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直达群众直抵民心
——四川省财政部门加强直达资金管理纪实·下篇

  • 2021年11月30日 18时04分
  • 来源: 中国财经报
  • 【字体:
  • 去年8月,47岁的朱小红失业大半年后,成了绿荷花禁毒社会服务中心的一名公岗人员。“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听说是直达资金。”朱小红说,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发放快,从不拖欠。

    绿荷花禁毒社会服务中心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0年以来,四川省将直达资金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强化刚性约束,以绩效促实效,将3500多亿元中央直达资金精准投向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让资金流向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共有1.73万户企业、1.9亿人次受益受惠。朱小红就是该省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帮助就业困难重点人群实现就业的受益者之一。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何礼表示,直达资金机制为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及保基层运转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推动就业政策高效落地

    “除了工资,我们还有五险。更重要的是,单位组织我们参加一系列培训,帮助我们提升能力,从而能够顺利转岗实现再就业。”朱小红对记者说。

    一系列培训包括安州区司法辅助中心、矫正中心、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心和禁毒社会服务中心对公岗人员开展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等。

    “我小学毕业,以前拿手机拍照都拍不清楚,现在会用单反相机了。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现在能写短信息了。”安州区司辅社工帮教帮扶中心公岗人员李晓艳觉得自己不断在培训中提升,在学习中成长。

    安州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赵刚友介绍,全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24个,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直达个人账户。同时,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培训,助力其提升技能,使其能顺利转岗实现再就业。

    这种“补贴+培训”的模式,已经帮助安州区司法辅助中心50多位公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的成了社区干部,有的当上企业党支部书记,也有的自己创业。

    “有人骄傲地告诉我‘现在都能给国家纳税了’。”安州区司辅社工帮教帮扶中心主任何勇涛对记者强调,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发挥了大作用,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据介绍,直达安州区今年的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有2364万元,支持了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扶持相关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支出,进一步激发了各类社会群体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业务股室接到拨付申请,会在第一时间完成业务审核,国库股采取优先调拨的方式,就业创业专项直达资金3日内就能到企到户。”安州区财政局局长李玉琼说。

    “直达资金既要及时拨付到位,也要从严从紧安排,直达机制改革创新的成效,集中体现在直达资金的绩效上。直达资金运行过程中,我们对绩效目标完成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及时纠偏纠错,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四川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马文才介绍,该厅组织省级部门全面编制直达资金绩效目标,推动实现绩效目标编制科学合理、规范完整、细化量化,切实强化绩效目标导向作用。

    绩效评价用得好,直达资金出实效。据了解,通过直达资金的投入,安州区已有1500余人次享受到了就业、再就业政策。另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15人,258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7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7%。

    在绩效管理“指挥棒”的作用下,广安市岳池县用好直达资金保居民就业成效同样明显。今年,该县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909万元,主要用于就业见习补助、创业补助、城镇及乡村公益性岗位支出,共惠及112个单位、75家企业、1.33万人次。

    助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四川省要求,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融入直达资金全过程,各地各部门应科学谋划,精准投向,让直达资金切实花出效益。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体现,更是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集中体现。四川省财政部门将直达资金重点向条件成熟、社会效益显著、保障民生突出的项目倾斜,将直达资金与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直达资金的“精准滴灌”。

    绵阳市儿童医院就是通过“精准滴灌”建设起来的。2020年下达该市的1.33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为儿童医院的顺利投用使用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该院的门诊量从以前每日50人次增长到现在最高的450人次,床位使用率由20%逐步提高到95%,三四级手术占比增长50%。

    涪城区是绵阳市主城区、科技城核心区,常住人口达129.85万,群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更多的关注、更高的期待。涪城区充分利用直达资金,围绕困难群众救助、义务教育、疫情防控等80余个项目,不断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实现量的扩容、质的提升。

    2020—2021年,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直达资金2300万元,采购先进检验检测设备70余台件,检验检测硬件配备达到全省县级疾控机构一流水平。2020年8月,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通过使用直达资金,实验室核酸检测设备增加至2套4台件,新培养检测人员8人,核酸检测能力从0达到每日最大检测量5400人份。

    今年7月底,绵阳突发德尔塔病毒株疫情。涪城区累计安排直达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疫情应急防控,设立21个核酸检测点,完成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并落实1900多人的隔离安置、流动人员管理及防疫物资供应,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发挥了大作用。”绵阳市涪城区常务副区长秦亚辉表示,利用直达资金,该区实施了公共卫生体系、重大疫情防控体系等常态化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成为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基层便民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完备与否,直接影响服务供给质量和群众获得感。涪城区聚焦“品质”需求,先后下达直达资金3900万元,实施便民服务机构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开放性、集约化、共享性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中,石塘街道南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投入直达资金300余万元,配置同心议事厅、民族服务窗口、儿童之家、创业之家等功能室24个,建成集“政治引领、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党群活动、资源整合、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

    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磊表示:“直达资金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为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推进民生改善、推动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不仅财政部门注重强化绩效管理,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益,直达资金的受益对象同样以绩效为本,努力将宝贵的资金花出实效。绵阳力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博对记者说:“受疫情影响,我们这些做终端零售的日子不好过。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现金流几乎断了。幸好有一笔300万元财政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我们精打细算,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近期打算再开几家新店。”

    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用好用活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多措并举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今年,区里开展了5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专场宣讲活动,参加活动的创业者达500多人次,政策知晓度不断扩大。”涪城区财政局局长郑茜说。

    在政策范围内,该区还推出10万元以下贷款免反担保等6项具体措施,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采取“1个机构担保+2个银行放贷+3个窗口接件+N个部门引荐”的方式,积极推行线上办理,提速审核流程;担保机构将房产反担保抵押取证缩短至1个工作日,加快放贷节奏。

    此外,加强跟踪服务,持续关注贷款对象经营状况,协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切实提升创贷资金的效益,确保贷得出收得回。

    管好用好直达资金,事关中央政策落实效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直达资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惠企利民政策的实际效果,四川省建立完善直达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双向反馈和全面应用机制,严格执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挂钩制度,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作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和优化支出的依据,形成反馈、应用、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在这一预算绩效管理原则的激励约束下,四川省千方百计管好用好直达资金,确保将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发挥惠企利民的最大效益,让温暖直达群众直抵民心。

    “我以前缺乏自信,见了人也不敢说话。现在让我到外面找工作,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自己肯定能养活自己。”记者面前的朱小红声音洪亮、神采飞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暖直达群众直抵民心
    ——四川省财政部门加强直达资金管理纪实·下篇

  • 2021年11月30日 18时04分
  • 来源: 中国财经报
  • 去年8月,47岁的朱小红失业大半年后,成了绿荷花禁毒社会服务中心的一名公岗人员。“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听说是直达资金。”朱小红说,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发放快,从不拖欠。

    绿荷花禁毒社会服务中心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0年以来,四川省将直达资金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强化刚性约束,以绩效促实效,将3500多亿元中央直达资金精准投向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让资金流向群众希望、企业期盼的方向,共有1.73万户企业、1.9亿人次受益受惠。朱小红就是该省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帮助就业困难重点人群实现就业的受益者之一。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何礼表示,直达资金机制为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及保基层运转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推动就业政策高效落地

    “除了工资,我们还有五险。更重要的是,单位组织我们参加一系列培训,帮助我们提升能力,从而能够顺利转岗实现再就业。”朱小红对记者说。

    一系列培训包括安州区司法辅助中心、矫正中心、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心和禁毒社会服务中心对公岗人员开展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等。

    “我小学毕业,以前拿手机拍照都拍不清楚,现在会用单反相机了。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现在能写短信息了。”安州区司辅社工帮教帮扶中心公岗人员李晓艳觉得自己不断在培训中提升,在学习中成长。

    安州区人社局就业中心主任赵刚友介绍,全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24个,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直达个人账户。同时,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培训,助力其提升技能,使其能顺利转岗实现再就业。

    这种“补贴+培训”的模式,已经帮助安州区司法辅助中心50多位公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的成了社区干部,有的当上企业党支部书记,也有的自己创业。

    “有人骄傲地告诉我‘现在都能给国家纳税了’。”安州区司辅社工帮教帮扶中心主任何勇涛对记者强调,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发挥了大作用,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据介绍,直达安州区今年的就业创业补助资金有2364万元,支持了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扶持相关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支出,进一步激发了各类社会群体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业务股室接到拨付申请,会在第一时间完成业务审核,国库股采取优先调拨的方式,就业创业专项直达资金3日内就能到企到户。”安州区财政局局长李玉琼说。

    “直达资金既要及时拨付到位,也要从严从紧安排,直达机制改革创新的成效,集中体现在直达资金的绩效上。直达资金运行过程中,我们对绩效目标完成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及时纠偏纠错,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四川省财政厅国库处处长马文才介绍,该厅组织省级部门全面编制直达资金绩效目标,推动实现绩效目标编制科学合理、规范完整、细化量化,切实强化绩效目标导向作用。

    绩效评价用得好,直达资金出实效。据了解,通过直达资金的投入,安州区已有1500余人次享受到了就业、再就业政策。另外,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15人,258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7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7%。

    在绩效管理“指挥棒”的作用下,广安市岳池县用好直达资金保居民就业成效同样明显。今年,该县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909万元,主要用于就业见习补助、创业补助、城镇及乡村公益性岗位支出,共惠及112个单位、75家企业、1.33万人次。

    助力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四川省要求,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全面融入直达资金全过程,各地各部门应科学谋划,精准投向,让直达资金切实花出效益。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体现,更是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集中体现。四川省财政部门将直达资金重点向条件成熟、社会效益显著、保障民生突出的项目倾斜,将直达资金与需求精准对接,实现直达资金的“精准滴灌”。

    绵阳市儿童医院就是通过“精准滴灌”建设起来的。2020年下达该市的1.33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为儿童医院的顺利投用使用提供了支撑和保障。该院的门诊量从以前每日50人次增长到现在最高的450人次,床位使用率由20%逐步提高到95%,三四级手术占比增长50%。

    涪城区是绵阳市主城区、科技城核心区,常住人口达129.85万,群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更多的关注、更高的期待。涪城区充分利用直达资金,围绕困难群众救助、义务教育、疫情防控等80余个项目,不断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实现量的扩容、质的提升。

    2020—2021年,涪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直达资金2300万元,采购先进检验检测设备70余台件,检验检测硬件配备达到全省县级疾控机构一流水平。2020年8月,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通过使用直达资金,实验室核酸检测设备增加至2套4台件,新培养检测人员8人,核酸检测能力从0达到每日最大检测量5400人份。

    今年7月底,绵阳突发德尔塔病毒株疫情。涪城区累计安排直达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疫情应急防控,设立21个核酸检测点,完成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并落实1900多人的隔离安置、流动人员管理及防疫物资供应,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发挥了大作用。”绵阳市涪城区常务副区长秦亚辉表示,利用直达资金,该区实施了公共卫生体系、重大疫情防控体系等常态化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成为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基层便民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完备与否,直接影响服务供给质量和群众获得感。涪城区聚焦“品质”需求,先后下达直达资金3900万元,实施便民服务机构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开放性、集约化、共享性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中,石塘街道南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投入直达资金300余万元,配置同心议事厅、民族服务窗口、儿童之家、创业之家等功能室24个,建成集“政治引领、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党群活动、资源整合、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

    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磊表示:“直达资金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为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推进民生改善、推动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不仅财政部门注重强化绩效管理,提高直达资金使用效益,直达资金的受益对象同样以绩效为本,努力将宝贵的资金花出实效。绵阳力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博对记者说:“受疫情影响,我们这些做终端零售的日子不好过。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现金流几乎断了。幸好有一笔300万元财政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我们精打细算,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近期打算再开几家新店。”

    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用好用活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多措并举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今年,区里开展了5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专场宣讲活动,参加活动的创业者达500多人次,政策知晓度不断扩大。”涪城区财政局局长郑茜说。

    在政策范围内,该区还推出10万元以下贷款免反担保等6项具体措施,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采取“1个机构担保+2个银行放贷+3个窗口接件+N个部门引荐”的方式,积极推行线上办理,提速审核流程;担保机构将房产反担保抵押取证缩短至1个工作日,加快放贷节奏。

    此外,加强跟踪服务,持续关注贷款对象经营状况,协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切实提升创贷资金的效益,确保贷得出收得回。

    管好用好直达资金,事关中央政策落实效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直达资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及惠企利民政策的实际效果,四川省建立完善直达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双向反馈和全面应用机制,严格执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挂钩制度,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作为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和优化支出的依据,形成反馈、应用、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在这一预算绩效管理原则的激励约束下,四川省千方百计管好用好直达资金,确保将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发挥惠企利民的最大效益,让温暖直达群众直抵民心。

    “我以前缺乏自信,见了人也不敢说话。现在让我到外面找工作,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自己肯定能养活自己。”记者面前的朱小红声音洪亮、神采飞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