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公办幼儿园教的内容有限,很多内容不让教,不上幼小衔接,上小学就跟不上,但是幼小衔接这一块基本都是私立机构,对于这一块有什么考虑?
[主持人]:网友麦兜问道:公办幼儿园教的内容有限,很多内容不让教,不上幼小衔接,上小学就跟不上,但是幼小衔接这一块基本都是私立机构,对于这一块有什么考虑?(2019-12-10 15:13:02)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崔昌宏]:这个网友提这个问题非常好,关于幼小衔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教育部从15年到今年在学前教育的话题里面,这个对幼小衔接实际上是提得最多的,也是我们家长最焦虑的。实际上在这问题上,我想应该这样去理解,首先不上幼小衔接小学就跟不上这个问题就非常有意思,实际上我们的学前教育,就是在进行幼小衔接,关键是幼小衔接到底是以学知识为主还是以提升儿童的学习品质为主,如果单纯去理解学知识是幼小衔接的话,这个就是走进了一个误区。我用这几个方面再来答一下这个,一个是幼儿教育一定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应该讲在我们小孩3-4岁的这个时间,实际上小孩主要是在扩大他的活动范围,从学步到进了幼儿园他就是扩大了他的活动范围,那么这个时候的儿童他的认识主要还是依靠他的行动,但是在这个时段,他的情绪作用很大,就是我们说的小孩爱模仿,有的年轻的网友朋友,如果你的小孩去上幼儿园,你进了幼儿园所有小孩都在哭,可能你的小孩本身没有问题,也跟着哭,这个就是他的心理特点,他爱模仿,这个到了4岁以后到5岁,这个时候的小孩就活泼好动,他的思维就是一个具体形象的思维,这个时候小孩也在接受任务,他可以开始去组织一些小的游戏,和几个小朋友在一块来组织一个游戏,这个是4-5岁的,他已经能够完成了,那么到了5-6岁这个时段,这个时候的小孩他就好问,他很多有问题,所以我们的家长,做家长的都买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小的时候都有,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他的抽象能力,就开始萌发,他的个性也就有了他的雏形,这就是我们老人经常说的,我们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所以学前教育这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那么我们又怎样去衔接呢,从国家设计的教育制度,我们有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有一个总标准然后有一个分科的标准,那么到了我们高中阶段,又有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也有分科的学习的标准,那在幼儿阶段我们教育部是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际上就是幼儿阶段需要去学习掌握的,就在进行幼小衔接,一定不要认为教拼音、教算术就是在做幼小衔接。这个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必须坚持我们这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学习与发展指南,不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2019-12-10 15:15:07)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崔昌宏]:其二呢,要正确理解这个幼小衔接不是让幼儿一定要去学习小学知识,而是要让幼儿在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根据他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感知、去操作、去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这个就是刚才我开始提到的,在幼儿阶段到底是去学习知识还是去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实际上包括在我们的小学段,在小学段到底以学习知识为主还是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这个也是我们从教育规律要去探讨的。当然从我自己感觉义务教育这一段应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幼儿园这个阶段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就是我们说的学习的品质,当然我们有的幼儿园也组织大班的小孩去小学看一看,这个我想也是可以的。(2019-12-10 15:19:39)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崔昌宏]:第三个应该这样来讲,就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还需要家长以及社会共同来做好。一方面所有的公民办小学一定要坚决落实免试入学,如果学校一招生都要进行一个考试,去考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这个就没有形成合力,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实行零起点教育,这个零起点就是我们一定不是一进来就要学生会算多少题、背多少唐诗,关键是刚才说的学习的品质,同时这个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也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不盲从,不跟风,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这个是我回答网友的第一个问题。(2019-12-10 1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