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红原县:打好“生态+文旅+产业”组合拳 塑造大美草原

  • 2022年08月15日 23时42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红原你了解吗?它被誉为“红色草原”“生态家园”“大美红原”。8月15日下午,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阿坝州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阿江参加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生态优先塑造大美草原,产业融合助推绿色发展”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中部,是距成渝地区最近最美的大草原。红原是红色的热土。因红军长征而得名,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是全国闻名的经典红色旅游区;红原是绿色的净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若尔盖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原是多彩的沃土。它的游牧文化和藏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建设生态美丽红原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红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阿坝州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阿江介绍,红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610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县总面积的79%,而长江流域面积也达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全县的湿地面积超过2100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县总面积的25%,位居全省第三。

    近年来,红原县为真正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针对草原森林、湿地海子、雪山冰川、野生动物、珍稀植物、蓝天净土、绿水青山开展“七大保护”行动,累计投资超过4个亿系统实施了退牧还草、草畜平衡、鼠虫害防治、沙化草原治理以及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草原“两化三害”、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域治理、地质灾害、污染防治、增草增林增绿、森林草原防灭火、全域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实施了“七大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了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建设,针对白河、黑河流域植被覆盖较低的生态脆弱区域,采用移栽虉草、补播草种、丛植高山柳等方式,计划在2023年前完成长度近66公里、面积超4200亩的生态防护带建设,有效发挥防风、固沙固土的作用,不断提升黄河流域水土涵养能力。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据悉,红原文旅资源丰富,其中,文化资源有178项、旅游资源更是多达1026项,旅游资源包含8个大类、24个亚类和88个基本类型。

    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阿江表示,红原县实施“旅游+”战略,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一是围绕“旅游+牧业”,积极构建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依托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红原牦牛奶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净土阿坝、雅克草原”牧旅融合品牌。二是围绕“旅游+工业”,规划建设特色鲜明、要素聚集、链条完善、机制创新的产业园区,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促进工旅深度融合。三是围绕“旅游+生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使得雪山草地、蓝天白云与美丽城乡融为一体。四是围绕“旅游+文化”,不断加强传统藏戏、麦洼锅庄、百旺弹唱、民间马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雅克系列文旅活动市场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四川省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教学点,正加快实施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红军过草地纪念碑改造等项目。

    阿江还提到,为让红原县“四季有节目、季季有看点、月月有活动”,红原连续推出“雅克看花季、雅克赛马季、雅克音乐季、雅克冰雪季”等文旅品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向全空间、全季节、全要素的目标迈进。

    因地制宜培育绿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产业培育方面,红原县有什么作为?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表示,红原县在守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加快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红原县依托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亿7000万元,实施43个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积极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畜种方面,有“麦洼牦牛”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个、选育基地2个。饲草方面,建成牧草种子繁育基地2个,人工饲草地13万7000亩、卧圈种草1万6000亩,有适宜人工种草地350余万亩。设施方面,建成标准养殖基地5个、家庭牧场348个、联户联营基地100个。配套方面,建成川甘青结合部最大的牦牛活畜交易市场,现代化生产线6条、有机肥加工厂1个、畜禽无害化处理厂1个。同时,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西南民族大学等6个院所的科研基地落地红原,形成了牧区少有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今年4月,红原县成功申报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杨文松透露,下一步,将由“转型”带“发展”:力争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12亿元左右;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23800元以上,形成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红原模式”,进一步引领青藏高原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周俐君)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阿坝州红原县:打好“生态+文旅+产业”组合拳 塑造大美草原

  • 2022年08月15日 23时42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红原你了解吗?它被誉为“红色草原”“生态家园”“大美红原”。8月15日下午,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阿坝州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阿江参加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生态优先塑造大美草原,产业融合助推绿色发展”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中部,是距成渝地区最近最美的大草原。红原是红色的热土。因红军长征而得名,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是全国闻名的经典红色旅游区;红原是绿色的净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若尔盖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原是多彩的沃土。它的游牧文化和藏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建设生态美丽红原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红原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阿坝州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阿江介绍,红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610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县总面积的79%,而长江流域面积也达到17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全县的湿地面积超过2100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县总面积的25%,位居全省第三。

    近年来,红原县为真正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针对草原森林、湿地海子、雪山冰川、野生动物、珍稀植物、蓝天净土、绿水青山开展“七大保护”行动,累计投资超过4个亿系统实施了退牧还草、草畜平衡、鼠虫害防治、沙化草原治理以及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草原“两化三害”、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域治理、地质灾害、污染防治、增草增林增绿、森林草原防灭火、全域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实施了“七大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了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建设,针对白河、黑河流域植被覆盖较低的生态脆弱区域,采用移栽虉草、补播草种、丛植高山柳等方式,计划在2023年前完成长度近66公里、面积超4200亩的生态防护带建设,有效发挥防风、固沙固土的作用,不断提升黄河流域水土涵养能力。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据悉,红原文旅资源丰富,其中,文化资源有178项、旅游资源更是多达1026项,旅游资源包含8个大类、24个亚类和88个基本类型。

    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阿江表示,红原县实施“旅游+”战略,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一是围绕“旅游+牧业”,积极构建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依托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红原牦牛奶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净土阿坝、雅克草原”牧旅融合品牌。二是围绕“旅游+工业”,规划建设特色鲜明、要素聚集、链条完善、机制创新的产业园区,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促进工旅深度融合。三是围绕“旅游+生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使得雪山草地、蓝天白云与美丽城乡融为一体。四是围绕“旅游+文化”,不断加强传统藏戏、麦洼锅庄、百旺弹唱、民间马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雅克系列文旅活动市场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四川省长征干部学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教学点,正加快实施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红军过草地纪念碑改造等项目。

    阿江还提到,为让红原县“四季有节目、季季有看点、月月有活动”,红原连续推出“雅克看花季、雅克赛马季、雅克音乐季、雅克冰雪季”等文旅品牌,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向全空间、全季节、全要素的目标迈进。

    因地制宜培育绿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产业培育方面,红原县有什么作为?阿坝州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表示,红原县在守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加快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红原县依托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亿7000万元,实施43个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积极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园区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畜种方面,有“麦洼牦牛”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个、选育基地2个。饲草方面,建成牧草种子繁育基地2个,人工饲草地13万7000亩、卧圈种草1万6000亩,有适宜人工种草地350余万亩。设施方面,建成标准养殖基地5个、家庭牧场348个、联户联营基地100个。配套方面,建成川甘青结合部最大的牦牛活畜交易市场,现代化生产线6条、有机肥加工厂1个、畜禽无害化处理厂1个。同时,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西南民族大学等6个院所的科研基地落地红原,形成了牧区少有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今年4月,红原县成功申报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杨文松透露,下一步,将由“转型”带“发展”:力争到2025年,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12亿元左右;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23800元以上,形成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红原模式”,进一步引领青藏高原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周俐君)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