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政事业规划②|19项量化指标7个重点工程项目涵盖方方面面

  • 2022年01月15日 22时05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体:
  • 1月14日下午,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解读《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规划》(下简称《规划》),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访谈中,张晓玲介绍,《规划》一共8章35节,设置1个主要发展指标表,7个重点工程项目专栏。主要发展指标表中,包含19项衡量指标,即有刚性的约束性指标,又有跳起摸高的预期性指标。


    19项量化指标选取和设置有4点考量

    张晓玲说,19项衡量指标是整个规划中各项工作举措的量化体现,在选取和设置中考虑了4个因素。


    一是注重全面系统。确保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举措都有量化指标,都能衡量工作成效。

    二是体现四川特色。在紧扣国家要求,将民政部《规划》中的13项主要发展指标纳入的同时,另增6项体现四川实际的特色指标,在规划实施中既上下联动、又格外发力。提出到2025年,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不低于7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并实现“跨省通办”;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覆盖率达到80%;建立完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查明身份信息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到100%。“这些都是四川新加的任务。”张晓玲说。

    三是聚焦群众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作为编制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不再将单一的养老床位数量作为养老服务供给成效的衡量标准,新设置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等指标更加贴近群众需要、更加能体现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获得感。

    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补短板,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力,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目标值。例如,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考虑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可支撑情况等现实因素。

    7大工程将纳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支持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介绍,规划中的7大工程项目基本上是属于工程包范围,分解以后有很多个项目,省发展改革委对这些项目力求支持,能够把它纳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给予支持。7大工程项目分别是:

    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动救助管理设施设备落后的市(州)以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省市交界、救助量大的县(市、区),新建或改扩建救助管理设施。

    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且尚无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的市(州)或人口100万左右的县(市)建设1所精神卫生福利设施。

    儿童福利服务提质工程。支持有集中养育需求、设施设备落后的地区新建或改扩建儿童福利机构,实现各市(州)至少建成1家集养育、教育、康复、医疗、社工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实施5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扩建,实现主城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覆盖率达到100%。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实现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支持火葬区尚无火化设施的地区新建殡仪馆,对已达危房标准、设施设备陈旧的殡仪馆实施改扩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火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每个市(州)开办1个老年用品专业市场或展示体验场所,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智慧养老院或1个智慧养老社区、1所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建成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施养老机构建设和护理能力提升行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100%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记者李丹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聚焦民政事业规划②|19项量化指标7个重点工程项目涵盖方方面面

  • 2022年01月15日 22时05分
  • 来源: 川观新闻
  • 1月14日下午,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解读《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规划》(下简称《规划》),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访谈中,张晓玲介绍,《规划》一共8章35节,设置1个主要发展指标表,7个重点工程项目专栏。主要发展指标表中,包含19项衡量指标,即有刚性的约束性指标,又有跳起摸高的预期性指标。


    19项量化指标选取和设置有4点考量

    张晓玲说,19项衡量指标是整个规划中各项工作举措的量化体现,在选取和设置中考虑了4个因素。


    一是注重全面系统。确保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举措都有量化指标,都能衡量工作成效。

    二是体现四川特色。在紧扣国家要求,将民政部《规划》中的13项主要发展指标纳入的同时,另增6项体现四川实际的特色指标,在规划实施中既上下联动、又格外发力。提出到2025年,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不低于7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并实现“跨省通办”;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覆盖率达到80%;建立完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查明身份信息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到100%。“这些都是四川新加的任务。”张晓玲说。

    三是聚焦群众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作为编制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不再将单一的养老床位数量作为养老服务供给成效的衡量标准,新设置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等指标更加贴近群众需要、更加能体现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获得感。

    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补短板,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力,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目标值。例如,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考虑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可支撑情况等现实因素。

    7大工程将纳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支持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介绍,规划中的7大工程项目基本上是属于工程包范围,分解以后有很多个项目,省发展改革委对这些项目力求支持,能够把它纳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给予支持。7大工程项目分别是:

    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动救助管理设施设备落后的市(州)以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省市交界、救助量大的县(市、区),新建或改扩建救助管理设施。

    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且尚无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的市(州)或人口100万左右的县(市)建设1所精神卫生福利设施。

    儿童福利服务提质工程。支持有集中养育需求、设施设备落后的地区新建或改扩建儿童福利机构,实现各市(州)至少建成1家集养育、教育、康复、医疗、社工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实施5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扩建,实现主城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覆盖率达到100%。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实现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支持火葬区尚无火化设施的地区新建殡仪馆,对已达危房标准、设施设备陈旧的殡仪馆实施改扩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火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每个市(州)开办1个老年用品专业市场或展示体验场所,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智慧养老院或1个智慧养老社区、1所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建成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施养老机构建设和护理能力提升行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100%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记者李丹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