老龄资源,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利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村(居)委办公室等场地、设施,夯实基层老年协会硬件基础。探索实践“老年协会+”的居家养老模式,由基层老年协会直接参与管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不定期组织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集中开展老年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心理慰藉等特色服务,定期开展代购代送、巡访巡诊等养老服务。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市“四加速”推进留守空巢老人关爱工作

  • 2016年06月28日 11时38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加速推进老年人网格化管理。以社(小组)为基础单位划分相应的区域确定信息联络员,定期探望和帮助留守空巢老人,动态掌握农村留守空巢老人情况,避免出现意外;以留守空巢失能老人对象普查为基础细胞定位,对60—80岁因患病或残疾导致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留守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留守老人进行普查,并登记造册,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和台账,定位跟踪关爱服务留守空巢老人;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为覆盖网络,积极参与老年人关爱服务活动。

      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已建成公办养老机构82个、民办养老机构23个、2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1个、农村幸福院334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14个、养老床位1.65万张,基本满足“三无”和“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同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落实了80030名困难、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

      加速健全老年优待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发展适度普惠型老年福利事业,认真落实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提高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标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城市公共交通、公路、水路客运等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服务,实施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的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落实困难家庭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加速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构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老年协会组织网络,城镇社区老年协会建会率达100%,农村老年协会覆盖面达90%。近三年,10个老年协会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协会。整合现有老龄资源,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利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村(居)委办公室等场地、设施,夯实基层老年协会硬件基础。探索实践“老年协会+”的居家养老模式,由基层老年协会直接参与管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不定期组织开展老年文体活动,集中开展老年教育、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心理慰藉等特色服务,定期开展代购代送、巡访巡诊等养老服务。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