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持续推进非税收缴“一网通办”助力优化政务服务

  • 2024年12月20日 12时02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要求,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引领,以数字化建设推动业务转型,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全力打造非税收入“一网通缴”,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相关改革措施受到财政部高度肯定。

    一、搭建非税收缴线上平台。一是加强非税收缴与财政票据一体式电子化管理。全面规划建设非税收缴和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将全省220个财政部门、3.8万个非税收入执收单位、4.2万家财政票据使用单位、680个非税项目和35家银行机构全面纳入一体式管理。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缴款书,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初步构建全程无纸化、渠道多元化、入账电子化的非税收入收缴体系。二是推动电子化非税收缴与政务服务公共支付平台融合。打通政务服务公共支付平台和各执收单位业务系统,“一站集成”业务办理与费用缴纳,推动高频面广的非税收入跨地区缴款移动“指尖缴”,满足群众缴款便利性需求。三是促进电子化非税收缴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遵循“自动化、标准化、集中化”总体思路,以最小改革成本为原则,对接非税收缴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做到非税收缴业务“三同三化”,即信息同步、系统同频、数据同质和缴库无纸化、记账智能化、对账自动化,通过非税收缴资金封闭运行,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时效性。四是推进划转税务部门征收非税收入收缴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完善划转税务部门征收非税收入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共享全省非税征缴信息及收费项目、缴款码、电子票据等非税收入收缴信息,为财政收支运行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二、推动非税收入“一网通缴”。一是拓展网上缴办清单,推进政务收费“一网通缴”。扩大非税收入网上便捷缴费事项范围,将公安出入境、公安户政等公共事业缴费项目新增纳入网上缴费办理清单,开通扫码查验信息缴费并获取电子票据业务,极大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共计700余家执收单位、5000多个线下办理点已实现公安出入境证照缴费、公安户政缴费、公安交警罚没收入和“车驾管”业务缴费、不动产登记费等“一网通缴”。二是畅通境外银行卡缴费,实现外卡支付“一网通缴”。聚焦外卡缴费、外币支付等重点任务,升级非税收入收缴系统,更新银行卡受理终端服务设施,打通外卡无法缴纳非税收入、外籍来华人员不方便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等堵点,在全省33个出入境办证大厅(中心)和机场口岸签证处新增境外银行卡刷卡缴费方式,便于外籍来华人员直接通过POS机刷卡缴纳签证和证件办理费用。三是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兼容聚合支付“一网通缴”。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业务技术融合,在公共支付平台全面试点应用数字人民币,实现非税收入数字人民币便捷缴纳,开启我省“互联网+数字人民币”的非税收缴场景新应用,推动解决数字人民币兑换、对账和退费等难题。搭建银行聚合支付渠道,与第三方支付渠道互为补充,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缴费服务需求,力争服务便民和治理增效双提升。

    三、优化非税收缴政务服务。一是优化缴费方式渠道。持续拓展缴费渠道,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聚合支付、网上银行、ATM机、柜面支付、金融服务点支付等15种线上线下缴费渠道完成非税收入收缴,实现“一次不用跑”或“就近跑一次”。二是简化线上缴费取票环节。精简“收款单位开具缴款书”环节,通过“四川财政”微信公众号、“财政电子票夹”小程序等提供电子票据信息直接查验服务,解决取票环节多、流程复杂的难题。三是完善便捷缴费退付机制。按照“收费项目、执收单位、支付渠道、缴款金额”四同原则,构建网上申报、系统比对、自动退回的电子退付机制,实现便捷缴纳的资金退付“免申即退”、“即申即退”和全程网办,切实解决了资金退付需层层报批审核、兑付时间长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11月,便捷退付共计31.2万笔、资金954.8万元。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财政厅持续推进非税收缴“一网通办”助力优化政务服务

  • 2024年12月20日 12时02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财政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要求,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引领,以数字化建设推动业务转型,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全力打造非税收入“一网通缴”,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相关改革措施受到财政部高度肯定。

    一、搭建非税收缴线上平台。一是加强非税收缴与财政票据一体式电子化管理。全面规划建设非税收缴和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将全省220个财政部门、3.8万个非税收入执收单位、4.2万家财政票据使用单位、680个非税项目和35家银行机构全面纳入一体式管理。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缴款书,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初步构建全程无纸化、渠道多元化、入账电子化的非税收入收缴体系。二是推动电子化非税收缴与政务服务公共支付平台融合。打通政务服务公共支付平台和各执收单位业务系统,“一站集成”业务办理与费用缴纳,推动高频面广的非税收入跨地区缴款移动“指尖缴”,满足群众缴款便利性需求。三是促进电子化非税收缴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遵循“自动化、标准化、集中化”总体思路,以最小改革成本为原则,对接非税收缴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做到非税收缴业务“三同三化”,即信息同步、系统同频、数据同质和缴库无纸化、记账智能化、对账自动化,通过非税收缴资金封闭运行,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时效性。四是推进划转税务部门征收非税收入收缴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完善划转税务部门征收非税收入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共享全省非税征缴信息及收费项目、缴款码、电子票据等非税收入收缴信息,为财政收支运行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二、推动非税收入“一网通缴”。一是拓展网上缴办清单,推进政务收费“一网通缴”。扩大非税收入网上便捷缴费事项范围,将公安出入境、公安户政等公共事业缴费项目新增纳入网上缴费办理清单,开通扫码查验信息缴费并获取电子票据业务,极大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共计700余家执收单位、5000多个线下办理点已实现公安出入境证照缴费、公安户政缴费、公安交警罚没收入和“车驾管”业务缴费、不动产登记费等“一网通缴”。二是畅通境外银行卡缴费,实现外卡支付“一网通缴”。聚焦外卡缴费、外币支付等重点任务,升级非税收入收缴系统,更新银行卡受理终端服务设施,打通外卡无法缴纳非税收入、外籍来华人员不方便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等堵点,在全省33个出入境办证大厅(中心)和机场口岸签证处新增境外银行卡刷卡缴费方式,便于外籍来华人员直接通过POS机刷卡缴纳签证和证件办理费用。三是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兼容聚合支付“一网通缴”。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业务技术融合,在公共支付平台全面试点应用数字人民币,实现非税收入数字人民币便捷缴纳,开启我省“互联网+数字人民币”的非税收缴场景新应用,推动解决数字人民币兑换、对账和退费等难题。搭建银行聚合支付渠道,与第三方支付渠道互为补充,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缴费服务需求,力争服务便民和治理增效双提升。

    三、优化非税收缴政务服务。一是优化缴费方式渠道。持续拓展缴费渠道,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聚合支付、网上银行、ATM机、柜面支付、金融服务点支付等15种线上线下缴费渠道完成非税收入收缴,实现“一次不用跑”或“就近跑一次”。二是简化线上缴费取票环节。精简“收款单位开具缴款书”环节,通过“四川财政”微信公众号、“财政电子票夹”小程序等提供电子票据信息直接查验服务,解决取票环节多、流程复杂的难题。三是完善便捷缴费退付机制。按照“收费项目、执收单位、支付渠道、缴款金额”四同原则,构建网上申报、系统比对、自动退回的电子退付机制,实现便捷缴纳的资金退付“免申即退”、“即申即退”和全程网办,切实解决了资金退付需层层报批审核、兑付时间长的问题,提升了企业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11月,便捷退付共计31.2万笔、资金954.8万元。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