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22期

  • 2017年09月10日 17时50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30日

    资阳市安岳县、甘孜州色达县

    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安岳县创新机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为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实效,确保今年41个贫困村退出、21266名贫困户脱贫,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目标,资阳市安岳县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在程序上抓规范、在载体上寻新路、在难点上求突破,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再战再胜。

      (一)抓住“四个环节”,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抓住识别环节,实现对象精准。采取召开会议、制发文件、分片指导、督促检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及时清退出去,将因病、因灾、因残等致贫的人员调整进来,为开展精准滴灌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住规划环节,实现布局精准。聚焦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聚焦项目规划,致力于规范化、标准化。三是抓住实施环节,实现推进精准。专项规划牵头部门、驻村工作组和各乡镇围绕脱贫摘帽具体指标,整合项目,形成合力,有力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四是抓住验收环节,实现成效精准。按照贫困村退出“一低六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组织全覆盖验收考核评估,确保实现有序精准退出。

      (二)突出“五大创新”,加快脱贫奔康进程。一是以贫困户“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贫困户可持续造血功能。对照“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一个脱贫技能和一个就业机会”,培训引导1万余名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就业,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4000余名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或享受特困户帮扶政策。二是以贫困村“四个一”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贫困村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对照“建强一个基层党支部、发展一项致富主导产业、培育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个新村聚居点”,打造产业脱贫示范村1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2个、建立新村聚居点120个。三是以“五大活动”为载体,持续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开展以“感恩奋进教育、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文明家庭评比、特困户帮扶、文化体育”为载体的“五大活动”,同时投入205万元设立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基金。四是以“六个一”为载体,努力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落实。对照“共学一次扶贫政策、共商一次扶贫措施、共叙一次农家话语、共干一次农家活儿、共吃一次农家饭菜、共解一件农家困难”,累计开展结对帮扶2万余人次,解决具体困难1万余件。五是以“特困户帮扶基金”为载体,全面增强特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投入857.3万元在41个贫困村设立特困户帮扶基金,产生收益31万余元;投入50万元,设立了县级特困户帮扶基金。

      (三)建立“六大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动力。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部门联系会议、部门乡镇定期沟通、定期答疑解惑等制度,部门、乡镇、村等协同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二是建立督导评估机制。统筹安排,组织力量,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评估,今年以来,由县级领导带队,对2017年拟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展了1次全覆盖评估检查,并将问题清单“点对点”地下发到各乡镇,促其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建立暗访督查机制。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县脱贫办等部门深入乡镇、村开展暗访检查,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今年以来,由市、县级领导带队,先后对2014-2018年有脱贫任务的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了8轮全覆盖蹲点督导、90余次暗访督查。四是建立排位通报机制。实行脱贫攻坚“月重点工作”推进制度,按不同任务、不同层次,分类对乡镇、贫困村进行全县拉通排位,进行月通报,每类排名前两位的授予“流动红旗”,排名后两位的给予“黄牌警告”。五是建立后进约谈机制。对脱贫攻坚排名全县倒数5位的乡镇、部门,进行约谈提醒或诫勉谈话,提高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六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严格落实目标考核管理,并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识别和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有力提升干部工作动力。

      二、色达县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甘孜州色达县聚焦“25个贫困村退出、1016户3977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锁定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和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脱贫责任。调整充实县、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双组长制”、工作推进月报制、县脱贫攻坚办每周例会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25名县级干部分别联系17个乡镇,51个机关单位帮扶89个贫困村,267名干部组成89个驻村工作组,110名“第一书记”、农技员驻村开展工作,实现“五个一”全覆盖。把年度目标任务横向分解到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纵向分解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二)加大投入,加强脱贫保障。坚持公共财政资金优先保障脱贫攻坚,筹集22个扶贫专项资金4.43亿元、“四项基金”6348.21万元、整合涉农资金3981.17万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发放教育扶贫基金21.7万元,救助99人次;发放卫生扶贫基金99.99万元,救助549人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11万元;借支产业扶持基金625.5万元,剩余3901.71万元注入村集体经济。

      (三)注重宣传,激发内生动力。举办“农民夜校”356场次,发放宣传手册2.68万份,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治、奔小康”群众宣传教育活动67场次,覆盖群众、僧侣和学生1.34万余人次,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快推进10个省级、15个州级、20个县级“四好村”创建工作,助推群众养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

      (四)发展产业,提升脱贫能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筹资1.8亿元,实施96个产业扶贫项目。探索建立县域内“飞地扶贫”“抱团发展”新模式,启动格萨尔风情园区商贸综合体建设,助推“文化+旅游+扶贫+商贸”发挥叠加效应,为上色达8个乡镇、1543户5722名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创造条件。注入产业扶持基金4527.21万元,通过建设商贸综合体、乡村酒店、养殖合作社、蔬菜大棚等,助推8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促进就业,增强脱贫后劲。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器”,启动“金马众创空间”建设,今年计划孵化牦牛肉制品、奶制品、医用氧气、民族服饰和格萨尔彩绘石刻项目5个,目前已完成合作项目签约。根据岗位需求和群众就业愿望,采取“自主培训+集中培训+校地合作培训”的方式,开展种植、旅游、餐饮、建筑、缝纫、绘画等实用技术培训16期1835人。组织363名群众参加短期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136元;开发公益类岗位660个,已有345名贫困人员上岗就业。

      (六)兑现政策,强化脱贫成效。精准锁定低保对象1313户4940人,兑现低保资金533.52万元。贫困人员医疗保险实施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待遇享受达到100%。全面执行县域内住院“先诊后算”、绿色通道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政策和“十免四补”、医药爱心基金、卫生扶贫基金等卫生扶贫政策,累计申报医药爱心扶贫资金27人5.91万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高海拔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取暖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幼儿保教费等政策,累计发放资金689.8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13人,累计发放资助金167.94万元。

      (七)争取支援,整合脱贫力量。扎实做好与国家交通部、广东省广州市、省民族宗教委、成都市温江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地区和部门的扶贫帮扶对接,积极争取智力、项目、资金帮助,落实社会扶贫项目16个,帮扶资金2.68亿元,已启动实施14个项目,总投资达2.62亿元。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22期

  • 2017年09月10日 17时50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30日

    资阳市安岳县、甘孜州色达县

    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安岳县创新机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为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实效,确保今年41个贫困村退出、21266名贫困户脱贫,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目标,资阳市安岳县创新脱贫攻坚机制,在程序上抓规范、在载体上寻新路、在难点上求突破,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再战再胜。

      (一)抓住“四个环节”,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抓住识别环节,实现对象精准。采取召开会议、制发文件、分片指导、督促检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及时清退出去,将因病、因灾、因残等致贫的人员调整进来,为开展精准滴灌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住规划环节,实现布局精准。聚焦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聚焦项目规划,致力于规范化、标准化。三是抓住实施环节,实现推进精准。专项规划牵头部门、驻村工作组和各乡镇围绕脱贫摘帽具体指标,整合项目,形成合力,有力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四是抓住验收环节,实现成效精准。按照贫困村退出“一低六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组织全覆盖验收考核评估,确保实现有序精准退出。

      (二)突出“五大创新”,加快脱贫奔康进程。一是以贫困户“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贫困户可持续造血功能。对照“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一个脱贫技能和一个就业机会”,培训引导1万余名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就业,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4000余名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或享受特困户帮扶政策。二是以贫困村“四个一”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贫困村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对照“建强一个基层党支部、发展一项致富主导产业、培育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个新村聚居点”,打造产业脱贫示范村1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2个、建立新村聚居点120个。三是以“五大活动”为载体,持续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开展以“感恩奋进教育、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文明家庭评比、特困户帮扶、文化体育”为载体的“五大活动”,同时投入205万元设立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基金。四是以“六个一”为载体,努力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落实。对照“共学一次扶贫政策、共商一次扶贫措施、共叙一次农家话语、共干一次农家活儿、共吃一次农家饭菜、共解一件农家困难”,累计开展结对帮扶2万余人次,解决具体困难1万余件。五是以“特困户帮扶基金”为载体,全面增强特困户脱贫致富信心。投入857.3万元在41个贫困村设立特困户帮扶基金,产生收益31万余元;投入50万元,设立了县级特困户帮扶基金。

      (三)建立“六大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动力。一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部门联系会议、部门乡镇定期沟通、定期答疑解惑等制度,部门、乡镇、村等协同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二是建立督导评估机制。统筹安排,组织力量,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督导评估,今年以来,由县级领导带队,对2017年拟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展了1次全覆盖评估检查,并将问题清单“点对点”地下发到各乡镇,促其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建立暗访督查机制。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纪委、县脱贫办等部门深入乡镇、村开展暗访检查,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今年以来,由市、县级领导带队,先后对2014-2018年有脱贫任务的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了8轮全覆盖蹲点督导、90余次暗访督查。四是建立排位通报机制。实行脱贫攻坚“月重点工作”推进制度,按不同任务、不同层次,分类对乡镇、贫困村进行全县拉通排位,进行月通报,每类排名前两位的授予“流动红旗”,排名后两位的给予“黄牌警告”。五是建立后进约谈机制。对脱贫攻坚排名全县倒数5位的乡镇、部门,进行约谈提醒或诫勉谈话,提高其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六是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严格落实目标考核管理,并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识别和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有力提升干部工作动力。

      二、色达县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甘孜州色达县聚焦“25个贫困村退出、1016户3977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锁定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和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多措并举,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脱贫责任。调整充实县、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双组长制”、工作推进月报制、县脱贫攻坚办每周例会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25名县级干部分别联系17个乡镇,51个机关单位帮扶89个贫困村,267名干部组成89个驻村工作组,110名“第一书记”、农技员驻村开展工作,实现“五个一”全覆盖。把年度目标任务横向分解到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纵向分解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二)加大投入,加强脱贫保障。坚持公共财政资金优先保障脱贫攻坚,筹集22个扶贫专项资金4.43亿元、“四项基金”6348.21万元、整合涉农资金3981.17万元,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发放教育扶贫基金21.7万元,救助99人次;发放卫生扶贫基金99.99万元,救助549人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11万元;借支产业扶持基金625.5万元,剩余3901.71万元注入村集体经济。

      (三)注重宣传,激发内生动力。举办“农民夜校”356场次,发放宣传手册2.68万份,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治、奔小康”群众宣传教育活动67场次,覆盖群众、僧侣和学生1.34万余人次,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快推进10个省级、15个州级、20个县级“四好村”创建工作,助推群众养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

      (四)发展产业,提升脱贫能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筹资1.8亿元,实施96个产业扶贫项目。探索建立县域内“飞地扶贫”“抱团发展”新模式,启动格萨尔风情园区商贸综合体建设,助推“文化+旅游+扶贫+商贸”发挥叠加效应,为上色达8个乡镇、1543户5722名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创造条件。注入产业扶持基金4527.21万元,通过建设商贸综合体、乡村酒店、养殖合作社、蔬菜大棚等,助推8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促进就业,增强脱贫后劲。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器”,启动“金马众创空间”建设,今年计划孵化牦牛肉制品、奶制品、医用氧气、民族服饰和格萨尔彩绘石刻项目5个,目前已完成合作项目签约。根据岗位需求和群众就业愿望,采取“自主培训+集中培训+校地合作培训”的方式,开展种植、旅游、餐饮、建筑、缝纫、绘画等实用技术培训16期1835人。组织363名群众参加短期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136元;开发公益类岗位660个,已有345名贫困人员上岗就业。

      (六)兑现政策,强化脱贫成效。精准锁定低保对象1313户4940人,兑现低保资金533.52万元。贫困人员医疗保险实施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待遇享受达到100%。全面执行县域内住院“先诊后算”、绿色通道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政策和“十免四补”、医药爱心基金、卫生扶贫基金等卫生扶贫政策,累计申报医药爱心扶贫资金27人5.91万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高海拔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取暖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幼儿保教费等政策,累计发放资金689.8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913人,累计发放资助金167.94万元。

      (七)争取支援,整合脱贫力量。扎实做好与国家交通部、广东省广州市、省民族宗教委、成都市温江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地区和部门的扶贫帮扶对接,积极争取智力、项目、资金帮助,落实社会扶贫项目16个,帮扶资金2.68亿元,已启动实施14个项目,总投资达2.62亿元。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