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小珠”:《若干意见》确定的勘查主攻方向,背后有哪些深刻考量?
“大珠小珠”:《若干意见》确定的勘查主攻方向,背后有哪些深刻考量?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安军:
《若干意见》聚焦于国家战略急需和四川禀赋优势的“拳头”矿种,体现了极强的战略精准性,背后有两方面的核心考量。
一是能源矿产的“稳”与“进”。一方面,继续稳定川南、川东北的页岩气、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勘探开发,保障传统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将锂资源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四川的硬岩型(伟晶岩型)锂矿,与盐湖锂矿相比,品位高、杂质少,是生产高端电池级锂盐的优质原料,对提升我国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是重要矿产资源的固强与补弱。固强:做强攀西地区钒钛、稀土两大传统优势。钒作为钒电池的核心材料,在长时储能领域潜力巨大,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我们已组建专班全力推进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实现“当年办证、当年核准、当年开工”。稀土矿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在高科技电子产品、军事装备基础材料等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厅积极支持稀土企业开展牦牛坪、大陆槽深部及周边探矿找矿,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矩阵,探索出大陆槽含萤石、锶钡稀土尾矿“一步混合浮选再分离”技术,预计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30%,减少尾矿排放量15%。补弱:加大对磷、钾盐等“粮食矿产”的勘查力度。磷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正极材料原料,钾盐则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补齐这两块短板具有双重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