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来,各地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今年,遂宁市将由实践经验总结概括出的“三融六联”机制在全市铺开,旨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这项工作效果如何?10月14日,遂宁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艳伟,遂宁市船山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茂森等嘉宾一同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什么是“三融六联”?冯艳伟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我们立足于此,深研基层治理与基础警务的同向性,打破行业、条线壁垒,探索将基层社区力量与公安力量融合、社区事务与社区警务融合、社区民生发展与安全治理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划分最小治理单元,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治理,将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来治理,这就是‘三融’。具体工作体现就是信息联采、风险联排、安全联防、矛盾联调、要素联管、宣教联动,这就是‘六联’。”具体来看——
信息联采:社区民辅警联合网格员,对居民信息、房屋信息、场所信息等进行全面采集,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更新,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风险联排:联合各部门定期对社区内工厂、商铺、出租屋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是否完备、电气线路是否安全等。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期限,共同督促整改。
安全联防:组织社区民警、义警、志愿者等组成巡逻队伍,制定科学的巡逻路线与时段规划,增加社区见警率,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在治安复杂区域,加大巡逻频次,保障居民安全。
矛盾联调:整合社区干部、社区民辅警、司法人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开展走访摸排,强化联合调处,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要素联管:针对社区内特殊关爱群体,社区民辅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共同建立管理档案,定期走访,了解其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增强其社会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宣教联动: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社区活动以及“两微一端”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反诈、防火、防盗、禁毒、灾害等安全防范知识、法律法规等。同时,为居民提供户籍业务咨询、安全隐患举报受理等便民服务。
谈到具体实施情况,冯艳伟举例说:“我们以遂宁‘效率革命行动’为牵引,整合基层警务、政务、社区服务等18项跨部门高频办理事项,清理统计意义不大、多头报送、内容交叉重叠等冗余报表3大类22项,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他还展示了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9月15日,全市的标准地址、实有房屋、实有人口、实有单位等“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率比2024年上升0.88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二;今年以来联合多部门共排查风险隐患2100余个,实现风险隐患100%清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推动成立“书乡义警”“船山义警”等8个义警协会,吸纳2880余名热心人士加入“义警”队伍,全市盗窃、故意伤害等民生案件发案率今年分别下降21.25%、27.27%……
刘茂森在访谈中侧重介绍了区级层面的落实情况,包括充分利用村(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增设警务工作席位,实现社区民辅警、党政社区干部、网格员合署办公,组建一体化运行的工作队伍,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明确社区警务与社区事务的权责归口,促进双方互通信息、会商工作、深度融合等等。“我们创新打造了‘3+N’警社工作团队,除了社区干部、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外,还吸纳了义警、保安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大大增强了基层治理的力量,拓展警医共建、警校共育、遂潼水上警务、背包警务等多元化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感受到了公共安全、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水平提升带来的变化,居民们不仅对“三融六联”机制十分认可,更是参与积极性大增。当地社区正持续组织各类志愿活动,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并将以评选“社区优秀志愿者”等方式提升居民的荣誉感。“‘三融六联’机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是‘融’与‘联’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将反电诈、禁毒防艾、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停车服务、充电服务、政务服务等元素融入其中,让群众时刻都能感受、体验到共建成果。”冯艳伟表示,遂宁市还将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企业、单位、社区、街道等,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全民共建的积极性,更好凝聚社会向心力。(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