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在全省防汛抗旱、地灾防治、河湖长制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
压实落细责任举措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压实落细责任举措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5月19日,全省防汛抗旱、地灾防治、河湖长制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抓好防汛防地灾和河湖长制工作,全力守护江河安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施小琳指出,四川是“千河之省”,地形地貌复杂,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风险交织、多发易发,统筹安全风险防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深刻汲取各类事故教训,保持高度警觉,坚持眼睛向下、工作前移、力量下沉,以优良作风经受考验、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坚决筑牢安全防线、防止群死群伤灾害事故发生。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以防为主,筑牢防汛抗旱坚固防线。全面开展检查排查,叠加多致灾因子和极端条件,真正把风险隐患找出来管起来改到位、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预报预警管理,加强联合研判、信息共享,强化“预警—响应—避险转移”联动,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严防转移人员擅自返回,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反馈、有核实的工作闭环。突出重点部位防范,全力防御山洪灾害,逐个水库落实安全措施,严密应对城市内涝,加强工地营地管理,强化网红打卡点、河边露营区等管控。坚持防汛抗旱同治同防,统筹做好蓄水保供保灌和迎峰度夏保电工作。要坚持防治结合、深化系统治理,打赢汛期地灾防治硬仗。提质扩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在册隐患点和隐患点外风险区更新调查,充分发挥群众识灾查灾报灾作用。提升监测预警精准度和避险转移能力,滚动发布风险预报和短临预警,推广山洪泥石流沟长制探索,灵活利用多种方式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和预警响应闭环。持续加强地灾源头治理,加快重点县城地质安全综合整治和局部功能疏解,推动重大地灾隐患治理工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投建运行。要持续完善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机制,统筹推进治水护水兴水重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环保督察涉及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施小琳强调,要坚持协同作战、扣紧责任链条,形成高效联动工作合力。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阵,分管负责同志主动作为,推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对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曝光和问责。抓紧完善应急预案,强化“三断”等情景下演练,加强救援力量统筹协调和动态管理,备齐备足各类物资。强化联合值守,建立上下贯通、层层落实执行体系,完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机制。用好群测群防体系和基层网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强工地、游客等外来人员教育管理,加大对提供隐患险情线索、带领群众有效避险等奖励力度。抓紧推进“揭榜挂帅”工作,推动实战检验、务实管用,实施好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施小琳还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一反三抓好中央明查暗访发现问题整改,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开展“九大行动”、落实30项重点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落实好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监管,抓好宣传普及、技能培训和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完善等工作,切实守牢安全底线。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会议,副省长胡云、左永祥安排部署有关工作。(记者 李淼 摄影 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