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年 份:
期 号:
关键字:
按文号:
搜索 高级搜索 重置信息
主管主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出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编       审
责       编
编       校
印       刷
四川省人民政府机关文印中心
发行范围
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全国统一刊号
CN51—1727/D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6—199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5100004000451
刊       期
地       址
成都市督院街30号
电       话
(028)86604546
(028)86605625(传真)
邮政编码
610016

   四川省人民政府

  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

  指导意见的意见

  川府发〔2010〕3号  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此文件已于2017年12月29日宣布失效)

  甘孜州、成都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14号),提出了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进玉树地震四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结合我省灾区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甘孜州灾区实际出发,借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尊重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各方积极援助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二)基本原则。

  1.民生优先,注重实效。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恢复重建受灾居民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把灾后恢复重建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相结合,与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保护生态,传承文化。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考虑灾区的生态战略地位,保护好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充分尊重民族宗教文化习俗,保护好民族宗教文化遗产,保持城镇和乡村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貌。

  4.自力更生,多方支持。灾区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省直各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注重发挥社会各界援助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5.安全第一,保证质量。合理避让重大灾害隐患,严格执行国家抗震设防要求和技术规范,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重建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重建目标。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公共服务有提高、基础设施有提升、生态环境有改善、社会和谐有进步。

  二、主要任务

  (一)城乡居民住房。把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首要位置,确保2010年入冬前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让受灾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节俭的永久性住房。

  尽快完成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鉴定,明确维修加固和重建任务。对可以修复的,抓紧开展维修加固;对需要重建的,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原则上采取统规代建、政府结算的方式,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相对集中建设。居民点重建选址要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和行洪泄洪道。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科学确定建筑结构形式,突出地方民族特色。要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建材选择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尽量就地取材,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重建和加固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

  (二)公共服务设施。力争两年全面完成学校、医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把学校、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和未来的安全避险地。

  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采取统规统建方式,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和规范。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按照“先校舍、后设备设施”的原则,加快受灾学校的恢复重建。全面恢复重建受损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高原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抓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完善文化宣传、信息服务、科普及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功能。统筹安排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工作,加强民族、宗教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编制规划。按照国家总体规划,结合四川灾区实际,在对地震灾害范围、灾害损失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面、系统评估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重大问题深入论证,充分吸取灾区群众的合理意见,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重点突出城乡居民住房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二)加强组织领导。甘孜州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做好我省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省政府玉树地震四川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全面组织协调。省直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能职责,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协调,主动服务,积极帮助解决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有关问题,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甘孜州及相关县级人民政府是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现场指挥系统,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质量、保证安全,统筹安排、加快进度,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三)加大政策支持。鉴于甘孜灾区重建面临高原缺氧、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和建材短缺等特殊困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政策的衔接,用足用够国家政策;管好用好重建资金,统筹使用好社会各界捐赠资金,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效应。

  (四)加强要素保障。甘孜灾区州县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做好建材、运输、电力等需求量测算,根据恢复重建进度,制定好保障供应方案。积极组织好恢复重建物资的生产,合理确定运输方式,保障用电需要,强化建材市场价格监管,全面加强实施保障。

  (五)多方合力推进。成都市作为帮扶单位,要加强对石渠县的对口支援。积极帮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设计工作,对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导。省直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同时发挥社会各界援助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六)强化监督检查。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坚持公开透明,及时公布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公布审计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资金使用规范。

  (七)做好宣传工作。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建美好新家园的主旋律,大力宣传恢复重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鼓舞和激励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夺取我省灾区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 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二维码 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