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年来,遂宁公安以“三融六联”为抓手,探索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在“三融六联”工作机制的推动下,基层安全隐患、治安防范等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遂宁“三融六联”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遂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艳伟,就“遂宁:深化“三融六联”机制 推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上台阶”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今天来到直播间的还有三位嘉宾,他们是:遂宁市船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茂森,遂宁市船山区育才路街道犀牛社区书记刘蓉,遂宁市船山区公安分局介福路派出所社区民警曾娜,欢迎各位。 冯市长,首先请您跟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与主持人和广大网民朋友一起探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相关内容。借此机会,向长期支持和关心公安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好的,再次感谢冯局长能够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当中。据了解,“三融六联”机制探索运行一年以来,在我们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想请冯市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从全市层面来看,“三融六联”机制提出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发生了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此,全国、全省公安工作会议相继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公安机关要积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融合”各方势能、“联动”多方力量提升基层治理的思路,在犀牛社区探索运行,2024年上半年,我们将其总结为“三融六联”机制,船山区出台《遂宁市船山区创新“三融六联”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区(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同时增加涪江花园社区为试点单位,将座席和阵地两种模式在上述两个社区推广,2025年起在全市铺开,鼓励全市不断探索、优化“三融六联”机制。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基层治理力量整合起来,把基层治理工作统筹起来,进一步提升信息采集、纠纷调解、防范宣传、民生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的效能,用一个个最小单元的高效治理与优质服务筑牢平安遂宁建设基石,奋力将遂宁建设为成渝中部发案最少、秩序最好、服务最优的平安"星"城,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我市"实业兴市、引客入遂"战略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感谢冯局长带来的介绍。其实刚刚您介绍到了最初推出的初衷和背景,那么我想问一下,到底什么是“三融六联”?又具体包含了哪些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和国家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立足于此,深研基层治理与基础警务的同向性,打破行业、条线壁垒,探索将基层社区力量与公安力量融合、社区事务与社区警务融合、社区民生发展与安全治理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划分最小治理单元,依托网格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理,牢牢地把基层拧成一股绳,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来治理,这就是“三融”。具体工作体现就是信息联采、风险联排、安全联防、矛盾联调、要素联管、宣教联动,这就是“六联”。具体来说: 信息联采:就是社区民辅警联合网格员,对居民信息、房屋信息、场所信息等进行全面采集,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更新,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风险联排:就是联合各部门定期对社区内工厂、商铺、出租屋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电气线路是否安全等。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期限,共同督促整改。比如在某老旧居民楼发现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社区民辅警联合社区干部、网格员,督促物业及时清理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安全联防:就是组织社区民辅警、义警、志愿者等组成巡逻队伍,制定科学的巡逻路线与时段规划,增加社区见警率,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在治安复杂区域,加大巡逻频次,保障居民安全。 矛盾联调:就是整合社区干部、社区民辅警、司法人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开展走访摸排,强化联合调处,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要素联管:就是针对社区内特殊关爱群体,社区民辅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共同建立管理档案,定期走访,了解其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增强其社会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宣教联动:就是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社区活动以及我们的“两微一端”、遂宁日报、融媒体等网上网下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反诈、防火、防盗、禁毒、灾害等安全防范知识、法律法规等。同时,为居民提供户籍业务咨询、安全隐患举报受理等便民服务。 当然“三融六联”机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是“融”与“联”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融入更多的资源,联动更多的要素,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通过您的介绍,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三融六联”到底包含哪些内容,更是一个“融”与“联”的体现。那么想问一下您,我们“三融六联”机制推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具体效果如何?
通过一年多的推广,“三融六联”机制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信息联采方面:截至2025年9月15日,全市已采集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等“一标三实”基础信息696万余条,基础信息采集率比2024年上升0.8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前列。 风险联排方面:今年以来,联合多部门共排查风险隐患2100余个,实现风险隐患100%清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联防方面:推动成立“书乡义警”“船山义警”等8个义警协会,吸纳2880余名热心人士加入“义警”队伍,群防群治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巡逻防控频次上升。今年以来,全市盗窃、故意伤害等民生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21.25%、27.27%),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并保持在全省一流方阵。 矛盾联调方面: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四川e治采”互联网平台收集摸排矛盾纠纷13500余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7.79%,同比上升0.75个百分点。 要素联管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特定对象帮教转化和关爱群体关爱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已完成特定对象、关爱群体走访、随访15600余人次,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得到群众广泛的认可。 宣教联动方面:建成“三融六联”公安主防宣传微阵地1514个,用好1.83万个网格、1441个警格、2260个业主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深入宣传未成年保护、反电信诈骗、交通安全、禁毒等法律法规知识,受众群众达100余万人次。 2024年8月,施小琳省长深入犀牛社区(船山区试点)调研,充分肯定了此项机制在矛盾纠纷调解、风险隐患化解、群防群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今年9月黄瑞雪副省长深入涪江花园社区警务室调研“三融六联”机制,对机制运行以及我们的义警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此外,我们的工作还被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也看到了“三融六联”机制落地见效,确实有很多体现。那么在推行“三融六联”机制的过程中,市级层面采取了哪些关键举措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下一步又有什么措施呢?
首先市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我们将“三融六联”机制融入全市“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规划蓝图,写入市委《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重要决策部署主要目标举措清单》,纳入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治理创新项目,并作为市公安局2025年“十件大事”之一全力推进,明确“阵地、团队、平台、机制、义警”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建设思路,明确各警种职责分工,确保机制推行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是试点带动,我们将船山区犀牛社区、涪江花园社区纳入试点,在试点中取其精华提炼出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成果。再次是强化党建引领。我们将“三融六联”党建列为全市公安党建品牌在全市推广,大力推动社区民警人在、心在、工作在、干劲在社区,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义警、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组成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警民关系。此外,我们以遂宁“效率革命行动”为牵引,整合基层警务、政务、社区服务等18项跨部门高频办理事项,清理统计意义不大、多头报送、内容交叉重叠等冗余报表3大类22项,有效提升工作效能。最后是加强科技赋能。我们研发了"基层治安态势分析"模型,赋能"三融六联"机制,该模型通过将辖区内"人、地、物"等12类基本治安要素信息与各类警情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精准指导社区民警和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防控、民生服务、纠纷化解等治理工作。如经开分局嘉禾派出所在通过该模型发现辖区市场上午7点至9点盗窃等案件高发后,及时延伸"亥时警务+",开展"辰时警务",精准指导社区警力和巡防义警针对性开展巡逻防范,有力压降了警情发案。 下步,我们将在全面推广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将“三融六联”机制和我们的实际工作等传播进小区楼栋、千家万户,让群众理解我们、加入我们,打好更加坚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融入更多的社会元素,将反电诈、禁毒防艾、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停车服务、充电服务、政务服务等元素融入其中,让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让群众时刻都能感受、体验到共建成果。进一步肯定“三融六联”工作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全民共建的积极性,更好凝聚社会向心力。


再次感谢冯市长带来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我们想请刘区长谈一谈,在区级层面,“三融六联”机制是如何落地生根的呢?
在区级层面,我们积极响应市级部署,全力推动 “三融六联”机制落地。在力量融合上,我们充分利用村(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增设警务工作席位,有条件的例如涪江花园社区,我们紧邻社区办公室新建警务室,实现社区民辅警、党政社区干部、网格员合署办公,组建一体化运行的工作队伍。在事务融合方面,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明确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的权责归口,促进双方互通信息、会商工作、深度融合。同时,在目标融合上,将矛盾纠纷化解、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网格化管理等纳入全区“平安建设”质态评估范围,并且网格员考评须经派出所所长和社区民警审核确认,以此激发队伍的工作活力。我们创新打造了“3+N”警社工作团队,除了社区干部、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外,还吸纳了义警、保安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大大增强了基层治理的力量。我们根据派出所辖区特点在“三融六联”机制的基础上拓展警医共建、警校共育、遂潼水上警务、背包警务等多元化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我们还专门开发了船山区“三融六联”工作平台,为每个派出所,117个社区都开通了账号,通过平台将“六联”工作内容展示,实现社区事务和警务一图展示,减少基层工作量和压力,同时融合火情、烟情等智能感知,能第一时间预警相关情况,为基层处置提供支撑。


感谢您的介绍。从实际成效来看,“三融六联”机制给咱们区的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呢?
为切实发挥 “三融六联” 机制作用,我们从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提质增效。在队伍一体化运行构建上,我们充分利用村(社区)居委会现有办公场所,为其增置警务工作席位或专门警务室,并配套配齐电脑、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办公设施设备,同时建立社区民辅警、党政社区干部、网格员合署办公制度,让三方力量在同一办公空间高效协作。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区 117 个村(社区)居委会全面施行,实现了基层治理力量的广泛覆盖。 在职能融合与制度规范方面,我们严格按照 “边界清、责任明、力量优” 的要求,积极推动职能整合。不仅出台了《船山区创新“三融六联”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区(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的权责归属,确保双方在工作中能互通信息、定期会商,实现深度融合;还将矛盾纠纷化解、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网格化管理等核心工作纳入全区 “平安建设” 体系,并建立了严格的网格员评价机制 —— 网格员的评价须经过进入乡镇(街道)班子的派出所所长和进入社区 “两委” 的民警审核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将社区警务考核与综治考核深度绑定,有效激发了基层队伍的干事活力。 在治安防控与风险排查上,我们依托城区 36 个社区警务室、1 个街面警务站,广泛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保安物业人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组织他们常态化开展街面巡逻防控、社区内安全巡查,及时收集社情动态和治安突出问题,第一时间排除潜在风险隐患,构建起严密的警民联治联防网络。2024 年以来,我们已围绕治安形势召开 12 次治安分析会,针对 1 个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实施通报整治;累计排查治安突出问题 1247 次,精准发现治安突出问题 35 个,切实将风险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矛盾调解与便民服务方面,我们依托警政联调联宣机制,推动 “公调对接” 中心实体化运行,整合行政调解、公安调解、司法调解三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同时,常态化开展法制宣传、安防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宣传栏、线上推送等形式,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扩散、不积累。 自 “三融六联” 机制试点推行以来,全区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成效显著,各项数据均实现大幅优化:全区警情同比下降 33.2%,其中街面犯罪案件、传统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 47.6%、22.3%,居民安全感显著提升;联动排查、闭环处置各类风险隐患目前 1228 个,整改完成率达 100%,实现风险隐患 “清零”;成功联调各类矛盾纠纷 3330 起,调解成功率高达 99.6%,同比上升 23%,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更是达到 100%,“民转刑” 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 35%,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到目前累计受理群众求助 607 件,现场上门办理户籍、外管业务 345 件,鼓励志愿者完成服务类任务 267 起,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受到群众广泛认可。如今,我区社区的治安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也实现了显著提升。


好的,再次感谢两位带来的详细介绍,让大家对“三融六联”社会治理机制也有了更加直观深入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就进入到我们回答部分网友提问的环节了。

网友海内存知己:社区推行 “三融六联”机制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呢?
首先我要感谢这位网民朋友的关注。“三融六联”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在我们犀牛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都非常好。很多居民切身感受到了社区治安环境的改善,对“三融六联”机制十分认可。为了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我们犀牛社区还通过我们的公告栏、微信群、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三融六联”机制的意义和作用,让居民了解到自己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组织了各类志愿者队伍,如治安巡逻志愿者、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等,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对于积极参与的居民,我们也会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比如我们评选“社区优秀志愿者”、“最美志愿者”等,进一步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我们也计划把我们的“社区优秀志愿者”向市级层面推荐,更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荣誉感。


网友青春不后悔:“三融六联”机制推广一年多了,给社区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
同样要感谢这位网友的关注。在我们犀牛社区,“三融六联”机制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目标任务融合上,我们将社区的治安管理、环境整治等工作目标与“三融六联”机制的要求相统一,共同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而努力。队伍力量融合方面,社区民警入驻社区,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形成工作合力。比如在信息采集工作中,社区民警凭借专业知识,网格员利用对社区熟悉的优势,联合高效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在社区事务和警务融合上,我们将“三融六联”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社区工作人员的评估评价体系,鼓励大家积极工作。机制实施后,给社区工作带来了很大改变。以前社区工作中遇到治安问题,我们往往力不从心,现在有了社区民警和各方力量的支持,矛盾纠纷能够更快得到解决,社区的治安环境也明显好转,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三融六联”机制在我们基层的落地,为我们社区实实在在的提供了帮助、解决了困难,借今天的访谈机会,我也代表基层干部对我们公安机关主动支撑、主动服务说声“谢谢”,感谢你们。


网友随风落叶:曾警官,作为社区民警,你在“三融六联”机制运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承担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感谢这位网友的关注。在“三融六联”机制运行中,社区民警承担着治安“第一责任人”的重要角色。在基础信息联采工作中,我们与网格员一起,深入社区各个角落,采集居民信息、房屋信息等,保持基础信息鲜活、真实、准确、可靠。在安全隐患联治方面,我们会不定期联合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辖区内的商铺、出租屋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在治安防范联巡工作中,我们组织和带领网格员、义警、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提高社区的见警率,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在矛盾纠纷联调方面,我们在发挥公安专业优势的基础下,联合社区干部、综治、司法、信访等多部门,以及律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多元矛盾化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比如说2025年大年二十九,我们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居民小张因用水问题与楼下70多岁独居的王大爷发生激烈争吵,当时双方情绪特别激动,甚至还扬言要动手。根据情况,我们先对王大爷的家进行了排查,发现王大爷卧室电热毯被水严重泡湿,存在安全隐患,我们便马上帮他更换了床单被套,取下电热毯,反复叮嘱安全事项。同时,我们还协助居民小张解决了家里漏水的问题。对两人疏导情绪,成功化解了纠纷。春节期间,王大爷两次冒雨为我们送锦旗。现在我们在外面调解纠纷时,王大爷碰见我们,他还会热心肠的加入我们帮助调解矛盾纠纷。试点以来,我们犀牛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共获得五面感谢锦旗。


网友幸福很简单:哪一项具体举措是居民最能直观感受到的?能举一些实例吗?
先跟大家说说最近真实的案例,前不久,我就接到辖区居民许某的电话称:年初的时候他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后来两人经常在微信上聊天,成为了好朋友,对方告知他自己叫李文,在山东生活。有一天,对方通过微信电话联系他,向他借钱50000元,许某当时就答应借钱给他,就向李文指定的银行账户转入50000元。转入钱之后,许某当时内心就很担心,越想越不对劲。就立即给我打电话咨询相关的情况。我了解到情况后,就及时和我们公安的反诈中心取得联系,了解到情况,该帐号确实涉嫌洗钱的嫌疑,我们就通过国家反诈平台对涉案银行卡进行止付及查询对方流水,查明对方卡内余额确属许某的转账资金,于是我们就及时把嫌疑银行卡进行冻结后,成功追回许某被骗资金,最后全额返还给他。同时我们还联合各部门一起搞“社区故事会”,用身边真实的案例讲风险,居民现场都听得特别认真,还会咨询我们很多法律的知识。同时,我们设置“三融六联”宣传栏,我们将警务治理工作的各项信息以及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都公开在宣传栏上面,随时接待居民的疑难杂症咨询,所以我们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的效果是1+1远远大于2的。


好的,再次感谢曾警官带来的详细解答。通过今天的访谈,也让我们大家深入了解了“三融六联”机制在基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在“三融六联”机制的持续深化推动下,我们的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为广大居民朋友们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