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 | English
首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走进四川
“江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什么要开展?有哪些支撑保障?

“江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什么要开展?有哪些支撑保障?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斌:

步入存量时代,各地普遍面临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空间破碎引发的问题。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欠账多,乡村特色风貌在丧失。空间腾挪、调整优化和整合利用,成为满足农村土地利用需求、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这样被推到时代舞台,担负起新使命。下面我将重点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的服务支撑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被赋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光荣使命。前期探索实践证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保护耕地、集约用地、修复生态、优化布局、整合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用,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能够系统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的问题,有效破解我省乡村振兴面临的矛盾困难。同时,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能为农村注入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活我省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第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形态,更加注重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其以县域为统筹单元,统筹部署“三生”空间综合整治的任务、目标等,正好与当下我省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

第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助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空间治理活动,是解决乡村地区乃至城市发展空间矛盾的主要工具。通过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等进行局部优化调整,有利于提升空间治理效能。通过开展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因地制宜推动园林地“上坡”,耕地“下坡”,有利于耕地集中连片和整体保护。通过将零星破碎地块统一进行规整、探索“变零为整”等优化用地布局、合理调整城镇开发边界,有利于解决我省发展空间受限等难题。通过实施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进一步提升我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实现乡村生态更美、环境更靓。

为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我们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制度、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落地见效。

在制度保障方面,国家和省级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去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印发了指导意见和工作指南,为全国推进整治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我省也紧跟部署,今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全省整治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技术指引等配套文件,同步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和信息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夯实制度基础。

在组织保障方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六年通过省委一号文件进行部署。我们建立了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省直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政策统筹、方案审核、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监管,形成工作合力。

在资金保障方面,我们着力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一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自2021年国办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文件后,我省也及时配套相关政策文件,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纳入社会资本支持重点领域。二是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去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开行、农发行签约,共同印发政策文件,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列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重点事项。三是强化财政激励,我们正与财政部门协同,计划对实施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财政资金奖补,正向激励项目实施。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