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在遂宁调研时强调
擦亮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新动能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新动能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7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调研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下沉和远程共享、困难学生帮扶救助、留守儿童周末寄宿制等情况。
7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遂宁市调研,强调要坚定贯彻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进一步找准并擦亮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施小琳前往大英、船山、射洪等地,调研重点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政府建设和民生实事推进等工作。
7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射洪市中医院,调研中医药惠民工程实施、中医特色科室建设、群众就近享受便捷中医药服务情况。
施小琳指出,遂宁地处成渝城市群腹心地带,要紧密对接成渝双核发展,立足区位、交通、生态、产业等基础条件,准确把握在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找准突破口,做强比较优势,持续提升发展位势能级。要建圈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做大成势。聚焦锂电、食品饮料、油气化工等领域,紧盯链主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上下游左右岸集群集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支持新型技改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企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耕地林地园区空间治理,通过“一图管田”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深化“五良”融合,加强规划设计、水利配套和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质农业,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推动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路子。要务求实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坚持省市一体、上下协同,强化顶层设计,理清框架体系,加强数字底座建设、数据归集治理等工作,推动项目管理、企业增信等地方应用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与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紧密结合,打造更多特色应用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联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推广报表通等应用,为基层切实减负赋能,让企业和群众可感可及,让市域治理敏捷精准高效。要以人为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人口变化和需求为导向,促进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探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统筹整合资源,拓展养老、托育、助餐、助残、康复等功能,提升一站式便民服务水平,构建“15分钟服务圈”;用心用情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用好周末假日寄宿托管模式,发挥“银龄力量”作用,加强感恩奋进、心理健康、防溺水安全等教育引导,多方联动护航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实施好中医药惠民工程,让群众就近享受便捷服务,用改革办法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互促协同发展;聚焦家政、护理、养老等市场需求,建立服务人员诚信档案,加强技能培训,做亮特色劳务品牌,促进稳定就业;推进“货车司机之家”等建设,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施小琳强调,要严阵以待备战防汛“大考”,加强会商研判、监测预警、隐患排查、转移避险、应急准备等措施,压实包保责任,确保安全度汛。持续提升化工园区等领域实质安全和绿色发展水平,坚决守牢安全环保底线。
省政府秘书长陈书平,省直有关部门和遂宁市负责同志等参加。(记者 李淼 摄影 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