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 | English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四川发布:最新解读!四川畜牧业史上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政策包来了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

记者获悉,该文件涵盖产能稳定、降本增效、疫病防控、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拓展、金融保险、要素保障等全链条环节;并明确“真金白银”奖补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养殖场(户),省级财政按300元/头给予激励;对超额完成年度出栏任务的市(州),猪、牛、羊分别按50元/头、200元/头、30元/只给予超额奖励;对纳入国家培育计划的畜禽产品产业集群和晋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重点集群的肉类精深加工集群,再分别一次性给予3000万元、2000万元支持。

为何要制定《十条措施》?

破解突出短板、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

9月1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开勇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首次系统解读《十条措施》。“这是四川畜牧业史上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政策包。”陈开勇表示,文件紧扣“川字号”畜牧金字招牌优势,既延续行之有效的既有政策,又创设适应行业新形势的全新举措,为打造新时代“天府粮仓”提供硬核支撑。

据介绍,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2024年全省生猪出栏6149.6万头、牛297.7万头、羊1498.9万只、家禽6.9亿只,一产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现有规上畜禽产品加工企业503家,年营收超亿元企业239家,其中新希望集团跻身千亿级,铁骑力士、巨星、高金、德康、温氏等5家迈入百亿级,年营收总和突破2700亿元。

“体量虽大,但效率效益、精深加工、服务体系、品牌溢价仍是突出短板。”陈开勇坦言,为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有关部门逐条打磨政策条款。历时4个月、13轮修改,《十条措施》最终出炉。

核心内容有哪些?

十条政策全链条闭环、四个维度精准突破

陈开勇用“四个维度”概括《十条措施》亮点,“一是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打造‘川字号’畜牧品牌;二是给予‘真金白银’奖补,发挥激励作用;三是强化新技术运用,实现全链条智慧化监管;四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持续优化迭代政策措施。”

那么《十条措施》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具体来看:

在促进畜牧产能稳定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含牦牛)能繁母牛养殖场(户),省级财政按照300元/头的标准给予激励;对年度超额完成生猪、牛、羊出栏目标任务的市(州),省级财政分别按照超额部分50元/头、200元/头、30元/只的标准给予激励。

在支持养殖场降本增效方面,支持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推进以种养结合为重点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

在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县级兽医实验室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标准化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四川智慧动监平台建设,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等措施。

在扶优培强龙头企业方面,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生猪屠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肉类精深加工等措施。

在做优做亮畜牧品牌方面,实施畜牧业品牌培育计划,支持打造“四川黑猪”、黑山羊(绵羊)、高原牦牛等区域公共品牌等措施。

在大力拓展消费市场方面,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畜禽产品外销和出口等措施。

在提升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方面,建设全省生猪生产智慧管理平台,强化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共用,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和发布机制等措施。

在优化猪肉储备调控机制方面,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强化平时调节和应急调控功能,提高调控力度和灵敏度,加大商业储备力度等措施。

在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方面,优化完善生猪保险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贴息等措施。

在提高资源要素保障水平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牧业重大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乡村振兴综合基金及子基金投资畜牧领域项目,全面落实支持畜牧业生产用地政策,打造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区)等措施。

五级闭环管理,确保“最后一米”畅通

力争2027年四川畜牧业一产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

政策有了,如何确保实施?在陈开勇看来,“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为推动政策有效实施,四川已同步印发《生猪牛羊出栏激励实施细则》《肉牛稳产提质激励实施细则》,建立“户申报—乡核实—县公示—市审核—省清算”五级闭环管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达养殖户,确保7个工作日内到账。

“截至8月底,全省已提前下达激励资金3.8亿元,惠及养殖场(户)18.7万户。”陈开勇说。

不仅如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已组建8个“政策直达”宣讲队,分赴南充、绵阳、宜宾等8个畜牧大市,面对面解读、手把手申报;同步开展“秋品丰收”媒体采风,深入链主企业、养殖基地、加工车间,用镜头记录政策落地成效。

“力争到2027年,四川畜牧业一产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精深加工率提高10个百分点,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西部现代畜牧业强省。届时,‘川字号’畜禽产品不仅端稳四川餐桌,更要走向全国、享誉世界。”陈开勇说。(记者 王洋)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