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德阳市基层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2016年02月26日 17时21分
  • 来源: 德阳市府
  • 【字体:
  •   2015年以来,德阳市基层卫生工作以强基惠民为目标,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城乡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基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实施健康签约“双守”惠民工程。为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实现守住健康、守住费用的目标,2015年,德阳市在全市城乡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广了全科医师团队签约服务,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与城乡居民及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电话预约、上门服务、预约病床、会诊、转院、手术、老年人体检、妇女儿童保健、慢性疾病一体化服务管理。截至2015年12月,德阳市已建立全科医师团队681个;签约家庭882765个,签约覆盖率64.84%;签约居民2491012人,签约覆盖率70.34%;签约重点人群619726人。

      实施新农合“双提”惠民工程。通过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使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了470元;同时,实行了22种重、特大疾病定额限额按70%比例报销政策,住院费用兜底(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按40%、市级按30%、省级按25%)报销政策和25种门诊慢病报销政策;制定了《德阳市新农合大病保险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保障了新农合大病患者按时、足额得到赔付,全年净赔付率达到80%以上;目前正在建立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专项基金,在新农合、大病补偿后,对重点贫困人口再次进行医疗费用补偿。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建”惠民工程。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能力提升行动为抓手,致力于建强基层卫生体系、建优基层卫生队伍。目前,全市已有40个乡镇卫生院完成市级评审并报省级认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国家卫计委已认定罗江鄢家、金山和广汉高坪、中江龙台、旌阳区东湖乡卫生院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同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建设规范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档案管理电子化、主动服务人性化、片区责任网络化、中心与站管理一体化”六化建设。近3年来,德阳市财政每年专项预算300万元,分别用于支持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双优”惠民工程。德阳市深入推进“全程健康管理工程”,通过打造全程健康服务链,逐步实现了优化资源、优化服务的“双优”目标。从2015年开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截至2015年12月底,德阳市完成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337.29万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5.52%;高血压管理310255人,管理率60.04%;糖尿病管理133390人,管理率50.03%。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城乡群众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3项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初步构建了“全科、全程、全心、全域”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创新了“台账工作法”、“格式表格痕迹记录”、“QQ微信群在线咨询”、“服务联系卡”、“健康俱乐部”等行之有效的全程服务工作方法。

      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双制”惠民工程。2015年,德阳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完善乡村医生进入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对60周岁以上且自愿退出岗位的乡村医生按城镇最低生活标准420元/月给予生活补助,相关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安排;对于新进入的乡村医生,采用县管、乡聘、村用的办法,由卫生院进行聘用,购买养老保险。乡村医生进入和退出补助机制的建立,将有力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同时,德阳市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医生培养机制,自2015年起,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周,每3至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不少于1次。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双严”惠民工程。严格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非基药规定,严禁基层采购使用自费药品耗材。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处方行为,将其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基药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约30%。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德阳市基层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2016年02月26日 17时21分
  • 来源: 德阳市府
  •   2015年以来,德阳市基层卫生工作以强基惠民为目标,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城乡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基层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实施健康签约“双守”惠民工程。为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实现守住健康、守住费用的目标,2015年,德阳市在全市城乡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广了全科医师团队签约服务,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与城乡居民及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电话预约、上门服务、预约病床、会诊、转院、手术、老年人体检、妇女儿童保健、慢性疾病一体化服务管理。截至2015年12月,德阳市已建立全科医师团队681个;签约家庭882765个,签约覆盖率64.84%;签约居民2491012人,签约覆盖率70.34%;签约重点人群619726人。

      实施新农合“双提”惠民工程。通过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使群众受益程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了470元;同时,实行了22种重、特大疾病定额限额按70%比例报销政策,住院费用兜底(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按40%、市级按30%、省级按25%)报销政策和25种门诊慢病报销政策;制定了《德阳市新农合大病保险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保障了新农合大病患者按时、足额得到赔付,全年净赔付率达到80%以上;目前正在建立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专项基金,在新农合、大病补偿后,对重点贫困人口再次进行医疗费用补偿。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建”惠民工程。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能力提升行动为抓手,致力于建强基层卫生体系、建优基层卫生队伍。目前,全市已有40个乡镇卫生院完成市级评审并报省级认定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国家卫计委已认定罗江鄢家、金山和广汉高坪、中江龙台、旌阳区东湖乡卫生院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同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建设规范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档案管理电子化、主动服务人性化、片区责任网络化、中心与站管理一体化”六化建设。近3年来,德阳市财政每年专项预算300万元,分别用于支持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双优”惠民工程。德阳市深入推进“全程健康管理工程”,通过打造全程健康服务链,逐步实现了优化资源、优化服务的“双优”目标。从2015年开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截至2015年12月底,德阳市完成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337.29万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5.52%;高血压管理310255人,管理率60.04%;糖尿病管理133390人,管理率50.03%。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城乡群众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3项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初步构建了“全科、全程、全心、全域”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创新了“台账工作法”、“格式表格痕迹记录”、“QQ微信群在线咨询”、“服务联系卡”、“健康俱乐部”等行之有效的全程服务工作方法。

      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双制”惠民工程。2015年,德阳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完善乡村医生进入退出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对60周岁以上且自愿退出岗位的乡村医生按城镇最低生活标准420元/月给予生活补助,相关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安排;对于新进入的乡村医生,采用县管、乡聘、村用的办法,由卫生院进行聘用,购买养老保险。乡村医生进入和退出补助机制的建立,将有力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同时,德阳市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医生培养机制,自2015年起,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周,每3至5年免费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脱产进修不少于1次。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双严”惠民工程。严格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非基药规定,严禁基层采购使用自费药品耗材。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处方行为,将其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基药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约30%。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