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13号提案答复的函
川经信提案〔2025〕103号
张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四川再制造产业集群推动高水平设备更新改造的提案》(第0413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企业需求确定政策导向,以市场调节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2024年5月,省内先后印发《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四川省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方案》《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推进再制造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设定“到2027年,工业领域累计新增设备投资要超过6000亿元,相比2023年增长25%以上”的工作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文件中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深入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不断提升再制造产业发展竞争力。鼓励再制造企业与原品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鼓励再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产品质量认定,逐步建立旧件溯源机制。
二、关于“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再制造,打好新质生产力物质基础”的建议
通过利用资金杠杆效应,充分发挥再制造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印发《四川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7年)》,强化省级智改数转资金效能,支持有关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印发《关于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落实国家相关设备更新支持政策,加力支持工业领域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组织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争取到设备更新改造回收循环利用领域项目42个,获得资金支持超7亿元。
三、关于“规范再制造产业市场秩序,打造四川再制造产业园区”的建议
全省依托工业基础和循环经济政策,先后布局和发展了多个以再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及项目。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功能区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航空动力、智能装备制造、高端再制造及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雅安市荥经县中津科技园是目前西部最大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之一,园区构建了“回收—拆解—冶炼—深加工”全产业链,致力打造百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成都市新津区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是成渝地区首个食品级再生PET生产基地,着力构建全闭环循环经济模式。宜宾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示范产业园利用省内电池产业优势和绿电优势,通过建设退役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再制造生产线、磷酸铁锂材料再制造生产线等三个子项目,有力填补西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空白。
四、关于“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做实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建议
近年来,科技厅积极对接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优势高校,围绕再制造领域科技需求,梳理凝练重大攻关任务,谋划布局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等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围绕再制造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再制造领域系列化开发和产业“成龙配套”。支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荐再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参评国省级人才计划,支持申报“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等人才计划。
我厅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和再制造机电产品典型应用案例推荐工作。今年分别推荐上报1家企业和1个再制造机电产品。持续落实世界机器人大会成果,推动国机重装“AI+锻造”8万吨重型模锻压机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加快建设。
五、关于“组织四川再制造行业协会,支持行业自律和标准制定”的建议
省内现已有四川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致力于推动四川省机械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该联合会会同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成都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等单位,将在成都举办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同期会开设机床再制造论坛。会议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机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并将展示国内外先进的机床再制造技术与设备,为川内再制造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平台。
下一步,我厅将联合相关省直部门,共同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抓好“两重”“两新”政策落地,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加大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中再制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先进设备优先更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川南地区发展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集群,推动资阳市乐至县等地区引入类似“扬锦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促进西南地区装备制造提档升级。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攻关。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支持链主企业、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一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结合智改数转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关键技术,拓展盾构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退役风电光伏设备等高端装备新领域再制造,推动装备制造业与再制造深度融合。
感谢您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 张踔;联系电话:028-86268703;19102800667)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5年8月29日