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全球又有24种鸟类入“濒危名录” 四川发现7种濒危鸟,请珍惜它们

  • 2015年11月12日 08时1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更新,包括凤头麦鸡在内的多种鸟类在名录上排名有变化,这些鸟在成都基本都可见。


    弯嘴滨鹬。


    凤头麦鸡。


    草原鵰。

      栖息地破坏成鸟类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名录”),共有24种鸟类调升为有灭绝威胁的级别(包括易危、濒危及极度濒危),涉及中国鸟种13种,其中包括草原鵰、凤头麦鸡、红头潜鸭在内的7种鸟类,均在四川有过观测记录。

      在众多威胁因素中,因森林砍伐和替代种植经济林、湿地围垦等因素,引发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是受威胁鸟类致危因素之首,占所有因素的80.8%。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表示,栖息地破坏直接或间接导致鸟类食物减少,从而影响种群及整个生物链,因此保护刻不容缓。

      川西北高原留鸟数量减少成濒危物种

      “草原鵰算是川西北高原的一种留鸟,并不常见。2014年元旦,我到若尔盖花湖观鸟时,曾拍到过草原鵰,”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翻出一张照片,一只草原鵰展翅翱翔,羽翼丰满,英姿煞爽。草原鵰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为71至82厘米,体色基本呈褐色,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中国等地,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一带偶尔也会出现它的倩影。

      在这次更新的IUCN名录上,草原鵰级别从低危变成了濒危,这意味着这些年该种群大量减少。根据国际鸟盟(birdlife.org)的分析,草原鵰全球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即草原农业化。

      此外,人为捕猎也让一些鸟种“遭殃”,例如盔犀鸟,从近危调升为极度濒危。盔犀鸟头骨被视为象牙代替品,每年约有6000只盔犀鸟遭到非法捕杀,数量急剧下降。

      6种“升级”候鸟迁徙路过四川

      在更新的IUCN名录中,红头潜鸭、凤头麦鸡、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红颈滨鹬、弯嘴滨鹬均为迁徙路过四川的候鸟。

      《四川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鸟类数据库显示,1980年在南充曾有斑尾塍鹬的记录,2005年广汉市鸭子河出现红颈滨鹬身影,2013年在宜宾记录到红腹滨鹬,2015年初在成都南瓜滩看到弯嘴滨鹬。

      而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则属于成都平原较为常见的候鸟种群。沈尤说,几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在成都市区青龙湖、白鹭湾、广汉市鸭子河等地,都能观赏到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的身影,“凤头麦鸡头顶有一条细长的黑色冠羽,形象可爱醒目,此外它们喜欢集群,常常几十上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很壮观。”】

      【释疑】

      成都常见的候鸟为何也上榜?

      根据最新的IUCN名录,红头潜鸭从低危升级为易危,凤头麦鸡从低危升级为近危。

      那么,这两种在成都平原常见的候鸟为何会“榜上有名”呢?国际鸟盟分析指出,尽管红头潜鸭的数量在某些地区较为稳定,但整体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在欧洲,22.8年间该鸟种群规模大约减少了30%至49%,主要威胁因素是猎捕、栖息地破坏、机械噪音等。

      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表示,成都平原作为迁徙路程中的重要驿站,每年迁徙季节都有大量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经过,因此会出现局部集群的现象。】

      【提醒】

      观鸟时保持安静拍照勿用闪光灯

      每年9月至11月是候鸟秋季迁徙季节,这期间将有大量的候鸟从北向南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候鸟迁徙经过四川的通道有3条,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均呈南北走向。东线主要是从陕西省南迁入境的候鸟,经川东沿着嘉陵江河谷,进入重庆、贵州境内;中线主要沿龙泉山脉,经成都平原,进入贵州、云南境内;西线主要从阿坝州,经雅安、凉山、攀枝花等地,沿横断山脉迁徙。

      这段时间也是观鸟的好季节,市民在观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着装尽量接近自然本色;2、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惊吓鸟类;3、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诱引鸟群;4、拍鸟时,请勿使用闪光灯;5、不为了观鸟或拍鸟乱折花木,破坏候鸟栖息地及植被生态。

      入列“红色名录”的鸟类中国有这13种

      草原鵰(调升至濒危)红腰杓鹬(调升至濒危)大滨鹬(调升至濒危)角鸊鷉(调升至易危)红头潜鸭(调升至易危)白额鹱(调升至近危)蛎鹬(调升至近危)凤头麦鸡(调升至近危)斑尾塍鹬(调升至近危)红腹滨鹬(调升至近危)红颈滨鹬(调升至近危)弯嘴滨鹬(调升至近危)蓝胸佛法僧(下调至无危)

      科/普/一/下

      近危:Near Threatened,简写“NT”,指物种保护现状比较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等危险。

      易危:Vulnerable,简写“VU”,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濒危:Endangered,简写“EN”,由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较高灭绝风险。 (记者 肖茹丹 摄影 杨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球又有24种鸟类入“濒危名录” 四川发现7种濒危鸟,请珍惜它们

  • 2015年11月12日 08时1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更新,包括凤头麦鸡在内的多种鸟类在名录上排名有变化,这些鸟在成都基本都可见。


    弯嘴滨鹬。


    凤头麦鸡。


    草原鵰。

      栖息地破坏成鸟类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名录”),共有24种鸟类调升为有灭绝威胁的级别(包括易危、濒危及极度濒危),涉及中国鸟种13种,其中包括草原鵰、凤头麦鸡、红头潜鸭在内的7种鸟类,均在四川有过观测记录。

      在众多威胁因素中,因森林砍伐和替代种植经济林、湿地围垦等因素,引发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是受威胁鸟类致危因素之首,占所有因素的80.8%。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表示,栖息地破坏直接或间接导致鸟类食物减少,从而影响种群及整个生物链,因此保护刻不容缓。

      川西北高原留鸟数量减少成濒危物种

      “草原鵰算是川西北高原的一种留鸟,并不常见。2014年元旦,我到若尔盖花湖观鸟时,曾拍到过草原鵰,”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翻出一张照片,一只草原鵰展翅翱翔,羽翼丰满,英姿煞爽。草原鵰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为71至82厘米,体色基本呈褐色,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中国等地,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一带偶尔也会出现它的倩影。

      在这次更新的IUCN名录上,草原鵰级别从低危变成了濒危,这意味着这些年该种群大量减少。根据国际鸟盟(birdlife.org)的分析,草原鵰全球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即草原农业化。

      此外,人为捕猎也让一些鸟种“遭殃”,例如盔犀鸟,从近危调升为极度濒危。盔犀鸟头骨被视为象牙代替品,每年约有6000只盔犀鸟遭到非法捕杀,数量急剧下降。

      6种“升级”候鸟迁徙路过四川

      在更新的IUCN名录中,红头潜鸭、凤头麦鸡、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红颈滨鹬、弯嘴滨鹬均为迁徙路过四川的候鸟。

      《四川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鸟类数据库显示,1980年在南充曾有斑尾塍鹬的记录,2005年广汉市鸭子河出现红颈滨鹬身影,2013年在宜宾记录到红腹滨鹬,2015年初在成都南瓜滩看到弯嘴滨鹬。

      而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则属于成都平原较为常见的候鸟种群。沈尤说,几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在成都市区青龙湖、白鹭湾、广汉市鸭子河等地,都能观赏到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的身影,“凤头麦鸡头顶有一条细长的黑色冠羽,形象可爱醒目,此外它们喜欢集群,常常几十上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很壮观。”】

      【释疑】

      成都常见的候鸟为何也上榜?

      根据最新的IUCN名录,红头潜鸭从低危升级为易危,凤头麦鸡从低危升级为近危。

      那么,这两种在成都平原常见的候鸟为何会“榜上有名”呢?国际鸟盟分析指出,尽管红头潜鸭的数量在某些地区较为稳定,但整体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在欧洲,22.8年间该鸟种群规模大约减少了30%至49%,主要威胁因素是猎捕、栖息地破坏、机械噪音等。

      成都观鸟协会会长沈尤表示,成都平原作为迁徙路程中的重要驿站,每年迁徙季节都有大量红头潜鸭和凤头麦鸡经过,因此会出现局部集群的现象。】

      【提醒】

      观鸟时保持安静拍照勿用闪光灯

      每年9月至11月是候鸟秋季迁徙季节,这期间将有大量的候鸟从北向南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候鸟迁徙经过四川的通道有3条,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均呈南北走向。东线主要是从陕西省南迁入境的候鸟,经川东沿着嘉陵江河谷,进入重庆、贵州境内;中线主要沿龙泉山脉,经成都平原,进入贵州、云南境内;西线主要从阿坝州,经雅安、凉山、攀枝花等地,沿横断山脉迁徙。

      这段时间也是观鸟的好季节,市民在观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着装尽量接近自然本色;2、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惊吓鸟类;3、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诱引鸟群;4、拍鸟时,请勿使用闪光灯;5、不为了观鸟或拍鸟乱折花木,破坏候鸟栖息地及植被生态。

      入列“红色名录”的鸟类中国有这13种

      草原鵰(调升至濒危)红腰杓鹬(调升至濒危)大滨鹬(调升至濒危)角鸊鷉(调升至易危)红头潜鸭(调升至易危)白额鹱(调升至近危)蛎鹬(调升至近危)凤头麦鸡(调升至近危)斑尾塍鹬(调升至近危)红腹滨鹬(调升至近危)红颈滨鹬(调升至近危)弯嘴滨鹬(调升至近危)蓝胸佛法僧(下调至无危)

      科/普/一/下

      近危:Near Threatened,简写“NT”,指物种保护现状比较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等危险。

      易危:Vulnerable,简写“VU”,指现存一些快成为濒危物种的生物,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

      濒危:Endangered,简写“EN”,由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较高灭绝风险。 (记者 肖茹丹 摄影 杨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