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四川捧出文化盛宴

  • 2022年06月10日 15时26分
  • 来源: 四川观察
  • 【字体:
  • 天府四川钟灵毓秀,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9日,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和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徐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琳一起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与网友共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四川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611项,共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72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布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赵红川回顾了近年来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坚持系统性保护,聚焦法规制度、非遗名录和人才培训等体系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深化文旅融合。这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实施,在全省开展的非遗工坊建设带动了两万多名群众就业,帮助近八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乔进双梅、泸州老窖、东柳醪糟等非遗企业、传承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集体)荣誉。四川还创新提出“非遗之旅”概念,在全国率先发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命名171个非遗体验基地,绵竹年画村、蒲江明月村、川菜博物馆、桃坪羌寨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旅游目的地。“根据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部署,我们将持续发力,创新举措,推动我省非遗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赵红川表示。


    近期,全省正组织开展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赵红川介绍了相关情况。自2007年以来,四川共认定了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611项,但这与非遗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见证巴蜀文明创造力和独特文化传统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创造力;有五年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在市(州)级项目内具有突出的传承绩效和社会影响,具备代表该类别的全省最高水平。在前期面向社会全面申报的基础上,目前各市(州)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初评和遴选工作,在经公示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将于7月通过申报平台报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随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并向全社会公示结果。年底前,省政府将对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公布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徐红介绍,围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四川省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从5月底启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260多场活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期间开幕的第三届四川非遗购物节着力促进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复苏,上线以来已有430多家非遗店铺参加活动,非遗传承人正在各大网络平台大展身手,网友在淘宝搜索“四川非遗购物节”,即可浏览四川非遗店铺选购产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专门开设了四川非遗网店并长期开放,支持没有网店运维能力的传承人上线销售。而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我国首个省级非遗保护研究和展览展示、体验教学等专业场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放在即。李琳透露,馆内展陈涵盖非遗十大类别和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藏品上万件,已构成生产生活各领域独具特色的展藏品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活态展演队伍。“天府根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和“四川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力筹备,也将于近期开放。“具有当代审美水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馆开馆展盛宴值得好好一逛,期待大家到来”,她说。(记者 刘畅)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四川捧出文化盛宴

  • 2022年06月10日 15时26分
  • 来源: 四川观察
  • 天府四川钟灵毓秀,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9日,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和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徐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琳一起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与网友共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四川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611项,共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72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布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赵红川回顾了近年来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坚持系统性保护,聚焦法规制度、非遗名录和人才培训等体系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深化文旅融合。这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实施,在全省开展的非遗工坊建设带动了两万多名群众就业,帮助近八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乔进双梅、泸州老窖、东柳醪糟等非遗企业、传承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集体)荣誉。四川还创新提出“非遗之旅”概念,在全国率先发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命名171个非遗体验基地,绵竹年画村、蒲江明月村、川菜博物馆、桃坪羌寨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旅游目的地。“根据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部署,我们将持续发力,创新举措,推动我省非遗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赵红川表示。


    近期,全省正组织开展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赵红川介绍了相关情况。自2007年以来,四川共认定了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611项,但这与非遗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见证巴蜀文明创造力和独特文化传统价值,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创造力;有五年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在市(州)级项目内具有突出的传承绩效和社会影响,具备代表该类别的全省最高水平。在前期面向社会全面申报的基础上,目前各市(州)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初评和遴选工作,在经公示和各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将于7月通过申报平台报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随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并向全社会公示结果。年底前,省政府将对评审结果进行审定,公布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徐红介绍,围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四川省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从5月底启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260多场活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期间开幕的第三届四川非遗购物节着力促进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复苏,上线以来已有430多家非遗店铺参加活动,非遗传承人正在各大网络平台大展身手,网友在淘宝搜索“四川非遗购物节”,即可浏览四川非遗店铺选购产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专门开设了四川非遗网店并长期开放,支持没有网店运维能力的传承人上线销售。而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我国首个省级非遗保护研究和展览展示、体验教学等专业场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放在即。李琳透露,馆内展陈涵盖非遗十大类别和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藏品上万件,已构成生产生活各领域独具特色的展藏品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活态展演队伍。“天府根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和“四川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经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力筹备,也将于近期开放。“具有当代审美水准和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馆开馆展盛宴值得好好一逛,期待大家到来”,她说。(记者 刘畅)



    责任编辑: 刘晨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