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适老化改造到位了吗?

  • 2021年01月28日 08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不会使用自助设备,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没有健康码……针对当前老年人群体遭遇到的“数字鸿沟”窘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9月,由四川省民政厅牵头,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出台《四川省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2020年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截至去年12月31日,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已全面完成。

    老人们的感受如何?有哪些场景需要进一步提升?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A

    医疗机构

    优化老人就医绿色通道

    1月25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关爱老人服务站”人头攒动,不少银发患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挂号。因疫情取消现场挂号窗口后,医院便开辟了这个服务站。

    不仅是省医院,记者走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老年病医院(省五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发现多家医院都在硬件、软件上进行了适老化升级改造,即使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挂号就医也不难。

    去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取消了现场挂号,启动了“老年服务站”项目,老人可以114和12349电话预约挂号。此外,医院老年科还为70岁以上的患者提供了专属号源,并开通老年患者挂号绿色通道。“如果当天老年口腔科有号,可以直接现场挂号;如果现场没有号,工作人员将进行信息登记,一有号源就电话通知患者。”医院副院长杨征介绍,老年患者只需持初诊病历,就可到各科室分诊台进行登记预约。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保留电话挂号等传统形式,也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有能力的老年人学习网上挂号,“另外,医院厕所内都安装了助力扶手,还贴有紧急电话提示。”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黄蕾介绍。

    据了解,为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我省启动了“智慧助老”专项行动,督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增设“无健康码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全省41家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逐步设立红十字导医志愿服务岗,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便利服务。

    B

    社保办理

    简化流程让老年人少跑路

    “刷脸办养老认证,帮我们省了回国的麻烦,简直太方便了!”对着手机眨眨眼、张张嘴,即可实现“人脸识别”完成远程养老验证,方便快捷的操作让蒋行婵老两口赞叹不已。

    蒋行婵夫妇原住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退休之后跟随儿子定居英国。以往,老两口每年都要先到大使馆做生存验证,再将相关认证邮寄回成都,由成都朋友代为办理,或者两三年回国一次,专门办理养老金认证事宜。而今通过“智慧桂溪”微信公众号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申报,很快就收到“资格通过”的微信通知。

    以往,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流程比较繁琐。四川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对“四川人社”和“四川e社保”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改造,并特设“他人认证”功能,同时保留上门认证服务等,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目前,全省已全面推行‘刷脸’完成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2020年2月,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统一开发了‘四川e社保’APP,随后又开发了‘四川人社’APP,都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适老化服务改造任务出台后,省社保局对APP进行了改造,把“待遇认证”模块提到了首页第一个,还新增了“替他人认证”功能,老年人可请近亲属或经办人员协助认证。

    老人不会“刷脸”怎么办?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养老待遇认证办理方式有好几种:退休人员可携带身份证,到区内任意一个社保经办点位或社保经办大厅,录入身份信息,自助完成资格认证;保留柜面办理业务,老人可到现场办理,或者由子女代办;高龄或行动不便的人员,可以申请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为30.93万名高龄、病残等离退休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C

    金融服务

    西部首家“银发网点”亮相

    “这些设备不敢用,搞不懂,怕万一操作不好钱没了。”1月25日,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的71岁老人裴锡银,来到附近的中行海椒市支行办理转账业务,试着按了一下呼叫铃。一位银行员工立即过来,手把手教他在智能柜台上完成转账操作。

    “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佩戴了呼叫定位手环。只要老人按一下呼叫铃,手环就能显示呼叫点位,马上可以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网点负责人宋静介绍。

    不仅软件升级,硬件方面,银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记者在网点看到,大厅内设施采用弧形设计,避免老人磕碰;网点内外随处可见“老年群体优先”的醒目标识和引导牌;等候区摆放着老人专属爱心座椅;自助设备旁摆放着字号放大、清晰简明的常办业务流程提示,以及呼叫铃、老花镜等。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适老服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惠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宋静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银行工作人员调研了周边社区日照中心、养老院等机构的适老化设施,重新设计改造了网点大厅,力求设备、设置都符合老人需求,这家银行的“银发网点”去年10月投入使用,也是西部地区首家金融行业“适老服务示范点”。

    其他金融机构也在行动。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率先启动基层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打造银发场景社区养老特色标杆示范网点;光大银行成都分行推出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的手机银行APP“简爱版”,采用大号字体,精选老年人常用的账户查询、缴费充值等4项功能。

    D

    各方呼吁

    建议把部分设施建设以立法形式规范

    “去年开始减少外出频率之后,父母时不时地就会打电话过来,希望我能帮忙点外卖。”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家中的老人“迷上”了线上点餐,然而,手机操作却难住了他们。

    不少老人对我省公共场所适老化服务改造提升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更多举措推动适老化改造,也希望更多的商家能给老人提供出行、就餐的便利。

    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省2020年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已全面完成,除了老人就医、办理社保、金融业务外,我省对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检票通道和公交卡、地铁卡办理及充值网点进行全面清理,全省共设置公交卡、地铁卡办理网点919个,人工服务窗口818个,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服务窗口城市覆盖率达100%;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提供现场购票、人工核验进馆等线下服务;全省试点建设60个智慧养老社区,打造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圈。

    “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该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在10个市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实施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计划;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营造社区孝老敬老爱老良好氛围,试点建设“一批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研究的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湘树表示,数字社会的趋势不可逆,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人群体在出行、就医、旅游、交通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障碍,如何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拥抱晚年生活,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多方面齐努力,“建议把线下的无障碍通道建设,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强制规范。”(伍亚玲 黄美玲 记者 李丹)

    观察员说

    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可从三个方面加强

    2020年全省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提升行动。我省各市(州)因地制宜,坚持需求导向,相继推出、打造了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设施,老年朋友们最为关注的就医、出行、办事等事项已改造完成,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我省老龄化率不断攀升,为积极顺应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推进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工作力度。

    一是针对我省老龄化问题,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间设计、公交地铁的适老化配备,解决有出行障碍的老年人出门难问题。

    二是进一步优化街面,尤其是步行街,合理设置适合轮椅前进的路面、歇脚的桌椅、AED(心脏除颤器)救护区,逐步将商家店员纳入急救培训范畴,真正为老人提供安全便利的购物环境。

    三是大多数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在家中跌倒等意外时有发生。建议加快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拓宽适老化改造的范围,为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性、无障碍改造,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尽可能地降低在家发生意外的风险。(赵乙霖)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适老化改造到位了吗?

  • 2021年01月28日 08时01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不会使用自助设备,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没有健康码……针对当前老年人群体遭遇到的“数字鸿沟”窘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9月,由四川省民政厅牵头,会同省直相关部门出台《四川省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2020年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截至去年12月31日,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已全面完成。

    老人们的感受如何?有哪些场景需要进一步提升?日前,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A

    医疗机构

    优化老人就医绿色通道

    1月25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关爱老人服务站”人头攒动,不少银发患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挂号。因疫情取消现场挂号窗口后,医院便开辟了这个服务站。

    不仅是省医院,记者走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老年病医院(省五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发现多家医院都在硬件、软件上进行了适老化升级改造,即使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挂号就医也不难。

    去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取消了现场挂号,启动了“老年服务站”项目,老人可以114和12349电话预约挂号。此外,医院老年科还为70岁以上的患者提供了专属号源,并开通老年患者挂号绿色通道。“如果当天老年口腔科有号,可以直接现场挂号;如果现场没有号,工作人员将进行信息登记,一有号源就电话通知患者。”医院副院长杨征介绍,老年患者只需持初诊病历,就可到各科室分诊台进行登记预约。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保留电话挂号等传统形式,也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有能力的老年人学习网上挂号,“另外,医院厕所内都安装了助力扶手,还贴有紧急电话提示。”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黄蕾介绍。

    据了解,为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我省启动了“智慧助老”专项行动,督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增设“无健康码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全省41家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逐步设立红十字导医志愿服务岗,为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便利服务。

    B

    社保办理

    简化流程让老年人少跑路

    “刷脸办养老认证,帮我们省了回国的麻烦,简直太方便了!”对着手机眨眨眼、张张嘴,即可实现“人脸识别”完成远程养老验证,方便快捷的操作让蒋行婵老两口赞叹不已。

    蒋行婵夫妇原住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退休之后跟随儿子定居英国。以往,老两口每年都要先到大使馆做生存验证,再将相关认证邮寄回成都,由成都朋友代为办理,或者两三年回国一次,专门办理养老金认证事宜。而今通过“智慧桂溪”微信公众号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申报,很快就收到“资格通过”的微信通知。

    以往,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流程比较繁琐。四川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对“四川人社”和“四川e社保”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改造,并特设“他人认证”功能,同时保留上门认证服务等,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目前,全省已全面推行‘刷脸’完成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2020年2月,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统一开发了‘四川e社保’APP,随后又开发了‘四川人社’APP,都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城乡养老保险待遇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适老化服务改造任务出台后,省社保局对APP进行了改造,把“待遇认证”模块提到了首页第一个,还新增了“替他人认证”功能,老年人可请近亲属或经办人员协助认证。

    老人不会“刷脸”怎么办?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养老待遇认证办理方式有好几种:退休人员可携带身份证,到区内任意一个社保经办点位或社保经办大厅,录入身份信息,自助完成资格认证;保留柜面办理业务,老人可到现场办理,或者由子女代办;高龄或行动不便的人员,可以申请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全省社保经办机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为30.93万名高龄、病残等离退休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C

    金融服务

    西部首家“银发网点”亮相

    “这些设备不敢用,搞不懂,怕万一操作不好钱没了。”1月25日,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的71岁老人裴锡银,来到附近的中行海椒市支行办理转账业务,试着按了一下呼叫铃。一位银行员工立即过来,手把手教他在智能柜台上完成转账操作。

    “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佩戴了呼叫定位手环。只要老人按一下呼叫铃,手环就能显示呼叫点位,马上可以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网点负责人宋静介绍。

    不仅软件升级,硬件方面,银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记者在网点看到,大厅内设施采用弧形设计,避免老人磕碰;网点内外随处可见“老年群体优先”的醒目标识和引导牌;等候区摆放着老人专属爱心座椅;自助设备旁摆放着字号放大、清晰简明的常办业务流程提示,以及呼叫铃、老花镜等。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适老服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惠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宋静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银行工作人员调研了周边社区日照中心、养老院等机构的适老化设施,重新设计改造了网点大厅,力求设备、设置都符合老人需求,这家银行的“银发网点”去年10月投入使用,也是西部地区首家金融行业“适老服务示范点”。

    其他金融机构也在行动。招商银行成都分行率先启动基层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打造银发场景社区养老特色标杆示范网点;光大银行成都分行推出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的手机银行APP“简爱版”,采用大号字体,精选老年人常用的账户查询、缴费充值等4项功能。

    D

    各方呼吁

    建议把部分设施建设以立法形式规范

    “去年开始减少外出频率之后,父母时不时地就会打电话过来,希望我能帮忙点外卖。”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家中的老人“迷上”了线上点餐,然而,手机操作却难住了他们。

    不少老人对我省公共场所适老化服务改造提升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更多举措推动适老化改造,也希望更多的商家能给老人提供出行、就餐的便利。

    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我省2020年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10项行动及任务清单已全面完成,除了老人就医、办理社保、金融业务外,我省对客运站人工售票窗口、检票通道和公交卡、地铁卡办理及充值网点进行全面清理,全省共设置公交卡、地铁卡办理网点919个,人工服务窗口818个,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服务窗口城市覆盖率达100%;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提供现场购票、人工核验进馆等线下服务;全省试点建设60个智慧养老社区,打造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圈。

    “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该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在10个市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实施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计划;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营造社区孝老敬老爱老良好氛围,试点建设“一批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研究的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邓湘树表示,数字社会的趋势不可逆,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人群体在出行、就医、旅游、交通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面临一些障碍,如何让“爸爸妈妈们”更好地拥抱晚年生活,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多方面齐努力,“建议把线下的无障碍通道建设,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强制规范。”(伍亚玲 黄美玲 记者 李丹)

    观察员说

    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可从三个方面加强

    2020年全省全面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提升行动。我省各市(州)因地制宜,坚持需求导向,相继推出、打造了各种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设施,老年朋友们最为关注的就医、出行、办事等事项已改造完成,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我省老龄化率不断攀升,为积极顺应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推进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工作力度。

    一是针对我省老龄化问题,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间设计、公交地铁的适老化配备,解决有出行障碍的老年人出门难问题。

    二是进一步优化街面,尤其是步行街,合理设置适合轮椅前进的路面、歇脚的桌椅、AED(心脏除颤器)救护区,逐步将商家店员纳入急救培训范畴,真正为老人提供安全便利的购物环境。

    三是大多数老年人都选择居家养老,在家中跌倒等意外时有发生。建议加快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拓宽适老化改造的范围,为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安全性、无障碍改造,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尽可能地降低在家发生意外的风险。(赵乙霖)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