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川启动
把青少年带进真实的大自然

  • 2021年06月23日 07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川启动


    百名中学生走进玉屏山景区研学基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喇叭河片区,参加森林研学的青少年合影。

    “放假时间定了吗?”6月18日,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工作人员忙着电话联系洪雅县多所中小学校,筹划利用暑期合作开展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6月1日召开的四川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玉屏山景区被确定为我省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试点建设单位之一,同时在川启动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和相关生态摄影大赛。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青少年领进森林,在森林中有所乐、有所学、有所获。

    认识森林

    从书本到现实,身临其境感受森林的魅力

    “森林中怎么分辨方向?”“在森林里遇到蛇应该怎么做?”“哪些蘑菇有毒,哪些可以食用?”6月1日,眉山市洪雅县花溪中学百名中学生带着各种疑问,走进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漫步在景区森林步道,研学导师为学生们讲解森林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等森林生态系统知识;走进玉屏山博物馆,了解洪雅林场筚路蓝缕的种树历史,参观玉屏山多样的动植物标本,认识森林的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

    学生鲜佳妮收获满满:“以前只是从书本中、电视里认识森林,这一次身临其境,感受更加直观。原来,森林中的树木和鸟兽,也像人类一样会呼吸、思考,这让我觉得大自然好可爱。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尽己所能去保护它。”

    我省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资源,精心打造研学教育基地,确定了全省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试点建设单位。“我们编制了森林研学专属教材,有研学导师7名,建有森林学校、森林博物馆等配套设施,常年开展研学活动。”玉屏山景区负责人说。

    几乎每个周末,成都成华区市民王颖都会带着孩子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受自然教育,“和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孩子觉得好玩,也在无形中学习到森林动植物知识。”

    “基地建有大熊猫太阳产房等近20个大熊猫、小熊猫活动场所,还有熊猫谷保护教育村等多个室内自然教育活动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地主要服务对象就是青少年,近10年开展科普教育1.2亿人次。

    研究森林

    以民间组织为纽带,汇聚众智共创科研成果

    找点位,安相机,测试拍摄。6月6日,王惠等一批青少年志愿者、观鸟爱好者,在成都观鸟会的组织下,登上成都龙泉山,安装红外相机。

    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惠,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成了“小孩子”,爱看鸟类杂志,和朋友一起登山,“这样的爱好,是在成都观鸟会一群朋友的熏陶下,渐渐养成的。”在她看来,在关注森林的同时研究森林,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虽然龙泉山猛禽春季迁徙结束,但出于对观鸟和研究森林的热爱,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工作。”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此次安装红外相机,是要继续观测记录鸟类及小型兽类在林下的活动情况,并通过收集数据,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林草部门指导下,成都观鸟会长期组织青少年开展鸟类观测研究活动,中小学师生、青年志愿者都是活动成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四川省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等科研成果。目前全省多个市(州)已成立观鸟组织。

    “每年我们都会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品牌活动。”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关注森林、保护生态的意识,还促进了森林研究。以持续开展了40年的“爱鸟周”为例,相关单位陆续推出了《四川鸟类原色图鉴》《四川鸟类鉴定手册》《四川爱鸟护鸟手册》等系列科普作品。

    保护森林

    【开门】做保护,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两大蛇皮袋里装着刚从山上采摘的植物苗子,几本特制的大书中夹有干枯的树叶。近日,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记者遇到几名高校师生,在唐家河片区白果坪保护站制作植物标本。“我们还跟随片区工作人员一起巡山护林,反盗猎。”其中一位老师说。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负责人谌利民表示,为让自然教育产生实效,片区与诸多高校、中小学校及外部自然教育机构合作,拿出真金白银,采取优惠、补助等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青少年参与体验标本采集制作、巡山护林等行动。

    “关注森林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动更多力量保护森林。”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沐川朱鹮繁育中心,记者看到多个鸟笼外悬挂着认养标牌,认养者全部都是中小学生。“过一段时间我就来看看它,陪它一起长大,我们是好朋友,从我们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朱鹮的知识。”小学生杨洋说,认养了朱鹮后,他仿佛有了一种责任感。

    我省今年制定出台了古树名木认养办法,将集结更大保护力量。我省关注森林活动组织机构已正式成立,相关活动会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林长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等工作持续推进,更多青少年将科学有序参与到关注森林、研究森林和保护森林的行动中。同时,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结合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青年一代的自觉。(记者 王代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川启动
    把青少年带进真实的大自然

  • 2021年06月23日 07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在川启动


    百名中学生走进玉屏山景区研学基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喇叭河片区,参加森林研学的青少年合影。

    “放假时间定了吗?”6月18日,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工作人员忙着电话联系洪雅县多所中小学校,筹划利用暑期合作开展森林研学教育活动。

    6月1日召开的四川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玉屏山景区被确定为我省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试点建设单位之一,同时在川启动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和相关生态摄影大赛。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青少年领进森林,在森林中有所乐、有所学、有所获。

    认识森林

    从书本到现实,身临其境感受森林的魅力

    “森林中怎么分辨方向?”“在森林里遇到蛇应该怎么做?”“哪些蘑菇有毒,哪些可以食用?”6月1日,眉山市洪雅县花溪中学百名中学生带着各种疑问,走进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漫步在景区森林步道,研学导师为学生们讲解森林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等森林生态系统知识;走进玉屏山博物馆,了解洪雅林场筚路蓝缕的种树历史,参观玉屏山多样的动植物标本,认识森林的自然价值和经济价值。

    学生鲜佳妮收获满满:“以前只是从书本中、电视里认识森林,这一次身临其境,感受更加直观。原来,森林中的树木和鸟兽,也像人类一样会呼吸、思考,这让我觉得大自然好可爱。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尽己所能去保护它。”

    我省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资源,精心打造研学教育基地,确定了全省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试点建设单位。“我们编制了森林研学专属教材,有研学导师7名,建有森林学校、森林博物馆等配套设施,常年开展研学活动。”玉屏山景区负责人说。

    几乎每个周末,成都成华区市民王颖都会带着孩子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受自然教育,“和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孩子觉得好玩,也在无形中学习到森林动植物知识。”

    “基地建有大熊猫太阳产房等近20个大熊猫、小熊猫活动场所,还有熊猫谷保护教育村等多个室内自然教育活动场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基地主要服务对象就是青少年,近10年开展科普教育1.2亿人次。

    研究森林

    以民间组织为纽带,汇聚众智共创科研成果

    找点位,安相机,测试拍摄。6月6日,王惠等一批青少年志愿者、观鸟爱好者,在成都观鸟会的组织下,登上成都龙泉山,安装红外相机。

    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惠,一到周末节假日,就成了“小孩子”,爱看鸟类杂志,和朋友一起登山,“这样的爱好,是在成都观鸟会一群朋友的熏陶下,渐渐养成的。”在她看来,在关注森林的同时研究森林,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虽然龙泉山猛禽春季迁徙结束,但出于对观鸟和研究森林的热爱,我们依然没有停止工作。”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此次安装红外相机,是要继续观测记录鸟类及小型兽类在林下的活动情况,并通过收集数据,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

    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林草部门指导下,成都观鸟会长期组织青少年开展鸟类观测研究活动,中小学师生、青年志愿者都是活动成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四川省鸟类名录的修订与更新》等科研成果。目前全省多个市(州)已成立观鸟组织。

    “每年我们都会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品牌活动。”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关注森林、保护生态的意识,还促进了森林研究。以持续开展了40年的“爱鸟周”为例,相关单位陆续推出了《四川鸟类原色图鉴》《四川鸟类鉴定手册》《四川爱鸟护鸟手册》等系列科普作品。

    保护森林

    【开门】做保护,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两大蛇皮袋里装着刚从山上采摘的植物苗子,几本特制的大书中夹有干枯的树叶。近日,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记者遇到几名高校师生,在唐家河片区白果坪保护站制作植物标本。“我们还跟随片区工作人员一起巡山护林,反盗猎。”其中一位老师说。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负责人谌利民表示,为让自然教育产生实效,片区与诸多高校、中小学校及外部自然教育机构合作,拿出真金白银,采取优惠、补助等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青少年参与体验标本采集制作、巡山护林等行动。

    “关注森林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动更多力量保护森林。”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沐川朱鹮繁育中心,记者看到多个鸟笼外悬挂着认养标牌,认养者全部都是中小学生。“过一段时间我就来看看它,陪它一起长大,我们是好朋友,从我们的交往中,我学到了很多朱鹮的知识。”小学生杨洋说,认养了朱鹮后,他仿佛有了一种责任感。

    我省今年制定出台了古树名木认养办法,将集结更大保护力量。我省关注森林活动组织机构已正式成立,相关活动会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林长制、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等工作持续推进,更多青少年将科学有序参与到关注森林、研究森林和保护森林的行动中。同时,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结合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青年一代的自觉。(记者 王代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