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 | English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四川观察: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 四川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中欧班列应中欧投资贸易的稳步发展而产生,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入而壮大,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四川省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印发实施。10月15日,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省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庆波等嘉宾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今年1月,成都正式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四川的中欧班列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正处于由“冲规模、看数量”向“提效率、重质量”转变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欧班列发展,就制定《行动方案》多次作出部署安排。“制定并实施这份重要政策文件就是要从省级层面统筹中欧班列开行布局、促进货源合理集结分拨、推动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梁武湖介绍,《行动方案》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目标,重点阐述到2027年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将实现的主要目标;第二部分为空间布局,提出建设以成都都市圈为重点的集结中心核心枢纽,以及绵阳、遂宁、达州、泸州、南充等集结中心支撑基地,明确功能定位;第三部分为重点任务,提出实施枢纽承载能力强化行动、多元通道体系构建行动、运营质量效益提升行动、适铁产业培育壮大行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行动、班列安全风险防控行动等“六大行动”,推进16项具体任务;第四部分则从强化金融支持、用地保障、人才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自2021年统一中欧班列(成渝)品牌以来,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2.5万列,开行量、综合重载率、回程占比、安全管理等综合运行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中专门提出,要与重庆共同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近年来,我们和重庆在统一定价机制、整合线路资源、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取得的经验做法已在在全国复制推广。”谈到下一步的工作,王庆波表示将立足四川国际班列多向发展需求,强化与重庆在内的其他省市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一是持续完善成渝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平台公司常态化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在“三协同”“五统一”基础上,携手优化两地编组模式和运营组织,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优势。二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方向,持续深化与云南、广西等合作,提升中老班列、“澜湄蓉欧”等运营质效。三是在铁海联运方面,深化与盐田港、宁波港、南沙港等重点港口合作,高标准打造沿海港口“内陆港”,打造服务全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海铁联运精品线路。四是在口岸通关方面,强化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磨憨等口岸城市合作,创新特殊商品转关运输等模式,提升川企川货在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

通关便利性备受企业关注,也是相关部门着力提升工作效能的重点之一。2023年,成都国际铁路港在全国率先开展“内陆综保区通关一体化”模式创新,实现港口功能内移,内陆综保区“无缝衔接”沿边口岸。今年,又按照“三网”(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融合要求,持续深化“智慧陆港”建设,支持铁路港获全国首批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目前已归集60万柜集装箱超2.1亿条数据,实现口岸通关作业效率提升40%,推动“铁路快通”报关占比达70%以上,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根据《行动方案》,四川下一步还将聚焦口岸功能优化和监管模式创新,加快推动“口岸扩区”和“区港一体化”建设,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推进“铁路快通”“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改革创新,开展出口拼箱货物“先查后装”监管模式试点,以及探索与波兰马拉、罗兹等境外堆场数据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国际集装箱境外到发情况。

为务实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国家和省级层面推出了一系列“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国家层面,设立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超长期特别国债、融资窗口等支持中欧班列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省级层面,四川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后,也将中欧班列领域相关项目建设也纳入支持范围,省内有关金融机构还针对中欧班列开发了“班列订舱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在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青白江,一项项举措的落地正为打造“世界级陆港枢纽”的目标添砖加瓦,今年1-8月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4.4亿元、同比增长23.5%。整车进出口、冷链进口等口岸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崭露头角。挪威三文鱼、俄罗斯帝王蟹等全球生鲜高效直达,东南亚榴莲5天运抵,价格打到每斤20元以内……稳定、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让老百姓也切身体会到了“吃得更新鲜”和“花得更实惠”。(记者 刘畅)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