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锚定全面建成教育强省目标 规划纲要出台实施
近日,省政府印发了《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纲要》从8个方面,共61条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6月27日,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石静走进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直播间,对《纲要》内容进行解读,并与网友交流。
《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优先发展、因地施策,坚持质量为先、公平为基,坚持支撑引领、服务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协同融合。石静介绍,《纲要》提出了要率先在中西部建成落实立德树人领航区、支撑科技创新先行区、服务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地等“三区一高地”为重点的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明确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省。《纲要》还明确了教育强省建设的内涵特质是“五强”,即立德树人强、培养体系强、支撑引领强、影响辐射强、动力活力强。
“此次印发的《纲要》,是在我省开启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教育发展进入从量的供给转向质的提升的新阶段,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教育发展纲领性文件,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利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支撑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石静表示,《纲要》强化支撑性、融合性、服务性和可行性,紧扣四川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教育公平放在重要位置,提出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差距的若干举措,首创多项可行性措施,必将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纲要》紧扣支撑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聚焦培塑时代新人、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三大重点,部署了全面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全面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开放合作水平、全面增强教育发展动力活力等六项重大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石静表示,《纲要》围绕坚持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贯穿到大中小学教育各领域、体现到育人体系建设各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三方面举措。一是推动固本培元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健全“大思政课”建设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建设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二是推动五育并举综合育人。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实施体质强健、美育浸润、劳动习惯养成和青少年读书等计划,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教育。三是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发挥家庭第一个课堂、家长第一任老师作用,发挥社会支持全面育人的作用,开展网络有害信息、网络游戏沉迷、不良网络行为治理,塑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生态。
谈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石静概括介绍了《纲要》明确的四方面举措。一是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建立市县两级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建好“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推动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二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普融通水平,加强关键能力建设,优化实施“双高计划”,开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培育行动,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录(聘)、职称评聘、职位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实施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创建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四是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社区教育平台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和质量提升行动,提高全民语言文化素养。
石静还介绍了《纲要》就重大任务明确的一些具体举措:在全面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方面,将加强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扩大科研团队自主权,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在全面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高校专业,融入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领军企业互联互通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沿途孵化、就地就近转化,以及加强涉农学科专业建设,擦亮“天府粮仓”金字招牌;在全面提升教育开放合作水平方面,将加快建设全方位、多元化的“留学四川”品牌,实施四川教育“出海”行动,强化省际教育交流合作,创新高校间合作模式,推进优质科教资源共建共享等。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必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石静介绍,《纲要》在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方面也做了具体部署安排。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实际抓好《纲要》贯彻落实,同时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交流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畅通意见表达和信息反馈渠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强省建设的良好氛围,形成建设教育强省的强大合力。(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