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线“世纪之谜”或在四川解开 观测站选址稻城
排名21世纪11大科学难题之一的宇宙线起源问题,未来有无可能在四川揭开谜底?答案是肯定的。9月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甘孜州人民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签署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合作共建协议,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的一种高能微观粒子,每秒都有成百上千的宇宙线悄无声息地穿过我们的身体,对宇宙线的观测和研究则是人们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此次签订协议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项目,选址甘孜州稻城县海子山,距稻城亚丁机场1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410米。
该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优先安排的1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主要瞄准宇宙线的起源,开展高能物理和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经过了长达7年的科学预研、选址考察以及专家论证,最终选址稻城海子山。去年,中国科学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就该项目落户甘孜签署框架协议。该项目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之一。
除该项目外,以不同的探测手段试图揭开此难题的大型科学装置在国际上目前还有三个,一个是位于阿根廷已经建成的极高能宇宙线观测站,另一个是位于南极已经建成的中微子天文台,还有一个是尚未启动的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表示,该观测站建成后能够与国际上的其他三个观测站在研究方向上形成互补,成为该领域的骨干试验装置。
除了将对国际宇宙线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外,三方还将基于观测站的探测装置和人才,合作共建亚丁高海拔宇宙线科学中心。中心将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开放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并建设科普教育和科普旅游基地。“对喜欢天文的旅游爱好者而言,稻城今后将具备一流的自然条件和设备条件。”稻城县委书记邓立军表示,随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建设,今后的稻城可能成为世界上看星星最好的地方之一。
200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列出了在新世纪需要解答的11个与宇宙有关的难题,超高能粒子也就是宇宙线位列第7。而对于排名第一的问题“什么是暗物质”,在四川锦屏山垂直高度2000多米的岩石覆盖下,来自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已经展开数年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