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20期

  • 2017年09月08日 17时46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28日

    达州市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达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确保完成308个贫困村退出、15.2万贫困人口脱贫、通川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谋划”,增强党建引领脱贫向心力

      一是责任同明确。按照“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路,将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机融合,既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达州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范畴,又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各县(市、区)党委抓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和县(市、区)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

      二是力量同调配。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调配力量、聚合资源,为超常推进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从市到村层层建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市县乡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分管脱贫工作,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将市扶贫移民局调整为本级政府组成部门,扶贫移民局主要负责人进入本级政府党组班子,在机构编制总量内调剂充实68名干部到市县扶贫移民局,每个乡镇明确3—5名干部专门从事扶贫工作。

      三是工作同推进。坚持脱贫攻坚工作与基层党建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对接“六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10+N”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党建扶贫“七大行动”,项目化路径化具体化推动党建扶贫。以党建引领、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扶贫4个主题,每季度召开1次不同主题的全市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推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开展。

      二、坚持党的组织与党员能人“双引领”,增强党建引领脱贫推动力

      一是突出党组织推动。在村(社区)换届中,实施扶贫好支书选育计划、领头雁回引计划、新乡贤培育计划“三项计划”,选好村“两委”班子,配强农村发展带头人。从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5个方面制定24条具体标准,规范化建设基层党支部,切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每年按农村基层党组织总数的5%—10%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领导挂点、派驻工作组、销号整改的工作办法,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45.9岁,学历高中以上占67%,有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2503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618人,退役军人691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明显优化。

      二是突出党员能人带动。整合党内帮扶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大力推进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第一书记领办、党员带头发展、贫困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项目。实施“1+N”带富工程,每个乡镇打造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党员精准脱贫示范户和脱贫奔康示范户,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返乡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两委”负责人,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三是突出贫困群众主动。坚持扶贫先扶志,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走基层”活动,市委常委带头深入联系村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讲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让群众搞清楚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等关键问题。依托2741个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建成“农民夜校”,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三大工程”,让贫困地区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有能力和意愿就业创业、致富奔康。

      三、坚持组织覆盖与经济发展“双融合”,增强党建引领脱贫内动力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新体系。在全市贫困村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委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等其他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健全党务、村务、财务等“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基层权力运行。选派662名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贫困村法律顾问,全面推行重大村级事务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增强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是构建帮扶工作新格局。釆取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企业带穷村模式,因地制宜组建村村、村企联合党组织,今年内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帮带党组织,筑牢脱贫攻坚“一线堡垒”。着力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涉农企业、专合组织、产业大户等为支撑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全市828个贫困村共注册成立合作社778家,吸收1.48万户贫困户加入产业合作社,有效促进贫困村产业化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

      三是走出脱贫奔康新路径。结合“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骨行动”,将村集体资源资产和群众自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等折价入股示范项目,市县两级划拨示范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整合市县两级各类帮扶项目828个、扶贫资金2.12亿元,吸纳贫困党员1853名、贫困群众4.24万人参与,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6年脱贫的14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2万元。

      四、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双到位”,增强党建引领脱贫执行力

      一是人文关怀“一线”干部。市本级划拨党建专项工作经费1500万元,集中改(扩)建153个贫困村党组织阵地,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制定出台《达州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关怀保障办法》,每年为第一书记安排一次健康体检、组织一次关怀慰问、办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市县组织部门每年召开一次第一书记专题座谈会、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听取一次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严格落实休假制度,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因工作需要未能休假的,按规定足额发放未休假补助,驻村工作组其他成员参照第一书记标准执行。

      二是提拔重用“有为”干部。鲜明选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用人导向。乡镇换届中大胆放宽条件,对在贫困村任职的42周岁以下的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采取面谈比选、实绩加分等措施,分别选拔35人、59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日常干部调配过程中,市委专门预留一些重要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脱贫攻坚干部进行“填空式”选拔。加大对群众认可、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的表彰力度,明确每年“七•一”表彰拿出15%优秀党务工作者名额面向第一书记择优表彰。截至今年6月,已提拔重用88名脱贫攻坚实缋突出的党员干部,市县两级表彰优秀第一书记120余人。

      三是严厉问责“无效”干部。出台《达州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解决问题、传导压力。制定第一书记从严管理《通知》和“选任管考激”5个《办法》,召回调整241名人岗不适贫困村第一书记。亮明脱贫攻坚惩戒“标尺”,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县(市、区),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履职不力、工作造成严重失误、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责任人,及时进行组织处理。今年以来,全市已有3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履职不力被调整。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20期

  • 2017年09月08日 17时46分
  • 来源: 省扶贫移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8月28日

    达州市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达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确保完成308个贫困村退出、15.2万贫困人口脱贫、通川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谋划”,增强党建引领脱贫向心力

      一是责任同明确。按照“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路,将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机融合,既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达州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范畴,又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各县(市、区)党委抓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和县(市、区)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

      二是力量同调配。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筹调配力量、聚合资源,为超常推进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从市到村层层建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市县乡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分管脱贫工作,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将市扶贫移民局调整为本级政府组成部门,扶贫移民局主要负责人进入本级政府党组班子,在机构编制总量内调剂充实68名干部到市县扶贫移民局,每个乡镇明确3—5名干部专门从事扶贫工作。

      三是工作同推进。坚持脱贫攻坚工作与基层党建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对接“六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和精准扶贫“10+N”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党建扶贫“七大行动”,项目化路径化具体化推动党建扶贫。以党建引领、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扶贫4个主题,每季度召开1次不同主题的全市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推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开展。

      二、坚持党的组织与党员能人“双引领”,增强党建引领脱贫推动力

      一是突出党组织推动。在村(社区)换届中,实施扶贫好支书选育计划、领头雁回引计划、新乡贤培育计划“三项计划”,选好村“两委”班子,配强农村发展带头人。从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5个方面制定24条具体标准,规范化建设基层党支部,切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每年按农村基层党组织总数的5%—10%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领导挂点、派驻工作组、销号整改的工作办法,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45.9岁,学历高中以上占67%,有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2503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618人,退役军人691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明显优化。

      二是突出党员能人带动。整合党内帮扶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大力推进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第一书记领办、党员带头发展、贫困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项目。实施“1+N”带富工程,每个乡镇打造一个重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党员精准脱贫示范户和脱贫奔康示范户,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返乡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两委”负责人,做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三是突出贫困群众主动。坚持扶贫先扶志,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走基层”活动,市委常委带头深入联系村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讲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让群众搞清楚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等关键问题。依托2741个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建成“农民夜校”,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三大工程”,让贫困地区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有能力和意愿就业创业、致富奔康。

      三、坚持组织覆盖与经济发展“双融合”,增强党建引领脱贫内动力

      一是完善基层治理新体系。在全市贫困村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委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等其他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体系。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健全党务、村务、财务等“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基层权力运行。选派662名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贫困村法律顾问,全面推行重大村级事务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增强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二是构建帮扶工作新格局。釆取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企业带穷村模式,因地制宜组建村村、村企联合党组织,今年内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帮带党组织,筑牢脱贫攻坚“一线堡垒”。着力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涉农企业、专合组织、产业大户等为支撑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全市828个贫困村共注册成立合作社778家,吸收1.48万户贫困户加入产业合作社,有效促进贫困村产业化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

      三是走出脱贫奔康新路径。结合“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骨行动”,将村集体资源资产和群众自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等折价入股示范项目,市县两级划拨示范项目补助资金500万元,整合市县两级各类帮扶项目828个、扶贫资金2.12亿元,吸纳贫困党员1853名、贫困群众4.24万人参与,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6年脱贫的14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2万元。

      四、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双到位”,增强党建引领脱贫执行力

      一是人文关怀“一线”干部。市本级划拨党建专项工作经费1500万元,集中改(扩)建153个贫困村党组织阵地,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制定出台《达州市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关怀保障办法》,每年为第一书记安排一次健康体检、组织一次关怀慰问、办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市县组织部门每年召开一次第一书记专题座谈会、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听取一次第一书记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严格落实休假制度,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因工作需要未能休假的,按规定足额发放未休假补助,驻村工作组其他成员参照第一书记标准执行。

      二是提拔重用“有为”干部。鲜明选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用人导向。乡镇换届中大胆放宽条件,对在贫困村任职的42周岁以下的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采取面谈比选、实绩加分等措施,分别选拔35人、59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日常干部调配过程中,市委专门预留一些重要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脱贫攻坚干部进行“填空式”选拔。加大对群众认可、实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的表彰力度,明确每年“七•一”表彰拿出15%优秀党务工作者名额面向第一书记择优表彰。截至今年6月,已提拔重用88名脱贫攻坚实缋突出的党员干部,市县两级表彰优秀第一书记120余人。

      三是严厉问责“无效”干部。出台《达州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解决问题、传导压力。制定第一书记从严管理《通知》和“选任管考激”5个《办法》,召回调整241名人岗不适贫困村第一书记。亮明脱贫攻坚惩戒“标尺”,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县(市、区),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履职不力、工作造成严重失误、工作任务未按时完成的责任人,及时进行组织处理。今年以来,全市已有3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履职不力被调整。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