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1月13日 22时55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深入贯彻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近日,我省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对未来五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部署安排。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推出《读懂“十四五”规划》专题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解读《规划》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我们今天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发布、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联合直播,欢迎各位网友通过以上平台积极参与访谈互动。米局长,您好!首先请您给我们的广大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共同解读分享“十四五”四川省中医药发展的谋划和布局。首先,我谨代表省中医药局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米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服务从疾病防治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五种资源优势凸显,中医药正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我省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有力彰显了中医药力量。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我省中医药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一是政策叠加机遇。率先修订发布《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第五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召开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纳入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核。“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战略在四川叠加交汇,为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创造了更好条件。

    二是内生蝶变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创新驱动成为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等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服务领域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建设带动资源要素集聚,中西医结合发展、重大疾病及疫情防控需要加速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催生集聚效应和行业合力。

    三是需求拓展机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期盼已经从以治疗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从“能够早治愈”向“尽量少生病”转变,中医诊疗优势、治未病优势、养生优势、康复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优势不断彰显,以“新冠”系列制剂为代表的“川字号”中药制剂走出国门,在西班牙、荷兰、巴西等国受到好评,让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医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受到严重威胁,中医药资源不断流失,中药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较低。从国内看,各省(区、市)均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不断加大战略布局和谋划推进力度,配套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医药发展区域竞争挑战升级。从省内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四川独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省中医药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因此,编制和实施《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对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一体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

    《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重点内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怎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规划》共九章二十六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全面总结了我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成就,分析了未来五年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合作5大基本原则,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医药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医药传承发展迈出新步伐、中医药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中医药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等5项具体目标,设置了14项主要指标。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

    第三章加大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有4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服务“增量提质”工程。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快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省级中医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循证研究水平,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二是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建设20—25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室;建设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经典传承中心,研究制订并推广20—30个具有四川特色和临床优势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中医康复中心。强化院内制剂能力建设,布局建设区域制剂中心。三是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聚焦糖尿病及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癌症、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高原病防治和微生物耐药问题等,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四是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推进民族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85%以上的县级民族医医院达到二级水平,二级甲等以上民族医医院均建成1个以上省级民族医药重点专科。

    第四章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有3个方面9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体系。补齐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短板,建设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建设“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省重大疫情中医药救治基地,打造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二是健全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组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省级“1+N”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省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将中医医院全部纳入当地“120”急救平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系统。三是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完善中医药应急指挥机制、防治机制急保障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第五章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3个方面9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程。一是推动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全产业链开发麦冬、川芎、川贝母等川产优势特色中药材,培育中药材大品种和知名中药材品牌。二是加快川药工业提质增速。做强做优做大川药工业,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加快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天府中药城等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川药龙头企业。三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设置率达到80%以上。构建“一核四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格局,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特色休闲度假区、景区、名街名镇等。

    第六章繁荣中医药文化,有2个方面7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一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川派中医药文化精髓,推进“天回医简”等中医药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与运用。强化川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川帮”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推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二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加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适宜青少年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加强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加大中医药博物馆开放力度。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讲好中医药故事,将中医药文化送到群众身边。

    第七章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有2个方面6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助推双循环工程。一是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医药交流高地,实施中医药海外惠侨行动,扩大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多途径传播中医药文化。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二是深化中医药区域协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坚持区域互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及台湾地区中医药合作,输出四川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品牌,让四川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地区和群众。推动毗邻省份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做大做强“秦巴”药材品牌。

    第八章夯实中医药发展支撑,有4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发展支撑项目。一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中医学九年制人才培养。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强中医药职业学校建设,打造专业化中医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川派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加强名中医梯队建设,加强民族医药人才队伍本土化建设。建立健全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和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鼓励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师承班,培养中药行业“技能工匠”。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建设“西学中”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中医药职称制度改革。二是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加大中医药科研支持力度,激发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力,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布局建设重大基础研究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强化中医药标准引领,加快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建设,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三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推进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四是营造良好中医药发展环境。优化中医药法治环境,推进中医药监管现代化,建立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加大医疗保障支持。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监测评估3个方面,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主持人:

    谢谢米局长给我们的解答,刚才您谈到,要将中医药强省与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一体推进,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情况,我们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中医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建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激发和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202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实施,举全省之力展开创建工作。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四川等7个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这既是全体四川中医药人的荣誉,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安排,提高政治站位,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对照七道“必答题”和两张“特色卷”,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必答题”展示“四川风采”,“特色卷”答出“四川精彩”。

    二是紧扣综合改革和示范两个关键词,推动中医药深化改革与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紧密结合起来,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政策系统集成耦合联动,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断释放整体效应,发挥好示范区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三是将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与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乌蒙山中医药联盟发展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与坚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体系,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以医带药、以药兴产”上有新突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集聚专家智慧,围绕重点改革、重大任务破题,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提供“四川经验”。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创新改革的策源区,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推进区域协同、加强国际交流的领先区。

    主持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高标准编制“7+2”建设方案,聚焦9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增强改革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统筹力量、做好衔接,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区分缓急、难易、轻重、阶段有序推进。

    二是一体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项目,重点实施“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三个高地’”“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中医药产业强链延链工程”“一院三中心”“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先行县”六大工程,一体推进中医药强省和示范区建设。

    三是持续抓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分类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发热“哨点”体系建设,坚持“院感零容忍”。推进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救治基地、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主持人:

    编制和实施《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规划》已经出台,如何保障《规划》有效落地落实?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在保障《规划》有效落地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发挥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各市(州)、县(市、区)明确相应工作机制,统筹做好中医、中药全产业链管理工作,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建立中医药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政策解读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焦点。加强中医药宣传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各类传播平台,大力宣传中医药强省建设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支持中医药新媒体建设,规范和促进行业宣传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健全中医药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发挥规划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规划监测评估方案,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中期、末期评估,监督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主持人:

    好的,谢谢米局长非常详细的解读。今天我们的整个直播过程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接下来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漫山遍野”:很想知道,疫情发生后,中医药汤剂等在疫情防控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没有把我们独特的治疗方式传到国外呢?在国际社会上对我们的汤剂治疗评价如何呢?怎么让外国人能接受这种“苦口良药”啊?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感谢这位网友对中医药抗疫的关注。毫无疑问,中药汤剂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在做好省内疫防控工作的同时,一直在积极助力全球抗疫行动,也一直在传播我们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方式。

    在疫情之初,四川就第一时间派遣中医专家赴非洲国家援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工作。四川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远赴非洲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家,援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金医生特意携带了四川自研发的“新冠1号”、“新冠2号”、“新冠3号”制剂原料,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的中方工作人员制定了中医药防控方案,在埃塞俄比亚当地医院,金伟还为中国籍患者熬制“新冠2号”制剂汤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省中医药局还多次组织省内中医药专家举行视频会议,远程连线刚果(金)、科特迪瓦、德国、荷兰、葡萄牙、巴拿马、西班牙、北马其顿等十余个国家驻外使馆、海外医疗机构、企业、留学生,分享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和与突出疗效,在线交流四川中医药诊疗方案。

    在加强疫情防控合作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抗疫物资捐赠小组,将网友提到的这些“苦口良药”制作成了“不再苦口”的中药颗粒剂,先后向我国驻荷兰、西班牙、捷克、巴西等国的使领馆、华人华侨、中资企业、留学生捐赠,各驻外使领馆、合作机构、华人华侨组织纷纷发来感谢信,给予高度赞誉,表示极大鼓舞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主持人:

    网友柿柿如意:我们省在每个市(州)都设立了中医院吗?这些市(州)区(县)的中医院水平如何?全省的医疗资源和水平能做到共享吗?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感谢这位网友对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关注。“十三五”期间,我省统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健康扶贫工程和省级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0个县级重点中医医院、1000个基层中医馆)等项目,快速补齐中医药服务体系短板。目前,我省中医医疗机构数、开放床位数、中医药年诊疗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省中医医院达到328所,所有市(州)均明确了中医医院,县域政府办中医医院覆盖率达到98.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并且全省三级中医医疗机构达到104家。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医医疗资源区域协同发展,尤其是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让我们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我们积极推进对口支援“传帮带”,每年派出近300名医护人员对口支援原贫困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率先实现全国“三区三州”对口支援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更加聚焦医疗资源的优质高效和区域协同共享,落实政府办医职责,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延伸和均衡布局,一是坚持特色发展引领,提升省级中医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循证研究水平,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巩固县级中医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为主的综合服务能力,支持高水平中医医院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二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加强基础薄弱的市级中医医院建设,市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全部达到三级水平;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打造优势专科,县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民族地区)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三是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组建百个省级中医专家团队对县(市、区)开展指导巡诊、千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带教,组织万名县乡中医类别医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联村帮扶。四是加强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省级中医医院建立跨区域高水平专科联盟。支持市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持续实施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组织三级中医医疗机构选派优秀医护人员持续帮扶脱贫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重点增强受扶医院发展内生动力。

    “喜鹊”: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很喜欢去中医院进行健康调理,但是我们这里的设备太老旧了,要获得好的治疗,医疗设备必须与时俱进,想了解,在城镇医疗配套方面,有什么改善吗?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一直以来,中医药便以简便验廉(简单,方便,有效,价格低廉)深受大家喜欢,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共支持了120家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院区或建设新院区、100家县级中医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到108个(其中市级10个),位居全国第二,在2021年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41662个。

    “十四五”期间,重点从三个方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一是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建设,从基础设施、诊疗设备、人才队伍、信息化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县级中医医院的办院条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二是持续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支持基础好、服务量大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建设,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让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三是支持社会办医,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鼓励街道社区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中医诊所无偿提供诊疗场所,打造中医药服务10分钟可及圈。

    “红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千年,怎么将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深入挖掘并展现,让人人都用的起中药,懂中药,爱中药,体现文化自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播,省委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项重点工程之一,不断凝聚“川派”中医药传承力量,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一方面,深入挖掘川派中医药文化精髓。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获评首批全省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研究院。编撰《四川中医药--传承发展70年》《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彝族医药大典》等。“中药炮制技艺”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另一方面,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充分运用省非遗协会、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馆等优质资源,举办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献展,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30余个,联合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举办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竞赛、适宜技术大赛,传递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推广推拿按摩、艾灸等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我们相信,随着中医药文化弘扬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必将越来越浓厚,中医药文化自信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谢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服务从疾病防治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产业规模显著提升,文化魅力愈加显现,中医药正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

    时光不恋过往,充满希望的2022年已然到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岁末年初的宣布,为四川中医药开启了发展新征程。全省中医药人必将把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每一个人的“精彩一笔”,共同绘就四川中医药更为灿烂的“华彩篇章”!

    感谢米局长做客直播间带来耐心地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 2022年01月13日 22时55分
  •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深入贯彻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近日,我省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对未来五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部署安排。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推出《读懂“十四五”规划》专题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解读《规划》并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我们今天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发布、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联合直播,欢迎各位网友通过以上平台积极参与访谈互动。米局长,您好!首先请您给我们的广大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很高兴通过省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共同解读分享“十四五”四川省中医药发展的谋划和布局。首先,我谨代表省中医药局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

    米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服务从疾病防治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五种资源优势凸显,中医药正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我省中医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有力彰显了中医药力量。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我省中医药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一是政策叠加机遇。率先修订发布《四川省中医药条例》(第五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召开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纳入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核。“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战略在四川叠加交汇,为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创造了更好条件。

    二是内生蝶变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创新驱动成为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等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服务领域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建设带动资源要素集聚,中西医结合发展、重大疾病及疫情防控需要加速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催生集聚效应和行业合力。

    三是需求拓展机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期盼已经从以治疗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从“能够早治愈”向“尽量少生病”转变,中医诊疗优势、治未病优势、养生优势、康复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优势不断彰显,以“新冠”系列制剂为代表的“川字号”中药制剂走出国门,在西班牙、荷兰、巴西等国受到好评,让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重新认识了中医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受到严重威胁,中医药资源不断流失,中药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较低。从国内看,各省(区、市)均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不断加大战略布局和谋划推进力度,配套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中医药发展区域竞争挑战升级。从省内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四川独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我省中医药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因此,编制和实施《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对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一体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

    《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主要有哪些方面的重点内容?目前工作开展情况怎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规划》共九章二十六节,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全面总结了我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成就,分析了未来五年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合作5大基本原则,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和中医药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医药传承发展迈出新步伐、中医药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中医药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等5项具体目标,设置了14项主要指标。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第三章至第八章。

    第三章加大优质中医药服务供给有4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服务“增量提质”工程。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快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省级中医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循证研究水平,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二是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建设20—25个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治未病科室;建设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经典传承中心,研究制订并推广20—30个具有四川特色和临床优势的中医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中医康复中心。强化院内制剂能力建设,布局建设区域制剂中心。三是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聚焦糖尿病及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癌症、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高原病防治和微生物耐药问题等,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四是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推进民族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85%以上的县级民族医医院达到二级水平,二级甲等以上民族医医院均建成1个以上省级民族医药重点专科。

    第四章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有3个方面9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应急体系建设工程。一是建立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体系。补齐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短板,建设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建设“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省重大疫情中医药救治基地,打造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二是健全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组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医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省级“1+N”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组建省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将中医医院全部纳入当地“120”急救平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调度系统。三是完善中医药应急机制。完善中医药应急指挥机制、防治机制急保障机制,将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第五章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3个方面9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程。一是推动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实施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提升示范工程。全产业链开发麦冬、川芎、川贝母等川产优势特色中药材,培育中药材大品种和知名中药材品牌。二是加快川药工业提质增速。做强做优做大川药工业,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加快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天府中药城等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川药龙头企业。三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设置率达到80%以上。构建“一核四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格局,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特色休闲度假区、景区、名街名镇等。

    第六章繁荣中医药文化,有2个方面7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一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挖掘川派中医药文化精髓,推进“天回医简”等中医药出土医学文献文物研究与运用。强化川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川帮”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推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二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加强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普及适宜青少年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加强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加大中医药博物馆开放力度。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活动,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讲好中医药故事,将中医药文化送到群众身边。

    第七章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有2个方面6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助推双循环工程。一是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医药交流高地,实施中医药海外惠侨行动,扩大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多途径传播中医药文化。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二是深化中医药区域协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坚持区域互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及台湾地区中医药合作,输出四川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品牌,让四川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地区和群众。推动毗邻省份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做大做强“秦巴”药材品牌。

    第八章夯实中医药发展支撑,有4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配套设置了中医药发展支撑项目。一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中医学九年制人才培养。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强中医药职业学校建设,打造专业化中医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川派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中医药院士后备人才,加强名中医梯队建设,加强民族医药人才队伍本土化建设。建立健全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和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鼓励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师承班,培养中药行业“技能工匠”。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建设“西学中”培训基地,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中医药职称制度改革。二是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加大中医药科研支持力度,激发中医药科技创新活力,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布局建设重大基础研究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强化中医药标准引领,加快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建设,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三是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推进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四是营造良好中医药发展环境。优化中医药法治环境,推进中医药监管现代化,建立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加大医疗保障支持。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监测评估3个方面,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主持人:

    谢谢米局长给我们的解答,刚才您谈到,要将中医药强省与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一体推进,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情况,我们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中医药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建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激发和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202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实施,举全省之力展开创建工作。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四川等7个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这既是全体四川中医药人的荣誉,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安排,提高政治站位,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对照七道“必答题”和两张“特色卷”,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必答题”展示“四川风采”,“特色卷”答出“四川精彩”。

    二是紧扣综合改革和示范两个关键词,推动中医药深化改革与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全局紧密结合起来,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政策系统集成耦合联动,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断释放整体效应,发挥好示范区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三是将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与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乌蒙山中医药联盟发展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将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与坚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体系,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以医带药、以药兴产”上有新突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集聚专家智慧,围绕重点改革、重大任务破题,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提供“四川经验”。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中医药创新改革的策源区,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推进区域协同、加强国际交流的领先区。

    主持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高标准编制“7+2”建设方案,聚焦9项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增强改革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统筹力量、做好衔接,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区分缓急、难易、轻重、阶段有序推进。

    二是一体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项目,重点实施“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三个高地’”“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中医药产业强链延链工程”“一院三中心”“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先行县”六大工程,一体推进中医药强省和示范区建设。

    三是持续抓好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分类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发热“哨点”体系建设,坚持“院感零容忍”。推进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救治基地、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主持人:

    编制和实施《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规划》,对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医药强省,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规划》已经出台,如何保障《规划》有效落地落实?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在保障《规划》有效落地上,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医药发展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发挥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各市(州)、县(市、区)明确相应工作机制,统筹做好中医、中药全产业链管理工作,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建立中医药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政策解读制度,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焦点。加强中医药宣传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各类传播平台,大力宣传中医药强省建设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支持中医药新媒体建设,规范和促进行业宣传能力建设。

    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健全中医药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发挥规划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规划监测评估方案,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中期、末期评估,监督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主持人:

    好的,谢谢米局长非常详细的解读。今天我们的整个直播过程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接下来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漫山遍野”:很想知道,疫情发生后,中医药汤剂等在疫情防控中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没有把我们独特的治疗方式传到国外呢?在国际社会上对我们的汤剂治疗评价如何呢?怎么让外国人能接受这种“苦口良药”啊?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感谢这位网友对中医药抗疫的关注。毫无疑问,中药汤剂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在做好省内疫防控工作的同时,一直在积极助力全球抗疫行动,也一直在传播我们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方式。

    在疫情之初,四川就第一时间派遣中医专家赴非洲国家援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工作。四川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远赴非洲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家,援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金医生特意携带了四川自研发的“新冠1号”、“新冠2号”、“新冠3号”制剂原料,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的中方工作人员制定了中医药防控方案,在埃塞俄比亚当地医院,金伟还为中国籍患者熬制“新冠2号”制剂汤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省中医药局还多次组织省内中医药专家举行视频会议,远程连线刚果(金)、科特迪瓦、德国、荷兰、葡萄牙、巴拿马、西班牙、北马其顿等十余个国家驻外使馆、海外医疗机构、企业、留学生,分享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经验和与突出疗效,在线交流四川中医药诊疗方案。

    在加强疫情防控合作同时,我们还成立了抗疫物资捐赠小组,将网友提到的这些“苦口良药”制作成了“不再苦口”的中药颗粒剂,先后向我国驻荷兰、西班牙、捷克、巴西等国的使领馆、华人华侨、中资企业、留学生捐赠,各驻外使领馆、合作机构、华人华侨组织纷纷发来感谢信,给予高度赞誉,表示极大鼓舞了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主持人:

    网友柿柿如意:我们省在每个市(州)都设立了中医院吗?这些市(州)区(县)的中医院水平如何?全省的医疗资源和水平能做到共享吗?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感谢这位网友对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关注。“十三五”期间,我省统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健康扶贫工程和省级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建设10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0个县级重点中医医院、1000个基层中医馆)等项目,快速补齐中医药服务体系短板。目前,我省中医医疗机构数、开放床位数、中医药年诊疗量均居全国第一,全省中医医院达到328所,所有市(州)均明确了中医医院,县域政府办中医医院覆盖率达到98.4%,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并且全省三级中医医疗机构达到104家。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医医疗资源区域协同发展,尤其是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让我们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我们积极推进对口支援“传帮带”,每年派出近300名医护人员对口支援原贫困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率先实现全国“三区三州”对口支援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更加聚焦医疗资源的优质高效和区域协同共享,落实政府办医职责,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延伸和均衡布局,一是坚持特色发展引领,提升省级中医医院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循证研究水平,强化市级中医医院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区域辐射作用,巩固县级中医医院以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为主的综合服务能力,支持高水平中医医院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二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加强基础薄弱的市级中医医院建设,市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全部达到三级水平;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扶优补短建设,打造优势专科,县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民族地区)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三是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组建百个省级中医专家团队对县(市、区)开展指导巡诊、千个市级中医专家团队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带教,组织万名县乡中医类别医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联村帮扶。四是加强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省级中医医院建立跨区域高水平专科联盟。支持市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持续实施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组织三级中医医疗机构选派优秀医护人员持续帮扶脱贫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重点增强受扶医院发展内生动力。

    “喜鹊”: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很喜欢去中医院进行健康调理,但是我们这里的设备太老旧了,要获得好的治疗,医疗设备必须与时俱进,想了解,在城镇医疗配套方面,有什么改善吗?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主持人。一直以来,中医药便以简便验廉(简单,方便,有效,价格低廉)深受大家喜欢,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共支持了120家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院区或建设新院区、100家县级中医医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到108个(其中市级10个),位居全国第二,在2021年实现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41662个。

    “十四五”期间,重点从三个方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性。一是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建设,从基础设施、诊疗设备、人才队伍、信息化条件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县级中医医院的办院条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感。二是持续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支持基础好、服务量大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提档升级建设,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让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三是支持社会办医,实施传统中医诊所惠民行动,鼓励街道社区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中医诊所无偿提供诊疗场所,打造中医药服务10分钟可及圈。

    “红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千年,怎么将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深入挖掘并展现,让人人都用的起中药,懂中药,爱中药,体现文化自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米银军:

    好的,谢谢主持人。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播,省委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项重点工程之一,不断凝聚“川派”中医药传承力量,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一方面,深入挖掘川派中医药文化精髓。支持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获评首批全省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研究院。编撰《四川中医药--传承发展70年》《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彝族医药大典》等。“中药炮制技艺”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另一方面,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充分运用省非遗协会、省图书馆、成都博物馆等优质资源,举办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展,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献展,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30余个,联合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举办全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竞赛、适宜技术大赛,传递科学的健康养生知识,推广推拿按摩、艾灸等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我们相信,随着中医药文化弘扬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必将越来越浓厚,中医药文化自信必将进一步彰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谢谢大家。

    主持人:

    好的,谢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服务从疾病防治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产业规模显著提升,文化魅力愈加显现,中医药正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

    时光不恋过往,充满希望的2022年已然到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岁末年初的宣布,为四川中医药开启了发展新征程。全省中医药人必将把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梦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每一个人的“精彩一笔”,共同绘就四川中医药更为灿烂的“华彩篇章”!

    感谢米局长做客直播间带来耐心地解答,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责任编辑: 余庆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