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与乐山携手保护故宫文物南迁历史遗产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馆藏的重点文物,故宫博物院曾将众多文物南迁。1939年,先后有7287箱文物转运乐山峨眉,9331箱文物密迁乐山安谷,一直在两地保存至1947年。其间,当地政府与民众为转运、保护这批故宫南迁文物开展了大量工作,留下了丰富的遗址与遗产。时任院长马衡还曾为安谷留下了“功侔鲁壁”的题字。
14日下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来到安谷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这里牵涉到故宫的一段历史,我四年前曾来过,一个农民企业家倾其所有建设了这个陈列馆,把一段抗战历史变成了全民记忆。”郑欣淼说,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故宫即将启动百年院史的研究整理,故宫文物南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单霁翔表示,双方要尽快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通过划定园区保护等方式,对故宫文物南迁到乐山留下的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利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要保存好,少一点就是永远的遗憾。更重要的是环境,无论是山形、水系、地貌都应该留存,让大家感受到当时的文物是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保存的。”(记者 张良娟 刘若辰)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