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消息树” 防汛多只“千里眼”
7月22日,南充市高坪区在位于嘉陵江畔的青居镇马家中坝举行汛期安全生产防汛演练,提高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处置能力。
防汛从细节入手,我省收集更新极端天气通信电话号码至27万多个——
7月19日9时22分,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谭杰收到一条短信:“省政府安办消息:省气象局发布黄色预警,未来6小时可能有暴雨。”作为本村汛期预警信息员,谭杰看完这条短信后立即将消息转发给了村里的相关工作人员,并亲自赶往他负责的各个生产安全和地质灾害点位巡查,“短信就像‘消息树’,大家相互传递,信息及时共享,以便及时应对”。
凡是被接入全省预警信息系统的电话,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汛期气象及其他特殊情况的预警信息。信息不仅覆盖了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相关责任人,还覆盖到了驾驶员、船管员和安监员等一线操作人员。这项工作是省政府安办针对今年严峻的汛期安全形势,加强预警信息联络保障的一项具体工作举措。为应对今年的汛期“大考”,省政府安办通过落实责任,增强部门联动,督促企业排查整改隐患等针对性措施,确保全省汛期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方位撑起汛期安全生产的“保护伞”。荥经县赶在洪峰到来之前,投入工程机械对辖区河道中的隐患进行清淤,以防泥沙堆积堵塞河道。
A
扩容电话号码库 确保预警信息传到基层
6月下旬,省政府安办召开了涉水、涉旅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参会的气象、国土、交通、水利、林业、交警等部门都认为,确保把预警信息发送到基层,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但当时省气象局仅掌握了全省10万多个基层操作手和监管者的电话号码,覆盖面严重不足,还有不少人员存在号码变更、工作已调动等情况。“最后一公里最关键。”省政府安办主任、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局长孙建军当即表示,省政府安办将全力协调,迅速完成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更新。会后,省政府安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明确接收和处置气象预警信息的责任人,并对上报人员的号码进行核查,确保信息发送百分之百成功。“我们的号码还在持续更新中,除了按照要求必须上报的责任人外,各地、各单位需要接收此类信息的,都可以向当地气象部门提出申请。”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相关负责人说。
7月底,当记者再次来到省气象局,打开发送汛期预警信息的号码库,里面已登记了27万多个号码,谭杰的号码就在其中。这些号码横向覆盖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等,纵向囊括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实现了“全覆盖”。一旦有极端天气出现,省政府安办和省气象局就能将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发送到基层一线。
B
政府部门联动督查责任落实
据气象部门预报,因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省今年汛期极有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针对这种情况,今年4月,省政府安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比往年提早了两个多月对汛期工作做出了部署。
一纸通知如何变为各级各部门的行动?
通知发出后,省政府安办积极协调,强化部门联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从纸上落到实处。
从6月开始,省政府安委会组成10个督查组,对全省各地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应急预案准备等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重点抽查涉水、涉旅部门,以及船舶、码头、涉水厂矿和景区等场所,特别对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是否畅通进行了专门检查。
交通运输部门梳理出近年来汛期公路地质灾害易发重点路段和线路,以“罚点球”的方式,督促各地做好防范治理,对地方政府排查不到位、台账建立不全和治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成员单位,对全省21个市(州)开展了汛前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各地发出了整改通知,督促整改到位;省水利厅对德阳等17个市(州)在建重点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省安监局(四川煤监局)由局领导带队,组织督查组对全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进行了汛期安全专项检查。
C
企业加强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政府部门的反复检查和提醒,也让企业绷紧了汛期安全生产的神经。“我们现在把安全作为企业的生命线,真正做到了汛期安全天天讲,隐患天天查。”主要从事公路客运的四川亚细亚运业有限公司安全部经理甯尧光身上随时都带着一张汛期安全检查表:应急责任体系是否明确,今天的隐患排查情况如何,有哪些隐患整改未完成,应急信息渠道还有哪些没有畅通……每一项工作到位后,他逐一打钩,只有打上钩他心里才踏实。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他还会立即提出应对方案。今年7月,我省川西部分地区因大暴雨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后,甯尧光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减少甚至暂停了全省各地前往川西高原地区的运输班线,成功避免了次生安全事故。
亚细亚运业只是全省企业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各级各部门的督促下,全省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并对汛期防汛制度、机构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汛期应急预案制定、应急物资储备、24小时值班值守等进行了再完善、再落实。据统计,今年5月—6月,全省共排查安全隐患25394条,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6条,一般安全隐患25251条,整改隐患25318条,整改率达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