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冠肺炎外 春天还有这些虫虫、耗子需要防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成效时,春天已经如约而至,万物萌发勃勃生机。熬过了严冬的蚊虫“满血复活”老鼠“蠢蠢欲动”,防制登革热、寨卡、疟疾、出血热等“虫媒传染病”又成了春季卫生防疫的重点。
那面临这些虫虫、老鼠、蟑螂,到底怎么办?莫慌,3月9日,记者从成都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成都市当日已经启动2020年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按照相关规划,防制工作将分为:知识普及行动(3月9日—15日)、灭鼠(春季3月16日-27日,秋季10月12日-23日)、灭蚊(3月至11月)、灭蝇(3月至11月)、灭蟑(4月至10月)等步骤。
对于我们市民来说,具体要怎么操作喃?拿好,操作手册来了:
灭鼠:
灭鼠,要做到“断粮”“端窝”“堵洞”,老鼠善于打洞,攀登,跳跃,游水和潜水,可通过门窗、管道、各种缝隙、抽水马桶等潜入室内。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五十余种疾病。灭鼠环境整治最为重要!
灭蚊:
灭蚊,要走“水路”。蚊子不仅会叮咬人,引起极大的骚扰,还会传播登革热、疟疾、乙脑、寨卡病毒、黄热病等80多种疾病。蚊子在水中产卵,要彻底消灭蚊子就要清除积水。记住,无积水就无蚊虫!
灭蝇:
灭蝇,要管理好食物、垃圾、粪便,苍蝇是“杂食”主义,香、甜、腥、臭均喜爱,灭蝇就要做好食物、垃圾、粪便一-条龙管理。
灭蟑螂:
灭蟑,要清除杂物、堵洞抹缝。蟑螂可携带多种致病菌及蛔虫卵、肝炎病毒等诸多病原微生物,还可导致过敏和哮喘。蟑螂喜欢钻洞藏缝,喜欢温暖、潮湿、食物多的场所,而我们所在的房间,一般都具备这些条件。只有做好环境防治,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才能达到持久控制虫害的目的。(记者 张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