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巴上”的灌区 春耕能否“喝饱”

  • 2022年03月31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3月24日,中江县组织村民维修渠道。


    3月24日,中江县组织村民为输水工作做准备。


    3月24日,中江县继光水库取水口处,春灌用水正从人民渠流入水库。 图片均由王攀摄

    3月29日,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横梁村的一片田里,油菜已经结荚。村民杨大进站在田边谋划,“下个月等油菜籽收了,就要开始蓄水栽秧,希望人民渠来水足,栽秧子顺当!”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中江县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也是我省有名的产粮大县。眼下,已经进入春耕时节,像杨大进这样的种粮农户,对今年的灌溉用水保障有着怎样的期待?我省又有哪些保障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中江部分乡镇采访。

    “尾巴上”的烦恼

    中江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灌区的尾水片 曾出现因断流影响栽种的情况

    “水够不够用,是我们这里部分农户每年都要担忧的问题。”在全县严重缺水的乡镇之一悦来镇,中江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所所长谢凯拿出手机,打开一张地图向记者介绍,中江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的尾水片,来自都江堰的水要跋涉300多公里才能到达这里。

    “等水到我们这里,一般就很小了,甚至没有水了。”说起春耕用水,家住悦来镇月耳井村10社的村民石正国言语间有点担忧。

    类似的情况不仅存在于悦来镇,“全县41万亩水稻,38万亩要靠蓄水工程放水保秧,而70%的水来自人民渠。”谢凯告诉记者,因为农业供水不足,近几年该县位于人民渠直灌区的部分乡镇(即不具备蓄水条件,需要人民渠来水才能适时栽插的片区),每年有5万—8万亩水稻到芒种后才能栽种,甚至曾出现因断流导致无法栽种的情形。

    为何到了中江丘区,人民渠会来水不足?

    “主要是由于中江片区地处人民渠灌区末端。”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中江站站长李坤洲告诉记者,每到4、5月栽秧时节,上游成都平原地区也要用水,人民渠主干渠在满负荷输水的状况下会出现用水“打挤”的现象,待上游用水高峰结束后多出来的水才流向下游,用于中江县直灌区大春栽插等。“有时上游用水量大,下游就会断流。”李坤洲说。

    即便人民渠水量充足,下游来水时间也会比较晚。

    “以身后的这条悦来支渠为例,它的取水口位于人民渠七期干渠135公桩处。水从人民渠0公桩处流到135公桩处需要3天,从取水口到支渠末端还需要1天左右。”李坤洲介绍,时间差造成来水晚,处于支渠末端的秧田,很有可能因此错过农时。

    “春耕供水不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秧苗栽种时间变晚,可能影响产量。”谢凯说,有句农谚叫“不栽六月秧”,意思是要尽量赶在芒种前关“秧门”,否则有可能导致减产。如2020年,因缺水,中江县9万亩水稻栽了“七月秧”,“平均每亩要减产50公斤—100公斤。”

    供水调度机制创新

    统一指挥,明确上游灌区用水总量前提下,分时段分地段安排灌溉用水

    今年,中江县定下粮食播种面积221.3万亩的目标,较上年增加4.5万亩。在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在芒种前关“秧门”,这对保障农业用水提出更高要求。

    “希望今年春灌能提早调度供水。”在中江县水利局局长朱国志看来,能否提早调度供水,关键在于大型灌区服务能力能否提质增效。

    相关举措正在推进中。今年,四川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下称“都发中心”)在供水调度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与中江县政府共同制定《关于中江县芒种节前关“秧门”稳粮增收的联合保障方案》(下称《方案》)。

    李坤洲介绍,《方案》不仅对输水路线、输水量、输水时段等进行细化,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都发中心供水管理处主要负责制定总体水量调度方案,比如什么时候输水、输多少水、走哪条线路等,同时实时监督各制口、水库、塘堰等水量调度情况,统一指挥。

    负责调配成都平原地区灌溉用水的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在明确自己灌区用水总量的前提下,尽量拉长用水时段,降低集中用水量,通过分时段分地段安排灌溉用水,一边保证所辖灌区用水,一边向下游输水,5月底关“秧门”前,向下游放水流量保证在5—10立方米/秒,关“秧门”后,要保证人民渠六七期干渠进口不低于30立方米/秒的输水量,把更多的水向下游灌区输送。

    “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主要负责中江县在内的丘陵地区灌溉用水,重点要负责协调中江县直灌区和蓄水灌区的用水顺序,把更多的人民渠来水用在直灌区灌溉上,减少上游的输水压力。”李坤洲说,这样的调配机制,将有效改变“春灌用水时节人民渠上下游‘打挤’,下游输水量不足”的情况。

    装满“坛坛罐罐”

    打时间差 提前蓄水中江县各类塘、库、堰蓄水量已近八成

    在优先保障直灌区用水后,如何确保其他片区同样春耕不缺水?答案是八个字:提前蓄水、大量蓄水。

    谢凯说,每年他们都要想办法把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装满,而今年还要更早行动。

    所谓“坛坛罐罐”就是县域各类塘、库、堰。中江县今年错开人民渠上游高峰用水时段,提前一个月从人民渠引水,将水蓄积在水库、塘堰等所有能够蓄水的水利设施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江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1.68亿立方米,已占应蓄水量的79%。

    3月29日下午,在人民渠140公桩处,记者看到人民渠渠边的标尺显示水深已达1.55米。“春灌时,水位可达2米左右。”中江县水利局河湖保护中心龙台站站长郑军说。

    在人民渠继光水库取水口,清澈的水流从闸口倾泻而下。“这座库容7971万立方米的水库承载着中江南片区17个乡镇、21万亩田土的灌溉,每年保秧用水要输放3500万—4000万立方米。”郑军高兴地说,往年继光水库4月才可补蓄水,今年人民渠主干渠灌区供水采取一体化管理后,他们将蓄补水提前至3月份,为接下来的保秧备好了充足水源。目前水库已蓄水7000万立方米,“3月底水库开始放第一批育秧水,5月初将大量放水保栽。”

    “我们尽量打时间差,坚持能蓄尽蓄,装满县域塘库堰,保证春耕用水。”郑军说。

    最高兴的莫过于村民们。在离继光水库不远的龙台镇菱角村,村民胡波告诉记者,虽然春灌要等到5、6月份才能看到具体成效,但今年这么早就开始蓄水了,“应该不得缺水了。” (周玉琴 王攀 记者 曹凘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尾巴上”的灌区 春耕能否“喝饱”

  • 2022年03月31日 07时5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24日,中江县组织村民维修渠道。


    3月24日,中江县组织村民为输水工作做准备。


    3月24日,中江县继光水库取水口处,春灌用水正从人民渠流入水库。 图片均由王攀摄

    3月29日,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横梁村的一片田里,油菜已经结荚。村民杨大进站在田边谋划,“下个月等油菜籽收了,就要开始蓄水栽秧,希望人民渠来水足,栽秧子顺当!”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中江县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也是我省有名的产粮大县。眼下,已经进入春耕时节,像杨大进这样的种粮农户,对今年的灌溉用水保障有着怎样的期待?我省又有哪些保障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中江部分乡镇采访。

    “尾巴上”的烦恼

    中江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灌区的尾水片 曾出现因断流影响栽种的情况

    “水够不够用,是我们这里部分农户每年都要担忧的问题。”在全县严重缺水的乡镇之一悦来镇,中江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所所长谢凯拿出手机,打开一张地图向记者介绍,中江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的尾水片,来自都江堰的水要跋涉300多公里才能到达这里。

    “等水到我们这里,一般就很小了,甚至没有水了。”说起春耕用水,家住悦来镇月耳井村10社的村民石正国言语间有点担忧。

    类似的情况不仅存在于悦来镇,“全县41万亩水稻,38万亩要靠蓄水工程放水保秧,而70%的水来自人民渠。”谢凯告诉记者,因为农业供水不足,近几年该县位于人民渠直灌区的部分乡镇(即不具备蓄水条件,需要人民渠来水才能适时栽插的片区),每年有5万—8万亩水稻到芒种后才能栽种,甚至曾出现因断流导致无法栽种的情形。

    为何到了中江丘区,人民渠会来水不足?

    “主要是由于中江片区地处人民渠灌区末端。”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中江站站长李坤洲告诉记者,每到4、5月栽秧时节,上游成都平原地区也要用水,人民渠主干渠在满负荷输水的状况下会出现用水“打挤”的现象,待上游用水高峰结束后多出来的水才流向下游,用于中江县直灌区大春栽插等。“有时上游用水量大,下游就会断流。”李坤洲说。

    即便人民渠水量充足,下游来水时间也会比较晚。

    “以身后的这条悦来支渠为例,它的取水口位于人民渠七期干渠135公桩处。水从人民渠0公桩处流到135公桩处需要3天,从取水口到支渠末端还需要1天左右。”李坤洲介绍,时间差造成来水晚,处于支渠末端的秧田,很有可能因此错过农时。

    “春耕供水不足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秧苗栽种时间变晚,可能影响产量。”谢凯说,有句农谚叫“不栽六月秧”,意思是要尽量赶在芒种前关“秧门”,否则有可能导致减产。如2020年,因缺水,中江县9万亩水稻栽了“七月秧”,“平均每亩要减产50公斤—100公斤。”

    供水调度机制创新

    统一指挥,明确上游灌区用水总量前提下,分时段分地段安排灌溉用水

    今年,中江县定下粮食播种面积221.3万亩的目标,较上年增加4.5万亩。在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在芒种前关“秧门”,这对保障农业用水提出更高要求。

    “希望今年春灌能提早调度供水。”在中江县水利局局长朱国志看来,能否提早调度供水,关键在于大型灌区服务能力能否提质增效。

    相关举措正在推进中。今年,四川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下称“都发中心”)在供水调度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与中江县政府共同制定《关于中江县芒种节前关“秧门”稳粮增收的联合保障方案》(下称《方案》)。

    李坤洲介绍,《方案》不仅对输水路线、输水量、输水时段等进行细化,还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都发中心供水管理处主要负责制定总体水量调度方案,比如什么时候输水、输多少水、走哪条线路等,同时实时监督各制口、水库、塘堰等水量调度情况,统一指挥。

    负责调配成都平原地区灌溉用水的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在明确自己灌区用水总量的前提下,尽量拉长用水时段,降低集中用水量,通过分时段分地段安排灌溉用水,一边保证所辖灌区用水,一边向下游输水,5月底关“秧门”前,向下游放水流量保证在5—10立方米/秒,关“秧门”后,要保证人民渠六七期干渠进口不低于30立方米/秒的输水量,把更多的水向下游灌区输送。

    “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主要负责中江县在内的丘陵地区灌溉用水,重点要负责协调中江县直灌区和蓄水灌区的用水顺序,把更多的人民渠来水用在直灌区灌溉上,减少上游的输水压力。”李坤洲说,这样的调配机制,将有效改变“春灌用水时节人民渠上下游‘打挤’,下游输水量不足”的情况。

    装满“坛坛罐罐”

    打时间差 提前蓄水中江县各类塘、库、堰蓄水量已近八成

    在优先保障直灌区用水后,如何确保其他片区同样春耕不缺水?答案是八个字:提前蓄水、大量蓄水。

    谢凯说,每年他们都要想办法把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装满,而今年还要更早行动。

    所谓“坛坛罐罐”就是县域各类塘、库、堰。中江县今年错开人民渠上游高峰用水时段,提前一个月从人民渠引水,将水蓄积在水库、塘堰等所有能够蓄水的水利设施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江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1.68亿立方米,已占应蓄水量的79%。

    3月29日下午,在人民渠140公桩处,记者看到人民渠渠边的标尺显示水深已达1.55米。“春灌时,水位可达2米左右。”中江县水利局河湖保护中心龙台站站长郑军说。

    在人民渠继光水库取水口,清澈的水流从闸口倾泻而下。“这座库容7971万立方米的水库承载着中江南片区17个乡镇、21万亩田土的灌溉,每年保秧用水要输放3500万—4000万立方米。”郑军高兴地说,往年继光水库4月才可补蓄水,今年人民渠主干渠灌区供水采取一体化管理后,他们将蓄补水提前至3月份,为接下来的保秧备好了充足水源。目前水库已蓄水7000万立方米,“3月底水库开始放第一批育秧水,5月初将大量放水保栽。”

    “我们尽量打时间差,坚持能蓄尽蓄,装满县域塘库堰,保证春耕用水。”郑军说。

    最高兴的莫过于村民们。在离继光水库不远的龙台镇菱角村,村民胡波告诉记者,虽然春灌要等到5、6月份才能看到具体成效,但今年这么早就开始蓄水了,“应该不得缺水了。” (周玉琴 王攀 记者 曹凘源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